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小组合作要求]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应用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要求]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应用

  一、教师引导,鼓励参与
  小组合作优势能否发挥,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体现出教师的管理水平。在小组讨论或调查时,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如笔者在讲授《地球仪》这节课时,发现学生对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知识难以理解,所以在小组讨论前笔者就明确了讨论的具体内容和提出了学习方法建议。学生在读书、读图、观仪、画图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并逐个讨论解决。在指导全班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提炼与应用时,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指导者。教师可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中,促进各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此时教师的角色又变为促进者和合作者。
  二、精心分组,明确分工
  学生参与合作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而合作的实效性才是合作学习的目的。
  (一)巧妙分组,优势互补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思考,哪一种合作形式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均衡型。
  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基本原则,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间水平相当,相对公平,利于竞争。小组成员之间可取长补短,互帮互助。这是目前地理课堂上用得比较多的分组方法。
  2自主型。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自由搭配,寻找合作伙伴。课后学习任务布置用这种自主型小组合作效果较好。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缺点,在具体课堂教学时若学生的自控力不强,讨论时容易偏离主题,甚至讲废话,导致合作任务不能有效完成。
  3任务型。
  这种方式主要是结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特点进行分组,如以问题讨论为主的讨论式分组,以读图为目的的同桌互助式分组,以知识竞赛为目的的竞赛式分组,以地理专题辩论为主的辩论式分组,等等。
  (二)灵活管理,明确分工
  1明确组内分工。
  组内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注重培养组内成员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成员的分工一定要明确。可设小组长1名,还可设纪律组长、学习组长、监督组长等职位。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和相应的责任,每个学生在课堂内外都有事情做。
  2组内动态管理,组间开展竞争。
  小组分好后,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令小组成员产生凝聚力,培养其团体意识,这样有利于进行定期评价。各小组之间开展竞赛,评价采用小组竞赛得分制的方式。
  3健全组内帮扶机制。
  根据组内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发展、性格特点等结成组内帮扶对子。在评比时,根据被帮扶者的进步表现,给予加分奖励,并作为小组成绩评比的重要指标。
  三、评价科学,激发潜能
  科学合理的评价,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评价结果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上,在于“发现闪光点、激励自信心”。
  (一)结合三维目标进行评价
  要随时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给予必要的、及时的、适当的鼓励。指导性评价要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一次性的、部分内容或项目的评价。要把评价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对学生的答问、演讲、演示、绘图、读图与分析、观察与观测、调查、制作等各种活动都进行评价,使评价过程变为教育过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要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予以考查和评价。如《地球仪》这节课,笔者设计的评价内容既有学生对经纬线和经纬度等知识的理解情况,也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及“动手制作地球仪的能力”。评价重点除了通过仔细观察,整理归纳知识结构,还有在合作活动中体现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
  (二)重视自评互评,多元评价
  评价方法应体现多元化,有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其中教师评价要依据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各小组的整体表现情况,个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探究能力和成果及其作业水平,从而对每个学生给出一个总体评价。笔者结合初中地理《地球仪》一课,设计了学生互评量表、自评量表。学生互评量表从学习态度认真,能主动参与;能认真负责地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在互动中表现积极,贡献突出;能主动帮助其他组员完成任务等几个方面考量。合作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则是一种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有利于实现高效地理课堂。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52197/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