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生物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生物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富有活力的生物课堂是指在课堂里师生要全身心地投入,不仅是促进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知识,提高认识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不断地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去享受创造的喜悦和满足、去品味人生的灿烂与魅力,进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生命价值和教学效率。                              

那么,怎样去构建富有活力的生物课堂呢?

一、以问题为主线,优化课堂的教学内容

新的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是:学生不仅要掌握生物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精神情操,并能运用知识及技能进行创新和再发展,否则就会使教学失去其真正的内涵。

首先要创设问题情景,进而引发参与动机,把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引入到一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情景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情景时,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去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若干个问题或连串问题,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来揭示,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例如,我在讲“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节时,首先根据身边的一些例子设问:“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聋哑的孩子,聋哑基因怎样从天而降?”、“一方正常,另一方为聋哑患者的一对夫妇,连生下三个孩子都正常,聋哑基因又到哪里去呢?”这节课用设问开头,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很快进入认真学习的状态。接着由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并让学生通过讨论,用教材中相关的原理来解释上述现象,这样,学生的思维便充分调动起来了。最后我还告诉学生,生物的遗传现象是十分奇妙的,我们要认真学习,从而又激起了学生产生渴求新知识的欲望。

二、以活动为载体,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被动的接受式教学为主,学生是一个被灌输者,是一个接受机械、繁琐训练的受害者,这样的教学将学生思维捆绑住了,把活生生的学生变成机械人,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智慧、学生的灵气都被打掉了。而新课标提倡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能动性、想象力、创造力、个性和灵气,在教学中得到展现。

新的课堂要富有活力,应该以活动为主线,这样,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单边的而是多边的。在教学中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刺激,多侧面、多层面为师生之间的活动创造条件。

第一,大力提倡自主性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应是主动的、内在的,而不是被动的外面强加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疲劳。”的确是的,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习兴趣之上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主动学习。有了兴趣,学习便成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自主学习的另一个因素是学习责任,学生学习不仅仅凭兴趣,还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跟自己的生活、未来、生命息息相关。因此,改变生物学习的方式,要从改变教学理念做起,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把生物知识学习变成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筛选、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筛选问题一:细胞分裂的方式有几种?在以前学习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DNA的数目,染色体单体的数目是怎样变化的?问题二:生物的发育起点是什么?如果生殖细胞的形成同样是通过有丝分裂,生物的后代将是什么样子?问题三:同学们通过仔细研读课文和图解,归纳对比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学生通过回忆知识,串联知识,运用知识,引入新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第二,采用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最为有效。如在讲述第四章条件反射的类型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在讲述新内容之前,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然后分给每个小组一个纸包,第一小组纸包中包有话梅,并写上把话梅吃掉的指令。第二小组发给话梅,但写明只看不能吃。第三小组写着想吃话梅的感觉。第四小组只写话梅两个字。要求各小组打开纸后按要求去做。其后要求各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反应,并报告小组的结论。在这个基础上老师顺势提出问题:你们有的吃食物,有的看食物,有的想吃食物过程,有的是看到代表食物的文字,但反应却相同。这些反射之间有没有不同呢?这些反射在动物身上是否会发生?学生思维产生了疑惑,不得不进行讨论、争论、对白交流,提出自己相关论点的材料、事实。而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讨论两种反射的不同点并列表比较。其后学生设计探究实验——动物条件反射的建立。回顾上述过程的完成,又恰好为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的知识作了铺垫。学生在完成探讨、反思、辩论、实验的基础上获得知识,也将会更好地促进生物学教学的开展。

第三,适时运用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的多媒体技术,如在《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一节课的教学中,可以展示病毒的图片讲述病毒引发的种种传染病等。如展示禽流感和“非典”视频资料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就能认识到禽流感和“非典”的致病凶手都是病毒,这样就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生物课的活动形式还有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活动形式,才能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以情感为动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由三个要素构成:科学知识结构,学习该学科的认识结构,教学活动结构。教学就是要以教学活动为“中介”,知识结构能动地作用于认识结构,帮助学生完成一个习得过程。生物课堂教学结构是一个动态系统,其外在直接形式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课堂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教学活动逐渐推进的教学程序和完善教学结构。教师必须善于把握课文,课堂教学的结构特点规律,善于优化组合各要素,使教学结构以最佳状态生成。

在一堂课里,学生的学习情趣不可能永远都是高涨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对教学设计进行动态设计,即按课堂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上随时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来安排和调整教学,其次要不断进行刺激和反馈,让学生满怀热情与兴趣参与课堂学习,不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创造的快乐。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首先可大量地运用对话。一是生本对话,主要指学生与课文对话,将学生研读课文视为对话,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使学生个体感受与课本意义交融。如在讲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内容时,课文只是举一些实例来说明,没有感情成分,如果让学生把个体感受、个体周围身边的事例表达出来,同时运用一定的形体语言、一定的语言氛围,那么产生的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由此会产生共鸣,其思想意识就会被震撼。对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关系及优生的意义认识也会深刻。二是师生对话。作为生物教学状态的师生对话,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师生的问答,应指蕴涵教育性的相应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的精神世界的交流与价值观的分享,具体表现为交流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等。三是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应不断地感受着、思考着、反省着、探索着,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自我对话。课堂教学中的游戏、角色扮演、学生的对白,都是学生展示自我、反省自我、探索自我的对话表现形式。

在进行对话教学时,老师应注意教学的民主性,课堂上避免一言堂。要尊重学生个体感觉,不要因为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导致师生之间对立,而应设法调剂,使学生的学习情趣不断高涨,从而促成对话双方的相互沟通,并营造一种和谐、欢乐的气氛,推动教学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动态生成。( www.zhLZw.com )

构建富有活力的生物课堂,就必须让学生多活动,多体验,多表现,当师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时,课堂也脱去僵化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来,从而使生物课堂达到教学目的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shengwu/347691/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