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古诗《春江花月夜》的“情美”

【《春江花月夜》古诗】《春江花月夜》的“情美”

  作者:福建龙岩二中 陈香瑶

  不知道是张若虚宦游在外抑或羁留异乡,在江边思念起家中的妻子,还是当时他确实看到了江边一幕送别的场景,在对着江月作了一番深沉的思索后,张若虚的思绪转入了对游子思妇的同情中。

  以下写游子思妇的相思,写得摇曳多姿,缠绵感人。前面将春江花月夜写得唯美至极,如此良辰美景,最希望与亲密的人儿共分享。前面写到人类永恒,但作为个体的生命毕竟短暂。惟其短暂,相爱的人儿更希望能终生相伴相随,然而,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相知相惜却未必能够相守,良辰美景无法共赏,这样更能衬托离别苦。江月有恨,流水无情。江月一直在等待着什么人,而无情的江水却日日上演着一幕幕离别的伤心剧。瞧,青枫浦上,游子要离家了,从此就如天上的白云漂泊无依,妻子来到江边送行,多情自古伤离别,让人怎生承受?船中的游子,楼上的思妇,对着朗照的明月,几多不舍,几多心痛?从分别的那一刻起,忧愁就深种进了两颗心中。

  相思是人类普遍的情感,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张若虚这首诗写相思写得很有特色,他是从两头都写,且不重复,写思妇与写游子各用手段。我们先看这几个意象“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显然写的是思妇,用一系列动作“卷”“拂”“逐”和两个典故“鸿雁”“鱼龙”来表现。

  明月多情,不忍看思妇独自哀愁,也许是有意地陪伴她,想为她消除一些愁绪吧,故而徘徊不去。却不知道它的“长向别时圆”正让不能“圆”的人触景伤情,思念尤甚。怜人的月,在思妇眼里却甚是恼人。思妇或许是揽镜自照,丈夫离家许久了,自己容颜憔悴,他怎么还不回来呢?或许压根就不敢走近梳妆台,不忍看自己的容颜,月光的朗照只会更暴露出自己容颜的憔悴吧。放下帘子,想把月挡住,却挡不了,实在恼人。端起木盆子去河边捣衣吧,月光还是紧跟着不肯离去,怎么拂都拂不去。一卷一拂,暴露出的是思妇内心怎么都排遣不去的相思之情,表明思妇不堪思念之苦,徒做无奈而且无用的挣扎。

  “不去”、“还来”,是月光的执着,更是思念的执着。实在没办法了!月亮啊,你可明白我心中的忧伤?我在望着你,他也一定在望着你,但我们却彼此失去了音讯。月亮你如果有情,我愿追随你而去,去到我的夫君身边。多么痴情的女子!然而,以下两句又让我们知道思妇的愿望落空:“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此处用了两个典故:鸿雁传书、鱼龙传书。“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可是最长于飞翔的鸿雁如今却怎么都飞不出月光的笼罩,鱼儿潜入深深的水中,只在水面留下阵阵波纹——它们都帮不上忙呢!太让人伤感了!

  一种相思,两地离愁。写游子,则是借助于意象——落花、流水、落月(斜月)、海雾——给人压抑、萧索、沉重、迷茫之感。游子想念妻子,想回家,梦中几度梦到了家乡的水潭,去年就没能够回家,如今纵使花都飘落了,春天又将尽,依然归不得。家怎么那么遥远呢?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梦境即心境,花已落,春已过,月复西斜而游人难归,那江水流逝的是青春年华,那落花和落月显示的是衰败和凄凉,此情此景让游子思妇何以忍受?景情互动,把苦苦相思表达得淋漓尽致,意味深长。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游子思妇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像轻梦飘过,却又笼罩心头。诗情优美,哀而不伤。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动神迷。

  至此,我们感受到了张若虚这首诗内涵的丰富,景、理、情水乳交融,超越了单纯的山水诗、哲理诗、爱情诗。有些许伤感、凄凉,却不颓废,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相当开阔。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299277/

《春江花月夜》朗诵 《春江花月夜》简谱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