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章中的错别字_鲁迅文章中的“错别字”

鲁迅文章中的错别字_鲁迅文章中的“错别字”

韩丛文
  
  “烂熳即烂漫,模胡,即模糊,喝采即喝彩,照相即照片……”上述字词,都出自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即”前是鲁迅的原文,“即”后是课文的注释;选进中学语文课本里的鲁迅文章,几乎篇篇都有这样的现象。从初中到高中,几乎每次讲到这种现象,语文老师都得给学生解释,鲁迅是最早用白话文写文章的人之一,那时文字用法还不那么规范,在当时这些并不是错别字。久而久之,学生会不会产生这样的错觉:“鲁迅错了也是对的”。
  
  果真产生这种错觉是可怕的,因为他颠覆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公理。鲁迅的文章是现代文,不是文言文,不应存在通假字现象。既然如此,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写法都得算错,无论是谁写的,无论是何时写的。写者在特定的情况下,可能浑身不知,作为后来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纠正这种过错。众所周知,改正这类错误,去掉这类注释,对课本编辑来说,易如反掌。可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明明知道这样做,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接近鲁迅,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规范性的语文,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却偏偏不肯改正。个中原因,我一猜即中,就因为这是鲁迅的文章,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文坛无法撼动的教主鲁迅的文章,所以就这样堂而皇之地保留下来了,就这样不厌其烦地注释了几十年。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保持鲁迅文章的原貌,恐怕是最好的解释。让学生读到原汁原味的鲁迅文章,哪怕这原汁原味里有了烧糊了的花椒和八角,也要一厢情愿地保持下去。这样的原汁原味除了让鲁学专家们叫好之外,只会让学生倒胃口,让本已深拗的鲁迅文章,变得更加深拗,让一些对鲁迅原本就不感冒的学生变得更加不感冒。这和“鲁学专家们”保卫鲁迅的初衷背道而驰。
  
  和鲁迅同时代的郭沫若、茅盾的诗文,文中出现这样不合时宜的“错误”,一旦编入课本,编辑们早就毫不犹豫地改过来了,只在文章开头注释里加一句,选自某某文选,有改动。偏偏鲁迅的文章就这样另类地保留下来。这不能不让我想起毛泽东,开国领袖“毛泽东”以前在电影里说湖南方言。从1997年开始,毛泽东等领袖们在影视剧中都开始说起了普通话。观众们并没有因为他们不说方言,而觉得陌生,相反普通话拉近了伟人和普通人的距离,特别是年轻人。
  
  开国领袖“毛泽东”能为了大众,改了“自己”的湖南口音,说起普通话来,文坛巨匠“鲁迅”为了让下一代便捷地学习规范的现代汉语,也应顺应时代潮流,改改“自己”文章中的“错别字”,而不能抱残守缺,顽固坚持到底。假如鲁迅有在天之灵的话,决不会认为后人改换其不合时宜的字眼是一种亵渎。研究鲁迅的专家们这几年一直在呼吁:还原真实的鲁迅,将鲁迅从神坛上拉下来,使其走近平民百姓。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高高在上,凌驾于同时代的作家之上,主流媒体常常对其网开一面,平民百姓敬而远之也有情可原。假如想让鲁迅和同时代的作家一样走近平民百姓,那就先从改正他的“错别字”开始吧。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144311/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