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材七下语文作业本答案]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亟待体系化

[义务教育教材七下语文作业本答案]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亟待体系化

  作者:任翔

  编者按中小学语文教材体系建设是个世纪难题,近百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叶圣陶先生曾对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提出了以下建议:先要搞清楚,语文课程到底包括哪些内容,要训练学生的到底有哪些项目;这些项目应当怎样组织和安排,才合乎循序渐进的道理;学生每个学期必须达到什么程度,毕业时必须掌握什么样的本领。总之,要形成一个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然后,“据此编撰教材”,语文教材体系才可能诞生。本文作者在大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搞清楚语文的“训练项目、步骤和规格”,提出语文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并从教材结构、内容比例、选文标准、实践活动和教材插图五个方面谈了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体系建设,希望最终能形成理念明确、目标清晰、内容具体、能力分级、训练分步、适于学生学习的语文教材体系。

  教材是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尤其是语文教材,它是基础教育教材的核心,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对学生身心发育影响甚巨,因此,语文教材质量尤为重要。当前的语文教材,在编写理念与编排方式上有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叶圣陶先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多次指出的,语文教材“没有组成体系”。语文教材能否“组成体系”?怎样才能使语文教材形成科学的体系?这确实值得深入调研和反复实验。在此,笔者仅就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体系建设谈几点初步想法。

  纵向衔接,横向贯通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育的目标。语文教材编写要紧紧围绕语文教育目标,有序编排学习内容,合理设定能力层级,科学制定训练方法,形成理念明确、目标清晰、内容具体、能力分级、训练分步、适于学生学习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体系。

  总体思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语文活动为依托,两大主线贯穿教材编写的始终。语文知识的介绍与语文能力的培养环环相扣,语文活动的开展与语文能力的训练步步深入。在总体构架上,纵横交错,整体推进。纵向上,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作的能力阶梯式上升,各项能力层级依照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设定,各学段之间有机衔接;横向上,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和写作四个板块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提升。最终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体系。

  内容编排遵循儿童的语言学习规律、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编排学习内容,力图体现语文知识学习与语文能力提升的科学性。语文知识是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知识与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选择实用的语言知识、听说知识、阅读知识、写作知识等随机编排,自成系统。听、说、读、写的活动依照学段分层分类编排,每项内容形成序列,各项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融合,达到分则序列清晰、合则相互为用的效果。

  呈现方式根据6岁至15岁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及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单元编排方式。每个单元安排“课文学习”和“语文活动”两大部分。课文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课文既是阅读的范文,亦是写作的范例,同时又是听说的素材,尽量使课文功能最大化;每个单元的语言积累、听说、写作和综合性学习内容整合在“语文活动”里,以简化头绪,加强综合。为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保证充足的阅读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专门设计“名作选读”栏目,含“中外名著阅读”和“经典古诗文诵读”,一年级至九年级整体设计,每册至少编排两部中外名著,若干篇(段)古诗文。为便于学生复习,学以致用,书后设附录,汇集重要的语文知识。这样的呈现方式,使单元学习、名作选读和附录三大系统轮廓分明,单元内的选文、练习、助读和活动四个子系统眉清目秀。

  古今兼顾,比例适当[NextPage]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构成语文教材内容的重要两翼,只有比翼双飞才能让“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使语文教材既蕴含厚重的古典精神又兼具灵动的现代意识。让学生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了解历代的文化常识与价值观念,感受古典诗文的形式美与内容美,培养良好的语感;阅读丰富多样的现代文,了解现代思想和现代文化,增强现代意识。两者各有所取,不能厚此薄彼。

  作为一个中国人,应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接受古典文化的教育。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多种方式,阅读古诗词与文言文是最重要的一条渠道。作为古代的书面语,文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进而影响着民族文化精神。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把语言看作“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认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语文与文化不可分离。因此,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要系统编排古诗词和文言文,形成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序列。一年级至三年级,诵读浅易的古诗文,感受其音韵美和语言美,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四年级至六年级,诵读古代经典诗文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情感美和意境美;七年级至九年级,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诵读文质兼美的文言短文,积累语词和语句,感悟其意境美和意蕴美,获得审美体验和人生启迪。逐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感情。

  另外,语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语文教材是时代文化精神的体现,教材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选择与时代节奏合拍的前沿知识,以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比如互联网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和世界的距离,是手指与键盘的距离,是眼睛与屏幕的距离,是现实与想象的距离。互联网让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无缝对接,要让学生知道互联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还有生物科学、医学科学、海洋科学以及航空航天技术、3D打印技术等,这些题材内容应及时编入语文教材,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科学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开阔视野、开放心态和创新思维的现代人。

  基于此,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在内容选择上,要兼顾古典与现代,使民族性和时代性有机融合。关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比例,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语文课程标准有涉及,1963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有说明,“文言文,要有计划地讲读,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可占课文总数的40%以上,各年级依次增多”。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就我国目前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古诗文占课文总数可依此比例:第一、二、三学段分别为20%、25%、30%,第四学段三个学年分别为35%、40%、5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背诵古诗文总数不少于300篇(段)。当前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若能按此比例编入古诗文,形成系统的古诗文学习体系,则可基本保证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量,形成良好的语感,为进一步学习中华典籍打好基础。此外,选文还应适当考虑中外比例,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文质兼美,有序推进

  选文是衡量教材质量的重要标尺。关于语文教材的选文,20世纪上半期叶圣陶、朱自清等人就提出,语文教材选文要把好语言文字关和思想内容关。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课文必须是范文,要求文质兼美”。“文”和“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在中国及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皆具有崇高的地位。《论语·雍也》有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刘向《说苑·修文》又曰:“文质修者谓之君子。”可见一个人既要有内在品质又要有文化修养,方可成为君子。选文必须“文质兼美”,可知文章要达到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和谐美,才可被选为课文。两者所议对象虽说有异,但在意趣的阐释上可谓异曲同工。[NextPage]

  “文”美选文的语言要典雅、纯正、规范,文字要自然、朴实、优美,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尤其是现代文的语言,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则。如朱自清的《春》,近百年来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无一例外地选入这篇散文。究其原因,是因为《春》的文字雅正、温润,语言富有节奏感,多种修辞手法的交替使用拓展了审美空间,调动起学生的阅读激情。“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小学课文对语言文字的要求则更高,小学生抄写句子、填写句子、仿写句子都需要规范语言的引领。除了符合上述的语言文字要求外,还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顺应儿童的语言习惯,以引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叶圣陶先生创作的儿歌《小小的船》,作品溢满童心童趣,富有画面感,引人遐想。“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课文只有37个字,却用了7个叠音字,语言活泼、音韵和谐、节奏强烈,可读可唱,非常适合儿童阅读。诚然,就“文”美而言,不同体裁的作品对语言风格要求不一,但无论选文归属何类体裁和风格,其语言文字和形式皆须具备:一是无标点、语法、修辞、逻辑的错误;二是叙事明晰、描写真实、抒情纯挚、说理透彻;三是体裁样式堪为典范,可作学生阅读写作之范本。

  “质”美“学以致其道”,学语文也是在学做人的道理。因此,选文的“质”要健康向上,价值取向要正确,给学生以正能量。优质选文通常具有广博而深厚的人文内涵,蕴含作者的志趣、情怀、责任、使命等。阅读这些作品,如同与伟大的心灵对话,从中获得审美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对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选入初中各版本语文教材的《孟子·告子上》中的《鱼我所欲也》,以“舍生取义”为题要,阐释人生的价值选择。“义”的价值关乎人的德行和操守,涉及人格的形成和心灵境界的提升。“舍生取义”是“生”与“义”两者不可得兼情形下的价值取舍,体现了孟子学说在价值选择上的最高准则,这种价值取舍构成一种人生的信念,它使人在困厄中能坚定信念,在危难中始终能够挺直脊梁。阅读这样的文章,能使学生的生命受到感化,真正起到教文育人的作用。古今中外经典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小故事大道理,非常适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可将这些故事系统编入教材,让学生在阅读优美的故事中获得教益。

  再有,选文的“质”要反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当前语文教材选文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12个核心词,选择语言纯粹、形式优美、思想深邃、寓意深刻的文章,依照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三个层面系统编排,主题与体裁兼顾。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分步学习,系统渗透。比如,涉及“个人修养”,可按“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勤奋好学”“爱国爱家”“爱岗敬业”等单元编排。让学生系统阅读“文”美“质”优的选文,获得心灵的滋养和情感的熏染,逐步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行合一,重在实践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将所学的语言文字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学以致用是根本,因此语文教材要系统设计实践活动课,形成听说读写一体化的语文活动体系。

  语文学习活动化语文能力必须在言语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升,这是学习语文的不二法门。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课,各学段的活动课要形成序列。比如,一年级至三年级各册可设计传统节日活动课,形成中秋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活动序列,从背诵节日古诗词,到探讨节日的由来,再到介绍家乡的过节习俗,最后动手汇编传统节日古诗词,写下活动的过程和体会。这种活动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诵读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同时,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家乡习俗,以培养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的感情。活动中要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机会越多知识掌握得越扎实,边学边练,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比如一年级至九年级,可设计专门的口语活动课。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口语课与习作课相结合,形成“听故事——讲故事——写故事”的活动序列,使学生养成先说后写的良好习惯,达至“言为心声”“我手写我心”之目的;七年级至九年级设计专门的口语课,先介绍精要的口语知识,再进行情景训练,形成“知识传递——方法介绍——口语实训”的活动序列,逐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演讲能力和论辩能力。[NextPage]

  课堂内外一体化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要突破传统语文课仅囿于课内学习的藩篱,为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打开窗户,实现课堂内外一体化。学生不但要在课堂上学语文,更要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语文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最大不同。真正达到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互相衔接,语文课程与相邻课程有机贯通,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比如,教材可设计纪念革命英雄专题课,学生既可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瞻仰烈士陵园、采访革命英雄近亲属,也可观看革命英雄题材影视片,还可到图书馆、网上搜集革命英雄事迹。主题活动也可讲述革命英雄故事、朗诵革命诗歌、演唱革命歌曲、编排革命题材情景剧等。活动结束后,写下整个活动的过程、感受和体会,也可以整理收集到的资料,编写革命英雄人物的小传。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这一理念应渗透在语文教材的每一个环节里,以此引导语文教学活动。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传播信息的方式和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语文课要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更加开放的实验条件,让学生可读、可写、可交流,可调查、可考察、可访问,养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习惯,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图文并茂,意趣盎然

  插图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在语文教材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插图与书面语言有着同等的价值和功能,优秀的插图可与文字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插图要从儿童的视角,从封面到内页的插图要系统设计,形成体系。一年级至三年级插图甚至可和文字各占一半,图幅的大小,可占版面的1/2。一、二年级尽可能采用蝴蝶页,版式舒展,色彩明快,人物形象可用照片,也可用漫画,画面要充满童趣;四年级至六年级插图可占版面的1/4;七年级至九年级插图可根据课文内容有选择地配图。每一幅插图都有意味,画中有景,景中传情,情景交融,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情境,提升阅读情趣和审美空间。

  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插图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抽象意旨的形象再现。通过观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疏通文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可帮助学生领会诗意、体味感情、进入诗的意境。“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日意境。”小学各学段对古诗学习的要求不一,绘制插图也应各有重点。小学低年级重在“物境”,应侧重人物和景物的描写,以帮助学生初步领会古诗的大意;中高年级重在传递古诗的“情境”,应侧重人物心情和环境的描写,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情意。不同古诗类型的插图表现重心也应有差异,叙事古诗要注重“物境”和“情境”的交融;抒情古诗要重视“情境”和“意境”的营造,以诗人为主体的场景,重点突出诗人的神情和气质,帮助学生通过读图感知诗意。

  插图可以调动阅读兴趣。高质量的插图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插图不仅要注重图文契合,还要讲究比例匀称,色彩浓淡相宜;要符合历史事实,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一幅好的插图就是一个生动的情节。比如丰子恺给鲁迅小说《孔乙己》配的插图,画中的孔乙己、掌柜和四个孩子,寥寥数笔,却个个传神。孔乙己弯着腰,左手张开,右手护着柜台上的茴香豆,四个孩子分两侧而立,其中一个孩子踮起脚跟趴在柜台前盯着茴香豆,掌柜双手交叠,坐在柜台里,悠然地看着这一幕,人物性格跃然纸上。此外,插图风格可多元化,写意画、工笔画,水彩画、水粉画、油画,卡通画、漫画,照片等皆可,但无论采用哪一类,插图在课文中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以上五点,各成系统。只有每一个环节都成系统,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体系才能形成,建立了语文教材体系,语文教学体系也就自然形成。这样,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和反复交叉等问题也迎刃而解,每一学段学什么、学多少,毕业生应达到的最低能力标准也清晰可见。叶圣陶先生提出的语文教材教学体系问题也就逐步得以解决,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就不言而喻了。

  【专家观点】[NextPage]

  叶圣陶语文教材没有组成体系

  目前有些同志在争论“文”与“道”的关系问题,我看这是钻牛角尖,把力量还是用到实处。

  语文教材历来编得不好。不是吹毛求疵,也不是谦虚。有些同志在考虑搞出一个体系。我看要把练习搞成个体系,也就是把读写训练搞成个体系,由易到难,知识的介绍总体和能力的训练一环扣一环,过去我们的教材,练习也不少,但没有组成一个体系。

  ……

  现在大家都说学生的语文程度不够,推究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语文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周密的体系,恐怕是多种原因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语文课到底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要训练学生的到底有哪些项目,这些项目的先后次序该怎么样、反复和交叉又该怎么样;学生每个学期必须达到什么程度,毕业的时候必须掌握什么样的本领;诸如此类,现在都还不明确,因而对教学的要求也不明确,任教的老师只能各自以意为之。如果大家认为我的看法大致不错,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了,是否可以把我所说的作为研究的课题,在调查、研究、设计、试验各方面花它两三年的工夫,给小学语文教学初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周密的体系来。(叶圣陶系文学家、教育家;见钟晓雨主编《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吕叔湘教材需要增加科学性

  教材的科学性问题。有的同志认为过去和现在的教材都缺少科学性。什么叫科学性呢?他提出一个标准,就是应该有一定的顺序,要一步一步往下学,中间不能断,不能跳跃……对科学性我们可以作各种理解,像上面说的那样严格要求,语文课很难办到。这里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语文课无论是知识或是能力都不是一条直线前进的,说得形象一点,就是老在那里循环着,起初讲得浅一点,也是怎么读呀,怎么写呀,字词句有哪些必要的知识呀;然后提高一步,还得循环一次,再循环一次,就是这样螺旋式地上升的。(吕叔湘系语言学家、教育家;节选自《关于中学语文教学问题》中的《吕叔湘论语文教育》一文,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张志公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

  语文教学,包括编教材和教学生,都是一门艺术……无论说话、听话、识字、读书、作文,能力怎样一步一步提高,应该有一般的规律可循。摸清楚这些规律,设计出训练的途径、步骤和方法,就能大大减少教学上的盲目性,减少浪费,提高效率。这就是科学化。(张志公系语文教育家;见《中国语文》1978年第1期《语文教学需要大大提高效率》)

  张鸿苓中小学课本缺乏统筹安排

  从课本中看,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没有统筹安排,没有明确的分工,各年级教学没有基本的确定的内容,教材可以随意抽换……处处表现了教学的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张鸿苓系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原会长;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6期《关于语文教学体系的科学化问题》)(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58991/

义务教育教材九下语文作业本答案 义务教育教材八下语文作业本答案
  • 相关内容
  • 08-09 【可怜飞燕倚新妆】闲话“飞燕倚新妆”:李白因何失官

    “可怜飞燕倚新妆”,李白的类比,与其说是赞美杨妃,不如说是诅咒——颜值不高还臭美,皇帝宠爱未必久,将来事儿也不妙。这恐怕正是李白失官的原因。国人对于野史的偏爱,想必由来已久。当年李白供奉翰林,曾用历史之谜

  • 08-09 [热化学方程式写条件吗]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

    “五看”法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1)看方程式是否配平;(2)看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3)看ΔH的“+”、“-”符号是否正确;(4)看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kJ·mol-1;(5)看反应热的数值学习策略

  • 08-09 【学生上课说话怎么办】如何制止学生上课说话

    为了管理学生乱讲话,教育处理方法不恰当,可能发展为师生冲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维护其他学生的权益,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找方法,努力做到教师心中有预案,临时处理起来就会适当,而不至于自乱阵脚。教学教研

  • 08-09 高考复习资料_生物高考复习基本方法技巧

    1 要掌握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学法指导

  • 08-09 [驼峰桥标志]“驼峰”坠机残骸唤醒的悲壮记忆

    核心提示:日复一日地空运物资,不比飞虎队的空战惊心动魄。但每一架驰骋在天空的战机所用的每一加仑汽油,都由驼峰航线运达。驼峰空运为支持抗战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贴近历史冰冷的躯壳,就能感受他的温中国近现代史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