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单元格格式太多]不同的构思创造不同的奇迹

[不同的单元格格式太多]不同的构思创造不同的奇迹

  作者:肖红霞

  闲着无聊看了一本儿被我闲置很久的书,常丽华编著的《24节气诵读古诗词》。本是无意间的一瞥,却深深被里面的文字和插图吸引住了!

  这是一个独特的教学模式,以24节气为线索,带着学生从冬至开始跨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到下一个冬至结束,带领学生诵读古诗词。一路走来,师生家长学习了将近150首诗,孩子们不但会吟诗,还会写诗,真真正正的爱上了诗词,爱上了中国文化,在诗词中成长,在诗词中塑造诗意人生。

  我首先惊讶于这种独特的教学模式,以现代人即将遗忘的24节气为线索,牵引出一系列与节气有关的诗词,既了解了节气,学习了古诗,从诗歌中又了解了中国古代的人文历史环境,在诗词的浇灌中,找到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了中国文化。能想到以24节气为题材的教学的人,我想应该是一个深爱祖国传统文化,深爱古诗词,深爱这块土地的人!

  其次,钦佩于敢于尝试并坚持到底的常丽华老师。面对应试教育下的教学,还能够花大量的精力来学习古诗词,还真是“敢为天下先。”不但做了而且还做得这么好,真的另人刮目相看。我一直以为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里的教学,是极好的教学了,在那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快乐的。我有心向往之:记录孩子们的成长,给家长写信,讲故事,绘画,读经典。自以为自己做得很好,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小巫见大巫是什么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跳梁小丑。

  同样都和家长写信,常老师的家长亲切的回信,他们之间经常互动,探讨,解决;我写出去的信却是一去不复返(家长不在,爷爷奶奶不识字)。同样是读经典,常老师读诗词,我们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她能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引经据典,穿越古今;而我却只能蹒跚学步,小心翼翼,咬文嚼字。同样是记录孩子们的成长,她字里行间洋溢的是对孩子们深深的喜爱和包容;而我的透过文字看到的是诸多的无奈。同样是教学,想让孩子们在阳光下成长,学苏霍姆林斯基一样,不同的时节去领略大自然不同的风光。常老师想到就放心大胆的带着学生做了并拍下了美好的照片,而我却只能让如斯的美景在眼中溜走,“安全”二字常常让人畏手畏脚。看到常老师诗意的文字里,静静地流淌着每一个孩子快乐的笑脸,那些故事,那些诗词,那些美景,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我一直羡慕苏联有个苏霍姆林斯基,现在我觉得中国有个常丽华也挺了不起的。有对比才知道自己的差距。

  毕竟人无完人,我欣赏他人优点的同时,我也希望能从别人的缺憾中来完善自我。问题学生是每个班都有的孩子,脾气再好,也难免会上火。我们常常抱怨问题学生带来的诸多不顺心的事儿,却无法让他们改邪归正,究其原因是我们不了解孩子们动机和心理。常老师班上也有这样的孩子,她也很无奈。所以他很遗憾当初没有学心理学,所以也只能无奈的听之任之。而我却想,如果学了心理学能够治疗问题学生,那将会为我减轻多少事呀!趁着年轻,学东西的好时候,我为什么不去学呢?让别人的遗憾变成自己的利剑,岂不美哉!

  才发现做一名好教师,也需要一个有创新,有规划的头脑。一年多来,我也洋洋洒洒写了20万字的教学日志。写了这么多,本来还觉得洋洋自得,看到常老师的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的形如一盘散沙,无根无垠,无所归依。

  以24节气为线索可以学古诗词;以环游世界地图为依旧,可以学习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以环游中国地图为蓝本,也可以学习中国不同地区的文化;同样的,我们是否也可以根据中国的历史长征,来学习每个时期的文化来开展我们的语文教学呢?不知这样的构思又会碰撞出怎样的教育火花呢?

  教学的路上,不乏有思想,有行动的老师。而要走好这条路,还真的要向常老师学习,博学多闻,坚韧不拔,爱心耐心信心不可少。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20987/

不同的单元格格式太多的解决办法 不同的近义词 不同的单元格式太多如何处理 不同的百家号能绑定一张银行卡吧 不同的笑 不同的二叉搜索树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