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名字说《大气的压强》

【大气的名字】说《大气的压强》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课题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用1课时进行教学。大气压强是对前面已学过的固体和液体压强的完善,又是后面学习大气浮力的基础。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
  
  难点:解释生活中大气压的现象
  
  3、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教做大气压强
  
  (2)知道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4)能列举解释有关大气压的简单现象
  
  (5)通过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说学情
  
  学生通过前面固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学习已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并已初步具备了动手实验能力和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提出问题—科学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四、说学法
  
  观察和实验法
  
  五、说教学程序
  
  (一)新课引入
  
  1、小实验:塑料吸盘的小挂钩“贴”在黑板上,挂一个小书包
  
  2、装满水后的玻璃杯,盖上硬纸片,然后倒过来。
  
  提问:是什么力托住了纸片和水的?
  
  回答:是大气的作用(学生回答)
  
  这样的开讲,从学生观察实验出发,提出问题,铺设悬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
  
  1、大气有压强
  
  (1)刚才的小实验说明:大气有压强。
  
  (2)播放马德堡半球实验,同学观察进一步说明大气有压强
  
  (3)同学们想一想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
  
  (4)让两个同学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把两个同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筒抽出空气,关闭阀门,请两位学生拉,打开阀门,重做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做以下几个实验(分成几组,同时做)
  
  (1)烧瓶吸气球实验
  
  (2)喷泉实验
  
  (3)小管在大管中上升实验
  
  (4)大气压拖住水柱实验
  
  (5)瓶字吸鸡蛋实验
  
  (6)大气压压瘪金属盒实验
  
  (7)用两个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8)吸饮料的实验
  
  上面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动手实验结合,可以使教学过程生动,学生注意力集中,对物理现象获得深刻的印象。教师对上面实验简单分析。
  
  2、大气压的测定
  
  介绍实验器材并说明水银有毒,做实验时带手套。
  
  教师演示并请同学参与测量水银柱的高度
  
  学生:观察和计算大气压值
  
  教师提问:水银柱的高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猜测教师演示
  
  师生共同归纳:和试管的粗细、倾斜程度无关
  
  3、大气压的应用
  
  学生举例:喝饮料、塑料吸盘挂衣钩、茶壶倒水、注射器吸药水等
  
  象这样从生活实际提出应用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紧凑、效果明显。
  
  4、小结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shuxue/232731/

大气压力 大气的公司名字
  • 相关内容
  • 03-15 全国2016届高三_全国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汇总

    全国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汇总地区名称下载吉林省吉林省安图县(名校调研系列卷)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下载辽宁省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16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 03-15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设计_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

    一、转变教学主体传统的教学当中,我们往往都是信奉师本思想。在课堂上,一个完整的教学整体,总是以老师为中心。一节课,往往是由老师一个人在说,试图以口述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但是都没有注意到,师本思教学技巧

  • 03-15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_初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应用指导

    化学方程式既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化学用语,又是化学计算应用的基础,因此,化学方程式的各类知识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与热点。笔者在本文中对化学方程式及其应用作一剖析,以给予学习化学者以一定指导与帮助。化学方教研辅导

  • 03-15 镁元素的作用|镁元素帮助维护记忆

    镁有助于骨骼构造,蛋白质生成,释放存储在肌肉中的能量以及身体温度的控制。在上期出版的神经学杂志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者提出了镁的一个新角色:帮助人类在中年及中年以后维护记忆官能。 一个成年人的身学科新闻

  • 03-15 高中地理创新教学案例_高中地理创新教学探索

    一、高中地理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近年来,新课改的实施范围越来越广已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与此同时,高考改革的出现也无疑加速了高中地理教学创新的步伐。新课改与高考改革的出现证明了原有的高中教学模式已论文交流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