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解题技巧_高考语文解题指导:译准文言句间的关系

高考语文解题技巧_高考语文解题指导:译准文言句间的关系

  作者:湖北孝感高中 陈继民

  有些考生在翻译文言句时,对翻译单个句子很重视,能抓住关键的实词、虚词、句式等得分点的落实,注意了句子的语气等,但对句间的关系就往往忽略掉了,结果译句似对实错,和上下句乃至全文矛盾。如果弄懂了上下句间的关系,翻译时就能更准确,而且能根据句意,适当地增删个别词语,使译句更加流畅,回插到原文中也十分合拍。

  例如翻译2013年浙江高考卷文言文阅读中“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一句。翻译时就应弄清里面前后小句间的关系。先弄清这句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和“若今之患哉?”的意思,再弄清前句和后句的关系。经分析可知,前后是因果关系,前是做了这么多事,后是却出现这样的结果。这个意思清楚了,译起来就畅达了,故可将全句译成“哪里会有搜求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才,制度法律上严密却弊端无穷,(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虑呢?”如此回嵌到原文中与上下文意也是合拍的。

  弄清句间关系要留心以下几点:

  一、弄清译句与它上下句的意思,弄懂环境。有人见木不见林,只顾单个句子的翻译,不管它前面或后面的句子,因而对要翻译的句子翻译不准。例如《师说》中“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一句,就应弄清它的上句“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吾从而师之”和它的下句“是故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的意思,再分析出欲译句子的意思来。

  二、把握句间用作关联的词语,以串起几个句子。抓住句间起关联作用(有时不是关联词)的词,这几个句子就串起来了,进而句间关系就清楚了。例如译《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郑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句子时,抓住了关联词语“若”“亦”“且”,这几句就很容易连顺。全句则可轻松地译成“假如放弃……也能供应他们……再说……”。

  三、重视标点作用,分清层次。标点中点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句子“分块”,“块”分清了,上下句就容易译得连贯。例如理解并翻译《兰亭集序》中文末句子“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句子虽多,但只要抓住标点来分析就容易了。三个句号,说明全句有三个意思:一是“我”的感受,二是“我”的所为,三是“我”对各位的请求。前两句中又各含分号,这说明每一句中又分为两个意思。故这几句可译为“临别之时,写下赠别的话,有幸在这盛大的宴会上承受了主人的盛恩;登上高阁吟诗作赋,则寄希望于参与盛会的诸公。我冒昧地竭尽鄙陋的诚意,恭恭敬敬地写出这短短的序文。我的一言都铺陈出来,写成四韵八句”。

  四、联系语境,注重译句和整篇文章意思的一致。若原文中句子省略较多,就更要弄懂所译句的句间关系。如翻译《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一句,若仅限于字面直译,译句意思甚至会弄反。这句可直译成“王假如知道这个道理,那么就不要希望老百姓的人数比邻国多”。怎么知道了这样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反而还不指望你的老百姓多于邻国呢?要把这句译得更准确,先要弄清句间的关系。这是假设关系的复句,但假设以后结果怎么会相反呢?再彻底弄懂意思:梁惠王只是和邻国一样,实行的是小恩小惠,所以仍然是“五十步笑百步”性质的;欲国民增多,必须做施仁政行王道这样的大事。在翻译这两句时,最好用括号在译句中的“那么就不要希望老百姓的人数比邻国多”前加上“只施小恩小惠”几个字,全句就译得流畅且和上下文合拍了。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60197/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改革 高考语文时间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