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包括哪些阶段_简谈基础教育阶段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础教育包括哪些阶段_简谈基础教育阶段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现在阶段的基础教育中,“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课堂教学是大量存在的[1],这不仅会负面地影响到这些正在成长中的学生的未来,还会负面地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个问题不可谓不大。如何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甚至多效?涉及的方方面面是众多的、复杂的。在这些方方面面之中,基本的课堂教学方法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从小学到高中3个大学段12个学年,每一个学年都有6、7门学科,具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很多的;全国的优秀教师、名师创作的有效的、高效的,甚至多效的好课、经典之课,也是不少的。通过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些具体的好课,总结出一般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可行的。   一、创设尽可能真实的、紧扣教材主题内容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   情境教学方法,是由江苏南通师范二附小的李吉林老师在上世纪80年代创立的。最初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现在不仅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在中学众多学科的教学之中也被广泛地运用了,并都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创设尽可能真实的、紧扣教材主题内容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从知识的角度说,识记才有了形象,认识才有了意义;从思维的角度说,逻辑才有了“源头”,理解才有了可能;从情感的角度说,体验才望真切,教育才有了价值;从实践的角度说,自学才有了前提,差异才可能显现。正因为如此,情境教学现在已经成为了教学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流派[2]。   2002年5月9日笔者在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中学听宜昌市的王英姿老师所讲的人教版初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课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典型的情境教学法。   王老师这节课主要是通过股市模拟进行的。首先,王老师讲了有关股票的基本知识和股票产生发行的基本历史和原因,然后讲了“炒股”规则,并根据自愿原则,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炒股”小组,各小组根据老师所讲的“炒股”规则,对照老师提供的演示屏幕上的股票进行买卖。这堂课就在同学们的“炒股”活动中正式开始了。起初,屏幕显示的股票涨多跌少,同学们“炒股”账面上都不同程度地“赚”了钱。不久之后,屏幕显示的股票是涨少跌多,到后来是全部跌,甚至只有“卖家”没有“买家”,最后“收市”同学们全亏了。王老师问“为什么都亏了呢?”同学们答“是你故意让我们亏的!股票开始跌的时候,起初屏幕滚动的速度还蛮慢,后来越来越快,我们根本打不赢卖出股票的价格,这是一;二是最后没有买家了,再低的价格也无法卖出,这我们哪有不亏的?!”王老师说“这位同学说得很对。这场模拟的股票交易的确是我故意让你们都亏的,但历史上真有其事,所有持有股票的人都亏损,并且最后倾家荡产。请大家看教材××页”。王老师就此让学生读教材上关于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材料。“公司发行股票是为了融资扩大再生产,以赚取更多的利润;个人持有股票或是为了参与公司利润增长的分红,或是为了通过股市差价赚取利润。为什么经济危机来后,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凡是持有股票的不但不能赚钱,反倒还要赔钱,且持有的股票赿多损失越大呢?”王老师在学生看完这段教材之后,就此引导学生讨论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并进而讨论克服经济危机的办法。为“直观”起见,在此,摘录一段王老师的“课堂实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当时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多么高昂,头脑是多么聪明,讨论是多么有价值:   ……   师: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如果你是当时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当时的经济危机?(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交流:   生1:首先应该恢复银行信誉。经济危机期间,银行倒闭,市民的存款化为乌有,银行丧失信誉。现在由政府出面对市民的存款给予保障,使现款重新存入银行,保证资金流通。   师:多么独到的经济眼光!(众生赞叹)   生2:应该屠宰牲畜,减少耕地,销毁剩余的产品,限制农产品和畜牧产品数量,保证价格,防止过剩,保护农业资本家的利益。   师:切中要害!   生3:我认为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手段应该实施全部的国有控股,一切生产活动全部由国家统一安排(众生凝神细听)   师:(赞赏)彻底的革命家,大胆而有独到的想法。(学生鼓掌)   生4:我反对生3的说法。这种措施实际上改变了美国的社会制度,将生产资料公有化,这在美国是行不通的。我认为国家对经济只能进行适当的干预和指导,比如规定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流通范围等,通过这种方式来消除生产过剩的危机。(众生开始议论)   师:(高兴地)你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心声,而且反应敏锐,有很强的政治洞察力。   生5:我认为应该多设消防员和植树人员(笑声),一是增加就业机会,二是可以防止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扩大森林资源。   师:有很强的环保意识,而且想法新颖。   生6:我认为国家要对工业企业进行干预,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同时鼓励消费,让生产消费进入良性循环。   生7:我认为政府应出资兴建公共工程,如修道路、电站、码头等,招募失业人员,扩大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为未来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准备。   师:你们提出的措施都很让老师佩服,有些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你们让我开阔了思路。如何消除经济危机?这是当时政治家们头疼的问题。美国又是如何走出经济危机的呢?请同学们看看书,然后我们交流。看看是你们的措施多,还是罗斯福的措施多?……[3]   学生是完全被激发起来了!   王老师在学生们讨论克服经济危机办法的过程中,学生说一条办法,王老师就将之板书于黑板之上。当同学们对照教材读“罗斯福新政”,看到他们的“措施”竟然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相同或相近,并且还要“多”的时候,同学们的成功感、幸福感真是难以言表。   王老师这节课是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下讲授的。课前,师生完全不认识,也完全没有“沟通”,没有一点“作秀”的成份。但王老师这节课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赞誉。为什么能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取得成功呢?通过上述可知,其成功的秘诀就是运用了情境教学法。   二、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编拟本课的中心问题,让学生始终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学习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法”可能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问题教学法”,他通过一问接一问的诘问式的教学,让学生在自相矛盾中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获得关于人生和社会发展的真理。儒家经典《中庸》一书中关于学习的那段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审问之”就是“问题”学习的方法。它要求“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即通过深思、审查提出问题之后,就必须将问题弄清楚,不弄清楚不罢休。科学地系统地提出“问题教学法”的是美国大教育家杜威。杜威认为,思维的自然规律不是形式逻辑,而是反省思维的“实验逻辑”。它是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的过程。反省思维是由疑难的或不确定的情境到确定的情境两端之间的全过程。在这两端之间,思维过程有5个形态或步骤:①暗示;②问题;③臆说;④推理;⑤试证。由此具体到教学的程序是:第一步,须有一种情境,能使学生觉得对于自己有密切的关系,以引起他的兴趣和努力;第二步,当时的情境须能激起学生的观察和记忆,以发现情境中的疑难和解决疑难的途径;第三步,要假定一种在理论上或假设上认为是最便于进行的计划;第四步,实施所定的计划;第五步,把实行的结果和最初的希望相比较,来决定采用的方法,并辨别它的优缺点。杜威认为他的问题教学法与“启发教学法”不同,德国赫尔巴特学派的“启发教学法”是以思维附属于获得的过程,而他的“问题教学法”则是以获得附属于发展思维的过程。   “问题教学法”已成为当代教学论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各科老师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使用得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之一。下面请看蒋旗军老师《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文的摘要:   一、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流程   1.创设问题情境。(1)选取故事或新闻情节。(2)选取生活现象。(3)选取相应史料。(4)选取社会生产现象。(5)利用实验,激趣生疑。(6)利用直观教具及多媒体场景。(7)为学生提供似乎无法解释的“两难情景”,产生认识冲突。   2.分析明示问题。如在浓硫酸的教学中,先创设下列问题情境:(1)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刘海洋,为了试验狗熊的嗅觉是否灵敏,将掺有硫酸的饮料,泼在熊身上事件。(2)在网上就“硫酸”进行搜索(显示绝大多数为硫酸产品介绍或硫酸毁容、伤人案)。(3)某硫酸厂电焊工曹某将一废弃于室外的装运硫酸的槽罐车切割分解,不料发生爆炸,酿成惨祸。(4)演示实验:将铁片分别放入盛有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试管中。   3.引导解决问题。(1)设疑──引探法。(2)猜想──验证法。(3)比较──归纳法。   4.反馈评价总结。   二、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需要不同教学模式的整合   2.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4]   蒋老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可以说完全是使用的杜威“问题教学”方法。在其他学科,杜威的“问题教学”思想,也在被创造性地实践着。   笔者于2007年11月19日,在组织宜昌市城区的教研活动中,请夷陵中学的肖鹏飞老师,在宜昌市的金东方学校高中部给大家上了节人教版的《戊戌变法》一课。肖老师在课的开头,播放了谭嗣同的《狱中提壁》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并让一学生读这首诗,随即问同学们知不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在几个学生先后对这首诗的意思进行了解释之后,肖老师问:“谭嗣同这个时候为什么要引张俭、杜根的典故写这么首诗呢?”这节课便从东汉的张俭被宦官侯览追杀、杜根被邓太后棒死的典故说起。当时的张俭反对宦官侯览弄权,遭到侯览的迫害追杀,张俭逃跑,很多人冒着连坐杀头的危险开门相迎,张俭因此得于逃脱。当时的杜根反对邓太后专权,要她还政安帝,遭到邓太后的嫉恨,命人把他装入布袋,于殿上击杀之。执法者因不用力,使杜根诈死三日后逃走。而今戊戌政变,康、梁遭到慈禧太后的追杀,谭嗣同在狱中即将被处死,这些戊戌变法的领袖们的命运与当年东汉的张俭、杜根是如此相似,但为什么没有人甘冒风险救他们呢?肖老师因此让学生读教材关于戊戌变法运动的背景材料和他提供给学生的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材料,以回答戊戌变法为什么得不到人民群众支持的问题。学生们通过分析比较、讨论交流,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认识,其中有这样一个认识尤其可贵:“戊戌变法之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太弱,并不足于孕育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其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是空前加剧的民族危机。所以,康、梁的政治主张就没几个人响应,因此他们在遭遇慈禧迫害时也就没几个人相救。正因为如此,则说明戊戌变法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而是康、梁等社会精英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使然;这就进而说明,康、梁等人是非常爱国的,是知不可为而为之”[5]。   肖老师通过谭嗣同的这首诗引发出的“戊戌变法为什么得不到人民群众支持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因此能够得出较之于教材更准确、更多面的历史结论,这样的课堂教学,其“有效性”不可谓不高,不可谓不多。   三、让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2008年高考成绩公布后不久,笔者收到“手机报”上的信息,说今年29个省的状元已经统计出来,女性学生占了高考状元的60%。2007年10月22日的《北京晨报》发表了一篇《高考上线率为什么阴盛阳衰》的文章,讲的是近几年北京高考状元多为女生,清华建筑系一个班级的女生数量首次等同男生,男生似乎成了高考中的“弱势群体”的事。2007年11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李新玲老师所写的《透视女状元现象》的文章。该文说,2007年高考,30个省共产生了66名状元,女生占了46名,男生只20名,比例超过了70%。北京自2005年至今,高考文、理状元全是女生。重庆2001~2007年,在产生的16名状元中,女生占了13名,等等。   为什么出现女状元现象呢?是女生的智商高吗?根据英国阿尔斯特大学的理查德·林恩教授30年研究的成果看,男性比女性的智商平均高出5个百分点[6]。如果林恩教授的这一研究成果是科学的,这一结论是正确的话,为什么在高考这种基本上纯属智力竞赛的过程中反倒出现了“女状元现象”呢?就目前的高考而言,李新玲老师说:“原因一,相对男生,女生更加细心、耐心。现行高考许多知识点需要死记硬背,对此,女孩占优;动手、实践等方面,男孩占优,但现行书面考试难以检测。原因二,未能针对男女生性别差异因材施教。女孩细致、听话,男生相对粗心,不一定听话,老师未能从其性别差异上对此进行‘教育’,而是表扬女生多,肯定男生少,因此,女生可能获得更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从上述的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呢?不管“女状元现象”是否正常,不管现行高考制度要进行何种改革,但这一点是肯定的:现行的高考,要求学生具有“细心”、“耐心”的学习习惯。所以,根据某一既定发展目标或发展要求,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教育教学的成与败。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还专门写过《“习惯成自然”》等谈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重要性的书。魏书生老师说:“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7]。若从学生有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课改理念出发,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什么相应的学习习惯呢?这是应该下大力气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有人可能会说,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这不是“教学方法”问题,而是教学目标问题。不错,培养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目标之一,但同时也是教学方法。一是这一教学目标本身类似于新课改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属于“过程与方法”行进之中的目标,目标就是方法,方法就是目标,二者是统一的;二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只能通过无数具体的好的学习方法的积累,除些之外,别无他法,即它完全是由“方法”构成的;三是“习惯”本身就是一种稳定持续的行为方式,就是一种稳定持续的存在式样,而“方式”、“式样”本身就属于“方法”的范畴。所以,在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的研究之中,必须将它作为基本的一条,并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条来看待。   各学科的特点不同,具体的学法不同,进而对学习习惯的具体培养方法会有一些区别,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不管任何学科,要想使学生“学会学习”、学得高效,都必须注重学生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最后使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关于好的学习习惯,任何老师都能说出几条来。   魏书生老师说了12条:1.记忆习惯。2.演讲习惯。3.读的习惯。4.写的习惯。5.定计划的习惯。6.预习习惯。7.适应老师的习惯。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10.整理错题集的习惯。11.出考试题的习惯。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8]   一个网名叫“鲁南峰影”的老师也说了12条:1.主动学习的习惯。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3.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4.预习的习惯。5.认真听课的习惯。6.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7.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8.上课记笔记的习惯。9.课后复习的习惯。10.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1.阶段复习的习惯。12.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习惯。   一个叫“褪墨”的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上以《收获一生学习习惯的15个步骤》为题,列出了不仅仅是学生时代,也包括人一生学习习惯的15个步骤:1.随时携带一本书。2.建立一份“要学什么”的清单。3.寻找明智的朋友。4.引导自己的思想。5.实践才是硬道理。6.寓学于教,寓教于学。7.整理你的博客订阅。8.进行小组学习。9.把先入为主的观念忘掉。10.找一份鼓励多学习的工作。11.开始的一个项目。12.跟随你的直觉。13.早上的20分钟。14.终生学习带来的回报。15.把它作为首要任务。   上述所列林林总总,都是从某一角度,对学习习惯进行的概括和总结,说得都不错。但这些好的学习习惯,要通过我们的具体教学,在“润物细无声”中作用于学生,并让学生切实感到这些学习习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才有望促使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巩固。   四、因材施教,力促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学习   网上有这么一则笑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出了一道题目:“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非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短缺”;拉美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请”;美国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而中国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这只是一则笑话。但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题目就是个“无效”题目──因为任何学生都“不知道”。   人是有差异的。法国心理学家比奈·西蒙在1905年发表了著名的《比奈·西蒙量表》,并于1911年进行了修订。这个量表就是著名的智商量表。比奈·西蒙经过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如设人的平均智商为100,50%的人是90~110;14.5%的人是110~120;7%的人是120~130;3%的人是130~140;0.5%的人是140以上。鉴于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教。提问某个学生,不能随意而为;设计某个问题或场景,都应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作业的布置,更不能大而化之,应尽可能具体;切忌经常性的统一考试等。总之,面向不同学生设计整节课的相关问题和细节,因材施教,力促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学习,是保证有效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   孔子是世界教育史上“因材施教”的第一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同样的疑问或要求,对于不同的学生,孔子的回答是不同的。子路问“闻斯行诸?”孔子说,你有父兄在,你应该先听听他们的意见之后,再决定是不是行动;冉求问“闻斯行诸?”孔子答,是的,听到应该做的事情后,就应该马上去做。在一旁的学生公西华不解,问孔子为什么对于他们俩的回答不一样?孔子说,子路为人好强争胜,故而让他遇事冷静些,问问他人再说;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故进之”[9]。孟子发展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他认为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实行“教亦多术”原则。孟子因此归纳了五种教育方式:一是对学习好的要“如时雨而化之”;二是对德行好的要注意他的德行培养;三是对天资较高的要使他成为通才;四是对一般的要采取“答问”的方法以答疑解惑;五是对于不能登门受业的要使他自学成材[10]。   在中外教育史上,能因材施教,并取得显著成就的教育家是很多的。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通过因材施教,将近3000名失足少年培养成了将军、工程师、医生、老师、新闻记者等;在当代中国,魏书生老师可能是杰出代表。不管多么落后的学生,他能将之转化为优秀的学生;再差的班级,他能将之转化为优秀的班级……。   因材施教的具体方法是很多的,如魏书生老师对其学生张军的教法,就值得我们借鉴。张军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倒数第一,他每天上学听英语是听“外语”,听数学、物理好多学科都像听“外语”。个别老师因此认为这是个“不可救药”的差生。魏书生老师采取的措施是:一引导张军将上课“受罪”改为“享受”,品尝学会一个字、一个英语单词、一个数学公式的乐趣;二让张军回忆读书以来成绩最辉煌的时期,并帮他制定一个赶超全年级倒数第二名的计划;等等。魏书生老师通过这样的办法最后把他转化过来了[11]。   限于篇幅,因材施教的具体方法是不可能一一介绍的,也没必要一一介绍。只要我们具有一颗真正的爱心,充分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从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智商、情商出发;充分地相信每一位学生,运用“罗森塔尔效应”[12],使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就一定能自我摸索、总结出一系列的独属于自己的因材施教的良方妙法来。   五、让学生在没有太大压力下学习   现代心理学有一个“瓦伦达心态”的案例,说的是美国有一个相当出色的高空钢索表演者──瓦伦达。他曾经进行过上千次表演,从来没有失过手。有一次,他要在一个重大活动中走钢索。上场前,瓦伦达不断提醒自己:这次演出实在太重要了,所以只能成功,绝对不能失败。然而,他竟在这次表演中不幸坠地身亡。他的妻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瓦伦达以前并不像这次这样多虑。过去,每次表演之前,他总是专心准备,总是想着怎么走好钢索,不关心其他事,更不会为成败担心。这次他太看中成功了,畏惧失败反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体育史上有个“克拉克现象”。罗·克拉克是上世纪60年代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亚长跑选手,他曾19次打破5000米和10000米的世界纪录。然而,正是这位出类拔萃的优秀运动员,在他参加的两届奥运会上(1964、1968)均未登上冠军的宝座,仅获得过一枚铜牌。并且,在两届奥运会年他的最高成绩都大大超过了奥运会冠军的成绩。因此,克拉克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失败者”,研究者也借用“克拉克现象”来研究最优秀选手的大赛失利问题。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毕福剑从部队退伍到地方后,曾有一段时间在家待业。一天,他在街头看到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招生的广告,便抱着“玩一把”的心态花四元钱报了名,没想到近千名应聘者只有他笑到最后!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毕福剑感叹地说:“我做梦也想不到这么幸运的事会落到我的头上。当初我若知道最终只招一人,打死我也不敢报名啊!”[13]   1796年一天的晚餐之后,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在照例完成着老师为他超额布置的2道数学题。这一天,他在做完了前两道题后,下面竟还有第三道题,比平时多了一道题。他以为是老师又特意为他增加的,他也就接着做起来了。一做,觉得非常吃力,比平常的题要难得多。这道题是这样的:只有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十七边形。这个学生用尽了自己所学的知识,想尽了各种方法,终于快要天亮之时,解开了这道数学题。第二天,他把答案交给了老师。老师看过以后非常惊奇:“这是你做出来的?”“是我熬了一个通宵才完成的!”这个学生回答。老师说:“你知不知道,这道题,欧几里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我也一直试图解开它,但没有成功,我昨天不小心把这道题误交给你了,没想到你却因此解开了这个两千多年来的数学难题!”这个学生就是一代数学天才高斯,这个难题就是“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之理论与方法”。后来高斯回忆道:“如果当时知道这是一道欧几里德、牛顿都未解开的千年数学难道,我当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解开它。”[14]   上述几则正反的例子说明,压力太大,也许适得其反。不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让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没有太强功利目的的状态下学习,学习的效率也许会更高些。你的教学理念再先进,所选材料再经典,学法指导再精到,只要你时时处处都给学生巨大的功利压力,你所作出的一切努力都可能付之东流,甚至可能产生“逆流”,因为这样会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   现实之中,学校的“文化”,特别是初中和高中的“文化”,都是一种“应试”的文化,“名次”的文化,这是不争的事实。“离中考还有××天”、“离高考还有××天”、“××考试名次榜”、“前进××名次榜”、“××状元榜”等等。这样一种“催迫”式的、“竞比”式的“应试”、“名次”文化,让学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有一种难以喘气的窒息感。在这样一种文化环境里面,学习效率要想很高,是难以想象的。正因为这种让人感到窒息的“应试”、“名次”文化,才导致了学生自杀,甚至杀他──杀害自己的老师、杀害自己的母亲等并非个别事件的频繁出现。   如何在当前“应试”、“名次”文化的环境中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呢?读下面一篇文章《状元有话说:用纯粹应试的心态去面对高考》(作者徐岸汀,2003年广东省理科高考状元,现就读于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也许对我们有一些启发。   最后一个月,不可能做到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水平。因此最主要的是找出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   语文要强化的东西就是选择题,首先要确定自己的基础知识过关。文言文是可以通过题海战术来解决的。可以找一本全是文言文的练习册,找那种答案附有详细解答和文言文全文翻译的,然后做题。做的时候把自己读不懂的句子划出来,然后研究答案的翻译,争取字字落实,实在搞不懂可以去查古汉语词典。此外一些经典课文,即使不能背诵也要熟读。一天用一个小时来学习古文已经足够了。   英语也得靠做题。如果没时间一套一套地做选择题的话,只做完型填空就可以了。但错题一定要去问老师,搞清楚为什么错。   数学的基本策略就是不去钻难题,要着重攻选择、填空,一个是练速度,一个是练准确度。对于一个数学较好的学生,我的老师曾要求30分钟以内做完选择、填空。对于文科生,放弃最后一题最后一问的话,可以把时间放宽到40分钟。   关于考试心态的问题,我个人的最大体会是,只是把它当作一次考试就可以了,不要去考虑这个考试给你带来什么后果,只是专注于那一份卷子,不要去想分数的含义。只有把高考想得非常纯粹,用一种纯粹应试的心态去面对它,才能考出自己能力上限的分数。   所谓纯粹应试的心态就是说,清醒地认识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是什么“人生的转折点”之类的套话,而是把考试考好。[15]   读这篇文章,给我的启示是:从学生角度说,学习就是学习,不要动不动就与人生理想、前途命运挂起钩来,它们并不是等号关系。这样,太功利了就学不好;考试就是考试,把试卷上的题尽可能做对就行了,不要想这次考不好我又要掉多少名,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又会怎样说我,等等。心无二用,这样,很可能考不好。从老师角度,学生的学习,首先是为了学生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这样,老师自然不会给学生施加太大的压力,只会想办法如何将压力变为动力,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幸福快乐的过程;其次是为了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文化,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形成一定的发展能力等。这样,老师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不能急功近利。只要不急功近利,自然就不会给学生很大的压力了。   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文化,在我们的课堂中尽可能多地引入现实生活   著名的组织行为学者,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转述过一个实验:把六只蜜蜂和六只苍蝇各自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观察的结果是,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蜜蜂较之苍蝇智力要高得多,蜜蜂会筑巢,苍蝇不会;蜜蜂有蜂王,是社会性生物,苍蝇不是。但为什么蜜蜂找不到出口呢?韦克认为,正是由于它们的智力,蜜蜂才灭亡了。蜜蜂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16]。这个实验启发我们,任何线形的、唯一的、简单重复的逻辑训练,都会导致人的视野狭窄,思维局限,结果是导致人的愚蠢。现今应试教育中的这种读书、练习、频考,可以说就是这种训练。   《人民日报》2006年4月24日发表了一篇《“山西的省会在哪里?”》的文章,文章中说,这是上海著名高校自主招生的一道面试题。这样一道题,竟被诸多优秀考生公认为“最难回答的问题”,而且,不知道山西省会在哪里的考生,已同时接到复旦、交大预录取通知。中国的省会城市,其实是初中课本里的内容,也是平时看电视、读报纸稍稍留心就可以知道的。但这样的问题,让人吃惊的是,更广泛的中学生及其家长,都不以为然地认为,这类常识没必要掌握。考生答不出稍有人文色彩的问题,竟然是一个普遍现象。比如,“庄生梦蝶”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众多考生对这个典故闻所未闻,虽经考官再三解释,仍一脸困惑。甚至连“雷锋是谁”,都有考生不明所以。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自然学界和社会学界的科学研究中,是分科的;为了更方便、更深入地学习,学校教学也是分科的。但是,现实社会生活作用于一个人时,是没有什么文科、理科之分的。理科教学之中若能渗透更多的人文材料,渗透现实社会正在发生着的,或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理科”事件,如讲物理中的“力”,从物理学家,特别是物理学史中的“力学”大师说起,从学生坐的凳子、桌子说起,即从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的“力”说起,也许比你直接讲教材的力学公式,仅仅只讲力学公式效果要好得多。文科教学更容易与现实社会联系,特别是政治学科。但是,我们有些政治老师在讲某个政治原理、经济学原理、哲学原理时,不举社会上刚刚发生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极为新鲜的例子,更不举刚刚发生在校园之内,发生在学生之中的例子,而只讲教材上所举几年前发生的例子。这显然是没有“接触社会生活”的结果。   《重返脑筋激荡,数独凭什么流行全球》一文说:“昨天的天才在今天却是傻瓜,这是社会心理学家卡米·斯库勒在研究心理学弗林效应时所做结论的副产品,也就是让上世纪20年代IQ数值居前10%的人,穿梭时光参与80年后的智力测验,20年代的智商数值只能排在当代人50%的大多数人之后”[17]。为什么会这样呢?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信息越来越发达,人们之间交往越来越频繁的结果。美国著名畅销作家史蒂文·约翰逊在他那本《坏事变好事:大众文化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一书中说,电视、游戏、互联网和电影,构成了媒介与大众文化对全体人类智商提高的科学力,在过去46年内美国人的智商提高了13.8%。也就是说,美国人因为接触了“大众文化”平均每年智商能提高0.2个百分点以上[18]。可惜的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有电视不让学生看,课外的书籍不让学生读,除了教材还是教材,除了作业还是作业,除了考试还是考试。所以,这样从学校出来的学生,你怎么让他们知道“山西的省会在哪里”?“雷锋”也与他们“无干”,他们当然也就不知道啊!他们除了“梦”见高考外,难道还会有其他的“梦”吗,没有其他的“梦”,他们当然也就不知道“庄周梦蝶”了嘛……。这样一来,卡尔·韦克的“六只蜜蜂”,在这里也就真可能变成N个学生了。当然,真出现了这种结果,既是可悲的,更是危险的!   上述六种方法,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一个方法系统,它们之间虽有主次之分,但不宜分割,不宜孤立地对待和应用。   尽可能创设真实的学科情境,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学习,是这一方法系统中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有效地学习,都不能离开真实的问题情境,否则,学生就无法理解,或者,只能死记硬背。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设置中心问题,让学生始终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学习,是这一方法系统中的核心。任何有效学习,一定是要认识、理解和解决某一个或数个问题的。   让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可以终生受益。教是为不教。这是这一方法系统中的关键。将外在的学习压力变为了内在的学习动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要过了这一关,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学习问题了。   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差异性的教学问题和细节,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使每个学生都可能有最大的收获,这是这一方法系统中的“结果”追求,是有效教学的具体表现。   不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让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没有太强功利目的的状态下学习,是这一方法系统中的“技术”保障。不然,一旦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就不好办了。   不死扣教材,不成天考试,不局限于教室,让学生既能眼观黑板,又能耳听窗外;既能检验即成的学业,又可以发展自己的独特兴趣;既身在教室,又胸怀天下;既读教材,又尽可能多地接触大众文化等等,是这一方法系统中的“源头活水”。见多才能识广,触类才望旁通……   将这六个方面的方法具体灵活、科学合理地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会有效,就一定会高效,就一定会多效!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lishi/194701/

基础教育是指哪个阶段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