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有哪些科学家在南北极大洋深处发现235种同样生物

【科学家有哪些】科学家在南北极大洋深处发现235种同样生物

北极有北极熊,南极有企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但为什么南极没有北极熊,企鹅不跑到北极呢?科学界普遍认为,一条长长的赤道让两极的喜寒动物永远无法相见。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国际海洋生物普查项目”却在地球南北极的大洋深处发现了235种同样的生物,如果基因分析证实它们的确是同种生物的话,这将拉开人们对南北极认识的全新一页。   1 企鹅能不能跑到北极?   北极熊和企鹅是标准的极地动物,它们只能在冰天雪地的极端环境中生存,之所以两者从未迁移到地球的另一角,是因为闷热潮湿的赤道的存在。赤道像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将生活在两个极地的动物阻隔开来。两个生态圈虽然环境相似,中间却隔着长长的1.3万公里,在上面生活的动物也各具特色。到目前为止,只有少量已知生物是同时生活在两个极地中的,比如著名的灰鲸,或者南北迁移的北极燕鸥这样的“马拉松运动员”。   但事实上,灰鲸在长距离迁移的同时,它可能跟着一大群的“同伴”一起漂流。   这是此前人们没有想到的一点,原来,北极和南极有着同样的鸟,同样的虫,同样的甲壳动物,两极之间的联系远比人们想象的要近,“南北极动物互不往来”这样的说法可能不再成为常识。   更令科学家惊讶的是,存在于两个极地的生物共占了极地已知生物种类的2%。虽然相隔万里,但至少有235种相同物种存在两个极地中,除了此前知道的灰鲸、北极燕鸥等,还包括了喜冷水的虫子、甲克类、海参、天使螺状翼足类动物等大量的其他动物。   此外,科学家还记录下了一些证据,显示喜寒海洋生物会在两极间漂浮,以躲避上升的海洋温度,比如他们报告了冷水螺(翼足动物)就由于北方海洋温度升高而向南方迁徙。   “人类对这些地区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的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伊万·波尼(Ian Poiner)博士说。海洋普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瑞奥多(Ron O’Dor)则说,“南北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相似。”他表示,目前,项目组已经开展基因试验,希望通过基因层面证实,这身处两地的235种生物的确是同样的物种。   2 动物也能当“北漂”?   这一发现给科学家出了不少新课题:常见的两极生物到底起源于何地?极地生物为何在地球的两个尾端都出现?“跨越赤道之谜”到底该如何解开?   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一些原来位处南极的生物幼体可能被大西洋深处的寒流扫到了北方,因为是在海洋深处的流动,因此就避免触碰到赤道温热的海洋表面,令其幸免于难。   “在深海处,动物可以漂浮到很远的地方。”参与此普查的德国科学家朱利安·古特(Julian Gutt)说,“从南极游到北极最有可能。”但是他也表示,这只是一个假设,因为科学家还需要在赤道处的海洋深处调查,看是否有喜寒生物,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这个说法。   通过基因分析,科学家证明,一种在南极附近南大洋生活的远古章鱼,是目前生活在各大海洋深处所有章鱼的祖先,研究者发现,各种不同的深海章鱼已经“侵占”了不同的深海海域,在过去的3000万年中,深海章鱼们每一次迁移都伴随着南极冰的缩减,但这没法消去这些深海章鱼们的“南极血统”。   这就给科学家提出了冰期影响的假设。在冰河期时,两极距离并不像今天那么远,南极的冰层紧紧地裹住了极地海洋,这个时候,一大批生物如海蜘蛛、等足目(和虾、蟹有亲缘关系的甲壳纲动物)和其他新物种出现,它们生活在密度很高的海底深处,因为冰川消融、密度等原因,新一轮北上的洋流出现了,这些新物种开始随着洋流“北漂”,它们来到各地,更新全世界的海洋面貌。   3 南极很单一,北极变化大   历时十年的“海洋生物普查”即将在明年结束。“极地生物普查”是“海洋生物普查”的一部分。科学家主要对考察海洋生物分布,物种多样性,食物网中各级主要生物种群的丰富程度和大小,及其他们如何随时间变化三大块内容进行调查。除了发现在两个极地都有的多种生物之外,还有很多有意义的发现。   70年代时,科学界曾提出,南极洲周围存在几个分离的生物区,但这次普查的研究却显示,即便8500公里的海洋被南极洲隔开,围绕南极洲的海底生命也形成了一个单一的生物区。研究者们还认为,因为迅速流动的南极洋流的搅拌,海洋生物才会平均分布到各处。   而“北冰洋多样性计划”中,科学家则揭示了气候变暖对北极海洋生物的影响。比如,他们发现在部分北极海域,比如在甲克类生物中,小型的桡足类生物越来越多,稍大点的同类物种则越来越少,这一变化可能也与全球变暖有关。   “这些个别物种中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全球食物供应系统。”阿拉斯加大学教授瑞尔夫·格莱丁根(Rolf Gradinger)介绍,在自然海域,大个头的桡足类生物可是鲸鱼和海鸟的重要食物。   全球变暖在极地海域动物种群的分布,丰富度上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比如,在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的Hornsund峡湾,喜好暖水的甲壳纲片足类动物数量猛增,喜好冷水的片足类动物数量则剧减。   现在,科学家正在将普查结果调入数据库———海洋生物地理信息系统,光在北极,就有超过5500个不同的分类单位,近100万次观察。数据库还在不断更新。极地的普查结果将归入明年《海洋生命普查》报告中。       [NextPage]   ■ 链接   “普查”2008年新成果   ◇在南极发现类似章鱼的新物种,其由30亿年前在南极生活的原始生物进化而来,它也是现在世界各地深海章鱼的祖先。   ◇北极调查得出结果:北极的物种数量多于加拉帕戈斯群岛。   ◇还在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峡谷顶部发现了大批小型甲壳类动物。据估计,每平方码(约合0.8平方米)生活着1.2万只这种小型甲壳类动物。   ◇在日本附近琉球海沟7217米深处发现了一种栉水母(comb jelly),这是迄今发现的生活在最深水域的栉水母。   ◇“大白鲨咖啡厅”。卫星标签发现大白鲨每个冬天都会经过长途跋涉,汇集到太平洋生活半年时间,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它们会在特定的区域猎食、社交和繁殖。   ■ 新知补丁   海洋生物普查   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Census of Marine Life, CoML)是迄今为止同类计划中规模最大、考察面积最广、花费最多的国际合作项目。   根据《科学》杂志的报道,计划的想法最初来自两位大学教授的谈话,很快,他们的想法得到了越来越多基金会和项目的支持,直到最后成为联合国的官方项目。   “普查”的目的是为评估及解释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分布及其丰富程度,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解决人们远未知的三个基本问题:“海洋里生活着什么?”“海洋里曾经生活着什么?”“海洋里今后会有什么?”   这项工程共有82个国家的2000名科学家参与,十年中,海洋普查项目得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让人类对海洋生物多元化、分布和丰富度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每年,经过普查得出的海洋生物种类都要更新上千个。据科学家今年估计,全球海洋生物种类的总数达到25万个。   “普查”包括“南极海洋生物普查”、“北极多样性”、“深海海洋生物多样性普查”、“海洋微生物普查”等14个区域性普查项目,以及三个非区域性项目:“海洋生物地理信息系统”、“海洋动物种群的未来”、“海洋动物种群的历史”。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shengwu/43328/

科学家们 科学家不敢公布的真相
  • 相关内容
  • 12-10 5g建设加速|中国加速建设世界最大循环经济试验区

    中国力图在西部地区探索一条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官方19日在此间透露,国务院近日已批复了世界最大的循环经济试验区——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未来十年的总体发展规划。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地处青时事热点

  • 12-10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10高考政治备考:提高我国宏观调控水平

    国家宏观调控这一知识点,既是教材的重点,又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因此,必须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知识点。    一、【背景资料】    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学科高考

  • 12-10 高考物理真题全国卷|全国近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及分项解析

    全国近三年高考物理真题及分项解析【考点1】位移、速度、加速度下载【考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下载【考点3】三个性质力,力的合成和分解下载【考点4】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超重和失重下载【

  • 12-10 人民币券别|聚焦人民币:别把中国当20年前的日本玩

    近日,美国国会民主党参议员舒默等14人抛出法案,要求财政部列出汇率根本性失当的国家名单,授权商务部计算出汇率适当之后对出口商品构成的补贴力度并以此为依据征收关税。    此前一天,130位国会议员社会透视

  • 12-10 [2009年4月至2013]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1.世界第二长斜拉桥香港昂船洲大桥4月7日合龙,这座位处葵涌集装箱码头旁的新大桥将担负起推进香港港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2.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学科高考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