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自80年代“素质教育”的提出至今,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的界说众说纷纭,从教育文件中出现的“国民素质”和“民族素质”等词来看,“素质”这一概念已超出心理学中“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的规范,构成人的素质的内函是多侧面、多层次的。有的学者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三个层面来界说“素质”这一 概念,从这三个层面的构成来看,素质具有“社会性”即与社会文相吻合的基本素质对每个公民的要求,又具有“独特性”即这三个层面的结构在每个人身上的不同体现。这三个层面素质落实到中小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素质教育就是提高这些素质的教育,其实质就是要充分控掘人的自身潜能。不断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结构。个性指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所表现的是个人的独特风格。每个人的个性都有他不同于别人的特点。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受到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学中无儿童”。教育研究见物不见人。不重视对儿童本身的研究,忽略了教育的对象----人的精神生活。加之基础教育近十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徘徊,教育目标狭窄,教育手段单一。学校成为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学生成为按一个模子训练出的“考试机器”。严重压抑了儿童的天性,扼杀了个性的发展。要彻底摆脱旧教育观念的束缚,跳出应试的框架,就必须重视对人的潜能的开发和发展人的个性,把追求学生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做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个性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因为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个性发展的突出特征就是创造。
      在理解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上,我认为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是相互联系,相素制约的统一体。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素质教育为个性发展提供了生存基础和发展环境,个性发展又丰富了素质教育内涵。其二:个性发展以主体素质为支撑条件,而个性发展又反作用于主体素质的发展。即良好素质是个性发展的前提,而个性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素质的提高。所以说,素质结构的完善过程就是良好个性形成发展的过程。
  1、“选择教育”为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
  多年来,基础教育在“应试”的左右下,统一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统一考试,一刀切。由于“统一”支配了学生的一切,没有选择的机会和余地,不同的个性、潜能、爱好、特长均被纳入统一之中。基于“应试”的恶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上发生了质的变化。“素质教育”既承认人们相同的基本素质,又看到个体的个别差异性,因此,教育应以人的实际差异为出发点,通过实施有选择的教育,挖掘每个人的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点,因此素质教育反对一刀切,反对平均主义。它在教育要求上提倡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育方式上提倡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教育方法上提倡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课程设置上提倡双轨制:必修与选修同等重要。让学生在完成基本学科学习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最能发挥、最能发展的学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目前,世界各国为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在基础教育改革上,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主要就表现在:为各种个性、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课程,使课程结构灵活化和多样化。出现“多轨制”的课程。同时教学内容综合化和现代化。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国基础教育正加紧实施素质教育,在选修制度上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探索。这表明我们的改革正在与世界教育改革接轨。

[NextPage]

      2、活动是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个性是具有一定生理素质的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个性的发展不能简单归为限天素质,或后天环境影响。而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就是主体对客体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活动成为个人既有素质与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于个性发展的中介环节。马克思指出:“为了在对自身有用的形式上改变自然,个人必须使自身的自然力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的控制。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为每个学生的才能、智慧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单纯让学生在教室听课、回答问题、作业是不够的。学生的潜能、才能是多种多样的。创设条件,让其表现,就是要提供多种活动,创设活动的空间和物质条件。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活动课的开设并列入课程表,形成新的课程结构,这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开辟了最佳的途径。同时,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和活泼的活动形式,又丰富了学生的个性。由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都是表现在具体的活动之中。如果不从事某种形式的活动,就不可能形成或提高相应的活动能力。反之,进行了这类活动,那么,作为个性的主要特征的能力也就能够得到形成或提高。因此,学校开展多种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参与,在活动中,挖掘了潜能,提高了能力,也就丰富了学生的个性。但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并参与活动,就能发展的能力、完善个性。参与活动有积极、消极、主动、被动之分,因此也就导致了个性发展水平的不同和个人潜能挖掘程度的不同。
  “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一学者提出21世纪的人才素质有以下特征:具有积极进取和开拓精神;具有适应社会急剧发展的适应力和创造力;具有与他人交往的交际能力。世界各国也视未来教育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为:创造力的培养。由此可见,面向21世纪,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并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健康的发展。良好个性发展的主要特征是自主意识与创造性。显然多年的统一教育,就范教育,不可能培养出具有主体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没有主体意识、缺乏创造灵感的公民,只会被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淘汰。因此,在培养学生个性上应注意:首先,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包括:自强奋斗意识、自力学习意识、自主发展意识、自立创造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自我评价意识、自我完善意识。主休意识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动力,对其个性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提高学生主体积极性和能动性,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目前,“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教育改革的开展,正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构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为生长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学得成功。这也是这些改革成果得以推广的关键所在。
  二,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造力创造才能表现为:追求真理、其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冒险、主动进龋表现为个人应该具有生产新的思想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创新愿望和创新技能。对于中小学生创造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创造思维,开发创造才能。
  在教育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不断探求新知。因为创造是以“我”为主,不能简单地模仿,教者的思路应是把学生引到特定的环境中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根据实际,发挥自我长处,去获取知识。同时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科技小发明奖,鼓励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求异、求新。使其创造潜能得以挖掘开发。
  总之,面对21世纪的国际竞争,基础教育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为目的。
  加强对有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充分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促进个人发展的最佳功能。愿素教育培养出一批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具有自强、自力、开拓的人才。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shengwu/97158/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