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范例|文本解读的三种切入法

文本解读范例|文本解读的三种切入法

  独立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夫,虽然现在语文教师手头有较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但若不懂得解读文本的一些基本方法,只会照搬他人现成的教案,还是上不出一堂出彩的语文课。文本解读有其自身的规律,下面结合笔者平时在语文教研工作中的一些实例,谈谈解读文本的几种切入方法。

  ◆ 
单元切入法

  现行的人教版语文课本,是按照相同题材进行单元编排的,一反以往浙教版那种根据文体特点选编课本的做法。因此,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教材体系中,文本解读的要求和方法是不同的。举两个典型的例子:
  例子一,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原浙江省编教材中,是作为学生学习景物描写的范例来教学的,因此课本也只选了全文的前一部分“百草园”。教师通过对“百草园”一文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作适当的描写。如下面这则教学设计就是很好的例证:
  师:具体描写“百草园”最精彩的是哪一段?
  生1:第2段。
  师:作者抓住哪些景物,通过怎样的顺序来进行描写的?
  生2: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
  师:作者写百草园很有次序,从低处写到高处,又从高处写到低处;从植物写到动物,又从动物写到植物;动物分有声和无声,植物分可吃与不可吃。对各色动植物的形状、声响、滋味各方面都作了恰当的点染,使人感到百草园确实生机盎然、乐趣无穷。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用了哪些动词、形容词,把“百草园”的各种景象描写得形象生动、历历在目的?
  生3:形容词如“碧绿”、“光滑”、“高大”、“紫红”等;动词如“长吟”、“伏在”、“直窜”、“低唱”、“弹琴”等。用词准确、精练而生动。
  师:描写景象,需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巧用动词、形容词。为表现“百草园”的“无限趣味”,作者采用了一种什么句式?
  生:采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
  师:这种句式的容量很大,不但在“不必说”之中,做到了简略的概说,而且突出了“单是”以后的重点,让人感到仅仅“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已趣味无穷,可想而知“百草园”的佳趣一定比比皆是,数不胜数,更勾起了读者无限美好的向往。可见,交待事情需要条理、准确地运用动词……
  这种教学设计在浙教版教学案例设计中是较为常见的,教师对文本的分析解读侧重抓住了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诸如捕捉特征,描写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但是在人教版教材中如果还是这样来处理教材,那就不尽完美了。因为人教版教材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归于“成长的足迹”这一主题内容单元,并且全文选入,使学生通过学习能体会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经历和乐趣。因此教学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让学生体会文章写景的妙处,更要体会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情感,即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即知识性和情感性的有机融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和谐统一。
  例子二,《新闻两则》在以前的浙江省编教材是作为应用性文体进行教学的,它强调新闻的文体特点,即新闻的结构特点(标题、导语、背景、主体),语言特点(及时、准确),真实性特点(内容真实)等等。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新闻知识都要具体落实,知识性很强。如下面这则《新闻两则》教案设计的第一课时设计便是一例:

  一、复述故事,探究文章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南岸广大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二、探究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大江
  导语(1、2句):概述全篇最重要的、最新的事实。
  主体(3-末句):具体叙述了渡江战斗的状况。分中、西、东路军三部分述写。
  背景(8、9句):内容略。

  三、新闻的六要素与结构的五部分
  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结构的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四、作业设计
  课外阅读新闻,理清内容,找出六要素及结构五部分,下节课前相互交流。
  但是人教版教材《新闻两则》入选“战争题材”单元,而不仅仅是两则新闻。如果仅从了解新闻体裁的特点和知识内容作为教学要点来设计,会把语文课上得干巴巴,毫无生趣。相反如果教师从战争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就会彰显这两则新闻的丰富内涵。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解放战争中非常著名的两大战役。战争反映了我人民解放军那种排山倒海、势不可当的气势,表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那种磅礴的气势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的气魄,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性质:正义战争战胜非正义战争。这些都可以从文本中深切体会到,如: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一千余华里”:战线之长。“冲破”:攻势之凌厉。“横渡”:气势之磅礴。“均是”:区域之广阔。)
  2.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
  (“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渡至”: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
  3.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
  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表明我军战事之顺利,整个战局都在我军的掌控之中。)
  5.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有嘲讽意味,嘲讽王凌云根本不是我军的对手。)
  ……
  以上这些例句的解读,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揭示了新闻的深刻内涵。由此可见,如果教师从单元整体要求切入去解读文本,淡化文本的文体色彩,紧扣文本的字词句,从字词句中去发掘文本的丰富内涵,感受作者的丰富情感,这样的语文课会更具有语文味,对学生语文素养实实在在的提高大有裨益。
[NextPage]
  
◆ 词句切入法

  有些教师不懂得从词句切入,只是简单地认读一下文本中的生词,再朗读几遍,接着就进入了对文本的分析讲解。这样做的弊端是词句与内容分离。词语脱离具体语境,就失去生命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文本内容没有具体的词语来体现,就苍白无力、空洞单薄、毫无深度。相反,解读文本如果能从词句切入,熔词句与内容于一炉,语文课自然可以上得厚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就能得到具体的落实。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下面用一节《绿色蝈蝈》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来说明这一点:
  1.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狩猎shòu静谧mì喑哑yīnyǎ窸窣作响xīsu喧嚣xiāo篡夺cuàn窃窃自语惊慌失措津津有味毫不犹豫更胜一筹庞然大物酷爱
  2.结合文章句子来分析语境中词语的意思,由此来了解蝈蝈的特点。
  (1)窃窃自语——叫声柔和优美的蝈蝈。
  出示文句:“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提问:把“窃窃自语”一词改为“鸣叫”,比较两者的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窃窃自语”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蝈蝈叫声轻柔的特点;而“鸣叫”只是一般昆虫的叫声而已。作者把“窃窃自语”一词再形象化,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如:“像是滑轮的响声,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细小的摩擦声)作响,在这喑哑(形容声音低沉、沙哑而含糊)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把蝈蝈柔和的、富于变化的、动听的叫声形象地模拟出来,让我们真切直观地感受到蝈蝈叫声的质感。由此,我们才会明白“窃窃自语”一词的具体意思,才能体会法布尔文笔的优美。
  所以作者认为“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技艺或技能超过别人)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夺取)了你的名声!”与蝉进行比较,称蝈蝈为“歌手”,可见法布尔对蝈蝈浓厚炽烈的感情哦!(集体朗读第3节,读出作者对蝈蝈叫声的喜爱之情,语调轻柔。)
  (2)惊慌失措——勇敢凶猛的蝈蝈。
  出示文句A:“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
  提问:“惊慌失措”一词的意思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惊慌失措”是形容蝉在蝈蝈勇猛的追捕中害怕慌张的样子,突出了蝈蝈勇敢、凶猛的特点。与老鹰追捕云雀相比,更突出了蝈蝈捕蝉时的勇猛和霸气。
  出示文句B:“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
  提问:文句A是蝈蝈主动进攻,文句B是什么捕蝉方式?
  明确:这是蝈蝈运用偷袭的方式捕蝉。“处于绝境”一词说明蝉完全被制服了,由此也突出蝈蝈勇敢机智的特点。
  (3)津津有味——食性广泛的蝈蝈。
  出示文句A:“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
  出示文句B:“绿色蝈蝈酷爱甜食。也许这就是它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提问:怎么看出蝈蝈喜欢吃蝉这道菜呢?为什么喜欢吃蝉的肚子?
  明确:“津津有味”形容吃得很有滋味。“酷爱”,形容非常喜欢。蝈蝈长吃不厌,吃得到处都是,看来味道好极了。
  出示文句C:“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
  出示文句D:“蝈蝈这蝉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有时没有好吃的,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
  提问:那蝈蝈还喜欢吃什么食物呢?
  明确:蝈蝈食性是相当广泛的,属于杂食性昆虫。
  通过对以上“窃窃自语”、“惊慌失措”、“津津有味”几个关键词语的分析,可见在法布尔看来,蝈蝈是一个歌声优美、个性勇猛、食性广泛的朋友。这位教师从具体的词语教学切入,通过文中几个重要词语带动对整篇课文的分析,让学生去认识蝈蝈,做到了知识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 问题切入法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可以从问题切入,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从浅层的内容层面深入到作者情感深处。表现在具体的课文中如杨绛《老王》一文的问题设计:
  一问:《老王》一文最让人感动的事情是什么?(老王送香油、鸡蛋。)
  (这一问仅停留在内容的感悟层面上。)
  二问:老王送香油、鸡蛋时说:“我不是要钱。”请问老王要什么?
  (老王要的是人情,他是来还人情的,他要的是人世间的真情、关爱。这一问对文本的内容有了新的探究,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
  三问:杨绛给他了吗?
  (给了,但没有老王给的多,还是给他一点钱和客套似的应付,没有更多的关爱。甚至老王过世十多天后才知道他的死讯。)
  四问:为什么杨绛没有更多地去关爱老王,以致留下深深的愧怍?
  (因为作者当时的处境也并不好,文革中接受改造。若更多地关爱老王,反而会连累老王,也连累自己。这与老王一如既往地关心自己形成了反差,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因此当得知老王死后,作者深感内疚,以致留下深深的愧怍。所以,这一问触及到了作者的内心深处,与作者进行了心灵的交流。)
  这样解读文本要比一般的人只看到老王的厚道和善良要深刻得多了。
  用这样的问题切入法进行文本深层解读在日常教学中也极为常见。如《风筝》的主题,若只读出兄弟亲情,那极为肤浅;若能读出作者对弟弟从前精神伤害的反省,就有了一定的深度;若能进一步读出作为一个思想启蒙主义者的鲁迅对儿童教育的深度忧虑,那就真正读懂了风筝的内涵。正确运用问题切入法,就可达到这个层次。
  一问:为什么“我”中年后,看了外国的一本讲论儿童的书时得知当年这一幕是对弟弟的精神虐杀,忽地心也仿佛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表明鲁迅有自我反省精神,对于当年对弟弟的精神伤害深感内疚。)
  二问:为什么“我”希望听到弟弟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的心从此就轻松了;可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我可是毫不怪你啊”,说明此事曾发生过,只是年时已久,弟弟已不记在心,原谅哥哥了;况且哥哥管得也没错,小孩子应该好好读书。“有过这样的事吗?”说明根本就没这件事,哥哥管教弟弟不要玩风筝,应该好好读书是对的,并非如哥哥认为的这是精神伤害,自己成人后也是这样管教孩子的。如此看来,作弟弟的并没有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有过高等教育的弟弟尚且如此,其他的普通人更不必说了。难怪鲁迅只觉得“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这样读来,我们看到的鲁迅并非仅仅只是作自我反省的鲁迅,更多的是振聋发聩的思想启蒙主义者的鲁迅,他启发我们思考——再不能这样去摧残我们的下一代了,还我们的孩子以自由、快乐!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46049/

文本解读的方法 文本解读什么意思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