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的标志]在传统与乡土文化的滋养中且行且思

[乡土文化的标志]在传统与乡土文化的滋养中且行且思

  作者:王磊

  近年来,一些地方以教材瘦身、学生减负、教师减压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删减中小学教材中的经典古诗文。这看似简单删减的背后,隐含的却是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毁民族文化基因。失去民族文化传统如同失守精神家园、失去思想灵魂,这样的民族注定会迷失方向,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

  乡土文化因素同样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文化的乡土性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啻局限于农村地区,也波及甚至覆盖了大都市。北京便被学者称为“一座扩大了的乡土的城”(李淑英),2014年高考北京卷作文“北京的老规矩”就极具乡土性。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萧红的呼兰河小城,汪曾祺的故乡高邮,莫言的家乡高密……无一不是乡土文化的典型缩影。我们开展传统与乡土文化教育就是要通过学校这一途径,引导学生认知、体验和传承传统文化和地方民俗,以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基于此,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

  一、在日常学习中植入传统与乡土文化。

  坚持课前“1+1”:即课前掌握一个成语、背诵一个警句。

  成语是浓缩的中华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以语言为承载,方寸之间传达出丰富的含义,折射出历史的千姿百态,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如由成语“丝丝入扣”我们领会了古代纺织的方法,由“登堂入室”我们知道了古代建筑格局,由“土崩瓦解”我们懂得了古代制瓦技术,由“如法炮制”我们明白了古代中药制法,由“见风使舵”我们领略了古代航海技术,由“以管窥天”我们感受了古代天文观测技术。警句含义深刻,闪烁着传统文化智慧的光辉,它传递的诚信坚守、爱国奉献、励志勤奋、文明礼仪等等,无不发人深省。每日一句,含英咀华,受益必多。诸如“子欲孝而亲不在,树欲静而风不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学生分类记诵,让中华文化的琼浆玉液在记诵中潜移默化,浸润心灵。

  坚持每周“2+2”:即每周背诵两则《论语》、记住两条乡规民俗。

  作为文化之巅,《论语》从古至今为世人景仰。朱熹称《论语》所记是“人道之门,积德之基”,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论语》含义隽永,辞约义丰,历经2500余年而弥新,它娓娓道来,侃侃而谈,凸显的博大思想与深厚文化滋养了无数仁人志士。每周利用早自习记诵两则《论语》,汲取精华,点滴感悟,“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让传统文化始终伴随着语文学习,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心灵最深处,从而培养他们优雅的性情和敦厚的性格。而每周记住两条乡规民俗,让学生懂得“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便可事事通达、知书明礼。如“一女不吃两家茶”,搬家不能赠送钟作礼物,朋友间不能送伞作礼物,婚礼上在新人的被子上撒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喻早生贵子等,引导学生全方位认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内涵的丰富性,以培养他们“根”的意识。[NextPage]

  二、在文本探究中关注传统与乡土文化。

  语文课文大多是情文并茂、脍炙人口的文化精品,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我们开展传统与乡土文化教育要立足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例如结合《曹刿论战》的“牺牲玉帛”,让学生了解古人祭祀习俗。古代儒家祭典一般用“太牢”或“少牢”。“牢”本是养牲畜的圈,引申为牛、羊、猪祭祀“三牲”。“三牲”齐备为“太牢”,只有羊、猪或只用羊为“少牢”。“牺牲”是祭典里的祭品,毛纯色正且洁净的牲畜为“牺”,形体完整且肥美的牲畜为“牲”。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古人祭报天地之功的仪式叫“封禅”,祭天叫封,在泰山之巅,祭地叫禅,在泰山脚下;管土地的神叫社,管五谷的神叫稷,祭社稷就是祭地神和谷神;天神称皇天,地神称后土,成语“皇天后土”即指天地之神。再如结合《陈情表》探究“孝情”。联系李密对祖母的至孝之情和当下一些孩子对父母恩情淡漠,让学生认识到“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父母应该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孝与爱密不可分,将个人的“小孝”扩展到民族的“大孝”,由思乡到忧国,由爱家乡到爱祖国,这便是“至孝”与“大爱”。再将个人对父母的“小孝”扩展到民族的“大孝”,由父母的可亲可敬联想到天下父母的博爱大爱,进而推及到普天下谁没有父母、谁不是父母所养?他人父母与自己父母何异?尊敬老人便是尊敬父母。又如通过《鸿门宴》中席位尊卑的探究让学生谦恭明礼。资料显示,古代室内最尊的位置是坐西面东,即右侧,其次是坐北面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的是坐东面西,即左侧。项羽留刘邦饮酒自然礼让客人,但他却与项伯东向坐(坐西面东),坐在最尊位,刘邦是客人却北向坐(坐南面北),这个席位比亚父范增的南向坐(坐北面南)还要次。此处细节不但刻画了项羽放诞无礼也表现了他的狂妄自大。这种座位文化礼俗也是现在的待客之道。我们今天的饭局一般遵循“面门为尊、居中为主、以右为上”的礼俗。我们无论是请客或是被请,这其中的礼节我们不可不晓。

  三、在经典阅读中敬畏传统与乡土文化。

  “红楼儿戏说,西游多大话;三国须水煮,水浒必麻辣。”这几句打油诗是国内一知名大学教授博客中的签名档。还见过一本畅销书上印有这样的话:“以恶搞历史、解构名人、颠覆常识为己任。想和庄子聊聊艳照门、听墨子讲讲小孔成像、跟李白一起研究黑社会、拜李清照为师苦学赌术。”……可笑吗?不,是可悲。没有文学经典的民族是可悲的,有了经典却不知道珍惜更加可悲。曾几何时,哪些伴随一代又一代人成长、不断激励我们前进的经典作品被“解构”得如此面目全非,商业创意将“知识市侩化”,把传统的经典文化变为娱乐至死的舞台。难怪有学者忧虑,当历史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真相就会灰飞烟灭!胥黎早在一百年前就曾预言,如果文化沦为“恶搞”,那么,文化迟早消亡。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心存敬畏,只有心存敬畏,做到“口诵而得其教,心维而明其旨,体行而匡其道”才能于喧哗浮躁中坚守与传承经典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经典,是该民族的精神史诗,记录了民族的心灵和情感。为此我们要利用好课本“名著导读”模块,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敬畏之心。读《离骚》我们读出了屈子的高洁与傲岸、孤独与坚守、爱国与忠贞;读《红楼梦》青年读出了爱情,中年读出了家庭,老年读出了人生;读《呐喊》我们既读出了鲁迅的“哀其不幸”也读出了他的“怒其不争”,既读出了大师的“妙手著文章”也读出了他的“铁肩担道义”。[NextPage]

  四、在社会实践中传承传统与乡土文化。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教授说:“如何对待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民族的命运与走向的问题。”针对近年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冷漠与对洋节日的追捧,我们既不去“棒喝”也不忧虑,而是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核心价值观和现代文明“无缝对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传统节日走下“神坛”“接通地气”,让传统与乡土文化在学生心灵生根花芽。例如面对当下热衷的圣诞节,我们既不能像某些教育行政部门那样发文严令禁止,也不能像某高校那样关上校门让学生看传统文化大片,而是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追寻洋节蕴含的意义,走进教堂体验宗教故事传递的神圣肃穆,走上街头体验商家既赚吆喝更赚钱的营销策略,来到餐馆感受那些“有钱就这么任性”的做派。通过调查访谈,师生一致感受到,当今大多数人过洋节并非崇洋媚外,而是寻找一个放松的理由。接着我们用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与之比较,让学生去探究民族节日风情,研究民俗文化,体验中华文化传统的深厚内涵,感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文化滋养,从而寻找、体认自己的文化身份,形成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与民族自豪感,如此中华传统节日与洋节就会相融相生,并行不悖。

  又如2014年2月14日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与西方经典节日情人节巧遇的一天。看一看这一天的网络媒体、商家、微博、微信,人们关注的话题多半是玫瑰涨价、婚礼激增、烛光晚餐爆满……而元宵习俗少人问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顺势让学生将中西方的情人节做一下比较。学生细心探寻就会发现,元宵佳节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情人节”在古代是处处笙歌、代代风流。“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代人元宵观灯赏月是如此盛况空前;“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代的元宵灯市也是蔚为壮观;“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明清时代的俊男靓女,更是张灯结彩、欢歌起舞。不仅如此,元宵佳节还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定情节,元宵佳节也是东方朔让元宵姑娘为家人尽孝的团圆节。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围炉夜话、合家团聚,其乐融融。面对内涵如此丰富的传统节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保卫坚守,没有理由不去光大发扬。传统节日受冷遇让我们深思:在保卫传统的同时,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要将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融合,只有这样青年一代才喜闻乐见。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多元文化时代,我们要不断充实传统与乡土文化内涵,让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时代青年既可以享受到时尚文化,又可以诗意地栖居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年9月24日.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第3页.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27177/

乡土文化作文 中国乡土文化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