管建刚作文讲评课_管建刚谈教育写作(五)

管建刚作文讲评课_管建刚谈教育写作(五)

  点线面:教育写作的三个阶段

  由“点”起步的我

  我是农民的儿子,母亲不识字,父亲只上过两年学,家里没人看书、读报,也没有一本课外书。小学里,除了连环画,不知道世上还有报纸、杂志和课外书。读师范,数学一直顶呱呱。师范毕业,一心想当数学老师的我,阴差阳错地成了语文老师。

  转眼,二十个年头过去,一个从小怕作文、怕语文的人,竟在语文的海洋里成长起来,先后在《人民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研究》《教师博览》等发表论文、随笔200来篇。

  2011年4月,《小学语文教学人物》出了管建刚专辑;2011年10月,《小学语文教师》出了“管建刚作文教学艺术专辑”。2005年起,几乎每年出版一本书,《不做教书匠》《一线教师》在教育界还卖得不错,“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5本,也在小学作文教学界引起了一点反响。

  以我当年的臭水平,要是有人对我说:“嗯,管建刚,将来你能写好几本书啊。”我一定以为,那人在讥讽我。

  起初,我的“写”,小小的,一“点”“点”的,逮到什么“点”,就写什么,哪一“点”有感觉,就写哪一“点”。只要有东西写,笔不停着,隔几天,就能写出一个小东西。内容很庞杂,教育故事、课堂反思、教育批判、教育争鸣、教育理想,每天工作中、工作时、工作后,常想,今天能逮住个什么,写一个小东西。小东西不管长短,都力求成“篇”,能向各大教育报刊投稿的“篇”。

  德育的,教学的;阅读的,作文的,写字的——当时我在一所“写字特色学校”工作,一个“中国字不中国”的人,居然是学校里唯一将“写字”论文发到《小学语文教师》上的人。

  现在看来,这个逮住什么就写什么的,这里一个“点”、那里一个“点”的杂乱的“写”,对我的作用很不小。我由此每天都动了笔,磨了笔,磨“快”了我的笔,磨“尖”了我的笔,我的发现素材的敏锐的触角,我的语言的基本功,就是在这个时候,“磨”出来的。

  那段时间,我处于强迫自己“写”的状态,强迫自己每天去发现“写”的东西,渐渐地,又是自然地,“写”,从工作之余的外在的附加,成为和生活中刷牙、洗脸一样自然的习惯。小孩学刷牙,你逼着他刷牙,他躲猫猫似的,能少刷一次是一次。刷牙成了习惯,哪天没刷牙,他“噌”地从床上爬起来,刷了牙,嘴里有了清新的口气,他才睡得着。“写”的习惯,也是这么回事。

  写作辛苦吗?你去问打球的,打球辛苦吗?你去问打牌的,打牌辛苦吗?你去问拍戏的,拍戏辛苦吗?你要把一个事情做好,没有辛苦那不可能。然而,辛苦的背后,有一个幸福在等着你,那么,任何辛苦你都会觉得值。写作的辛苦的背后,有什么幸福?我以为,是“发表”。[NextPage]

  每一次的发表,都会有人说,“管老师,你又发表文章啦!”“管老师,你好厉害啊,什么时候教教我!”我知道,那老师并没有真的要我教的意思,不过,你听着就是觉得舒服,自豪。大多数的写作者,都是在不断“发表”中获得了“写”的勇气和底气。若没有发表带给人的刺激,恐怕会有很多人在第一阶段就坚持不下来,被淘汰,被淹没。

  进入“线”的写作的我

  “点”的写作,大都是豆腐干,“豆腐干”的味道也很不错,哪怕是“臭豆腐”,也有人喜欢得要死。我一次又一次品尝到了“豆腐干”,给我的教育人生带来的美好的味蕾享受。

  我也写自己的教育困惑、教育迷惘和教育失败。笔,仿佛一个钻头,带着我从教育的表层,进入教育的里层。我以这样一种对教育现象的敏锐的观察、批判和发现的状态去做教育,我发现,教育的失败不只是失败,失败也能淘出“金子”来,至少能淘出一块块的“豆腐干”来:我为什么失败?失败的原因在哪里?这种失败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吗?它的共性在哪里?克服失败的策略又是什么?

  “点”的写作,我经历了六年。六年里,老在同一个水平柱上绕圈子呀,我进入了“高原期”了。那个时候,我依然不停地写,也发表了不少文章,然而,我清晰地感到,我的反思能力、实践能力都停在一个地方,上不了。

  我反思了“反思”本身,哦,制约我、让我停滞不前的,恰恰是“反思”本身。

  我的“写”一直处于“点”的写作,有什么写什么,这些“点”没有形成“线”,实践也好,反思也好,没有形成大的冲击波、冲击力。我明白了,我要进入“线”的反思,“线”的写作。

  所谓“线”的写作,相对于以往的“点”的写作而言,着重的是实践、反思一个主题,进行“专题化”的反思性写作。我的第一个“专题性”反思写作的主题是“这一年,我当班主任”,为了不给自己偷懒,我在“教育在线”开了一个专帖。这个时候,我不再期望每天写的东西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篇”,只是忠实地记录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这一年,我写了十多万字的班主任工作笔记。双休日、假期,我再将“笔记”里的内容、主题相一致的文字,糅合在一起,于是,《期盼点燃希望》《别样的教育》《秋风沉醉的晚上》等长文在《江苏教育》《教师之友》等杂志上发表,《黑龙江教育》的编辑见了我的专帖,给我来信,请我编辑自己的文字,传给她。不久,《黑龙江教育》一下编发了四则主题相近的日记,并作如下“编者按”: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管建刚老师所记下的“班级工作手记”。在那一刻,我被深深地感动了。管老师用教育的艺术和艺术的教育感染着他身边的学生,可以说他所记下的篇篇感染至深、篇篇值得回味。由于版面有限,我只好忍痛割爱,在其中选摘了四篇,希望它能给工作在一线的班主任们带来一些启迪。

  我的第二个“主题性”写作是“我的作文教学故事”。那时,“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实验正进入“攻坚战”,我将反思的精力全部投注到这一根“线”上,陆续写了几十个作文教学故事,后来,福建教育出版社将之结集出版为作文教学故事集《魔法作文营》。

  我的第三个“主题性”写作是“我和五(1)班的故事”。一个老师每天上的课,所占去的时间并不是太多,一线的我们,课堂之外,究竟在忙碌什么呢?我们所忙碌的,又有怎样的教育价值呢?我记录了课堂之外我和学生的交往故事,两年后,整理出版了《一线教师》,很受一线老师的欢迎。[NextPage]

  “线”的写作,突破了“点”的零乱、无序,能针对一个教育研究的“点”,作深入、“线”性的实践与思考,从而有效地突破了“点”所带来的“瓶颈效应”。X老师,跟我差不多时间拿起笔来,至今X老师还处于“点”的写作阶段,我很为他惋惜。

  什么是“面”的写作

  如果说,从“点”到“线”是一种突破,那么,从“线”到“面”则更是一种飞跃。“线”到“面”,缺少“高”,高度的“高”。缺少反思、审视的高度,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文字飞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反思性写作中的“高”是什么?——宽阔的教育视野、深厚的理论视野。你不能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看现象,不能只停留于对实践的记录和零星的思考,要从理论的高度去审视自己的实践,提炼自己的实践。

  那个时候,我以文字的方式,记录“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操作、点子。这样的“写”依然是“面”。我不满足于此,于是边记录,边大量阅读,阅读跟作文教学相关的文章、著作。带着我的作文教学实践走进叶圣陶、张志公、夏丏尊、朱光潜、钱理群等先生的世界里;带着我的作文教学实践阅读了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阅读了李海林先生的《言语教学论》,阅读了孙有康教授的《文章是怎样写成的》,阅读了李白坚教授的“快乐大作文”、储晋的《从此不怕写作文》、丁有宽先生的《丁有宽读写结合教例与经验》、袁浩老师与戴潜汝先生的《袁浩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这些阅读,使我站在了一个较为开阔的作文教学实践的经验舞台上,也使我站在了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作文教学思考的理论瞻台上。

  有了实践,有了记录,有了“写”的冲动,我的阅读时常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妙。带着那些“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妙,再看自己的记录,再对“记录”进行反思,于是有了《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书一出版,《江南时报》《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博览》都做了报道。中国写作教学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评说:“经验主义、实用主义思维,是教师科研的死结,他(管建刚)解开了,尝试超越,终于探出头去,见着了天边的曙光。对理论品格的追求,将使他逐渐甩掉许多前辈,和原来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伴,进入到更高的学术方阵。”

  后来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的写作,都以“面”的方式去“写”。与“线”的反思不同,“面”的写作,在“专题实践”的基础上注入了“专题阅读”的活水,进行的是“专题实践”加“专题阅读”的“写”。

  走向“立体”的写作

  多年前,读过一个故事,某位青年教师每天都写教学反思,校长见了,预言青年教师必有出息。果然,青年教师成了骨干教师,成了特级教师。我的成长经历似乎也在证明这个故事。又想,这个故事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像前面我提到的X老师,一直停留于“点”的写作,掉进了“有限度、没高度”的陷阱。或许,不是每位教师都必须经历我所说的“点”“线”“面”;或许,前面那位青年教师一抬脚,走的便是“面”的写作的路。那当然可喜可贺。

  “点”“线”“面”后,有没有第四个东西呢?应该有。我的看法是“立体”。“面”到“立体”,缺了个“高”。“面”的写作,借的是专家的“高”,也就是所谓的“理论”,那“理论”的“高”,本质上是“借”来的,不是自己的。

  真正的“立体”的写作,那个“高”,是自己的,自己有了独特的、犀利的、自成一家的思想;是思想,不是思考。这正是我和你,一辈子要努力的。

  请允许我回到最初:重要的是每天的“记录”。

  一老师问我:“管老师,照你这么说,人人都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来。”问题在于,很多人不相信,写作如此简单,也不屑于去做简单的事。这是件好事,别人不相信、做不到,你的机会就来了。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52650/

管建刚音乐之都维也纳 管建刚的书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