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文言文读法_史传类文言文读法指导

守株待兔文言文读法_史传类文言文读法指导

  作者:杨庆华

  【情景回放】

  (课间。)

  生(佳敏和莎莎):老师,请问这道题?(生递过来一份练习《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问“‘上下其手’后来成为一个成语。从文中内容判断,请说说这个成语的含义。”)

  师(读文):这篇文章大概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是篇写人叙事文章——“皇颉”(颉)、“公子围”“王子围”“围”、“穿封戌”、“伯州犁”,这几个词在文中反复出现,初步判定是专有名词,要么是人名,要么是地名,而专有名词是不需要翻译的——

  生:老师,您就告诉我“上下其手”的意思就行了——

  师:那你查查成语词典或者看看答案不也一样吗!你清楚题目里“从文中内容判断”这个要求吗?,直接告诉你什么意思是没有意义的——

  (上课铃响——问题尚未解决。)

  【授之以渔】

  说实话,在语文学科日益被漠视的情况下,能有学生问问题是让语文老师十分欣慰的事情,并且佳敏和莎莎还不是本班的学生。但从上述案例中的师生交流过程看,学生的发问仍是就题论题,可见其语文学习是不得要领的。至少可以说,她们对这类问题(即“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本质认识还不够深刻。

  解答类似问题有个基本前提,就是首先要“读懂”该课外文言语段,这是必须的。学习实践中,尤其是学业检测中,同学遇到的课外文言文语段大多是一些浅易的以写人记事为主的经典片断。关于这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我市《2014年中考复习指南(语文)》“考试说明”中的考察指向更为明确“文言文阅读材料不限于教材选用篇目,重点考查学生对常见实词词义、常见虚词用法的把握,对句意理解和对文章把握的能力,并能对人物及事件进行简单评价。”

  事实上,上述案例所述问题题干中的提示信息很明确“从文中内容判断”,那么不读懂文本内容又何谈“含义”呢!可能有很多同学会这样说,“文言文,又是课外的;考试的时候更没有工具书,那我们怎么能读懂呢?”其实,不难!下面也是我写给两个学生的解题方法——[NextPage]

  阅读课外文言文,首先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坚信文言文并没有那么难,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解决问题;其次要摆脱思维上的定势,牢固树立没有“翻译”也能读懂文言文的观念(可能很多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教读文言文时会先行发放翻译,这样的“潜移默化”给很多同学造成了心理上的依赖);第三,也是最关键的,经过规范的科学的训练,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高效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这里仅以案例所述试题为例,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读懂课外文言文语段的方法——调动积累,联系语境,合理揣测,明了问题,大胆表达。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揣测”。所谓“揣测”,当然并非凭空猜想,主观臆断。那么“揣测”的依据是什么呢?依据的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积累,依据是《课标》要求的基本篇目阅读积累,依据的是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体验。事实证明,学习生活积淀越丰厚的同学解答此类问题的能力就越强,换言之,多读多练过程中形成的文言文阅读语感是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的一大法宝。

  读懂“上下其手”,我们首先需要调动,并可以调动的积累有哪些呢?

  ——细心的同学能发现,它出自《左传》。关于《左传》我们不陌生,我们学过《曹刿论战》。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左传》的艺术风格,它善于叙事,精于剪裁,重点突出,富有故事性;还善于选取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行动和细节来刻画人物,显现历史人物的生动形象。

  ——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常用实词与常见虚词;常见的词法句法,如通假、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以及倒装、省略、判断等基本句式。

  ——当然,也包括基于我们生活常识的逻辑判断。

  联系语境,开始“揣测”:

  (1)“揣测”大意。篇首“二十六年,楚侵郑。”很好懂,文本叙事背景是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是楚与郑,由“侵”可知,楚强郑弱,战争态势可先行判定——楚攻郑守,战争结果可先行假定——楚胜郑败。再看下文的叙述方式,是典型的“左传风格”,以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问答双方是“伯州犁”与“囚”。“囚”是谁呢?

  (2)“揣测”关系。专有名词可不译。“二十六年”、“五月”为时间,可不译。“皇颉”(颉)、“公子围”(王子围、围)、“穿封戌”、“伯州犁”,这几个词在文中反复出现,初步判定是专有名词,联系上下文,由“戍”、“曰”等常用实词,以及“子为……,……贵介弟也”、“此子为……,……县尹也”等两个判断表述,可判定此四者皆为人名。他们的国别身份如何揣测呢?由“郑皇颉”可知,“皇颉”为郑将,郑败则沦为“囚”;再看未断句“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中“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三个人名相邻,其间只有一个“囚”了,可判定此“囚”非彼“囚”,此处应用作动词,当是“穿封戌囚皇颉”,即“楚将穿封戌俘虏了郑将皇颉”;伯州犁“问囚”称,“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由此可知伯州犁为楚臣,“围”是楚公子,楚王之弟。[NextPage]

  (3)“揣测”印证。试译人物较集中的语句,验证“揣测”是否合理。“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断为“(皇颉)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意即“(郑国的皇颉)出城与楚军交战,吃了败仗。穿封戌俘虏了皇颉,公子围同穿封戌争夺起来(谁俘虏了皇頡)”。于是才有了下文的伯州犁“问囚”评判。这是讲得通的。

  (4)“揣测”语汇。可能最难理解的是“正于伯州犁”中的“正”一词。“单音变双音”,“正月”、“正常”、“公正”……,都不合适,这种情况下,通常可假定其为“通假”,加之“正”在介词“于”前,“正”应当是动词,“同证,公证”,穿封戌与公子围之间的俘虏之争到伯州犁处来求得公证是不是很合理呢?讲得通就是正确的!

  (5)“揣测”人物。以上“推定”合情合理,但仍解决不了“‘上下其手’后来成为一个成语。从文中内容判断,请说说这个成语的含义。”这个问题。为什么呢?首先这个问题涉及到“上下其手”的语境义,文中是谁在“上下其手”,为什么“上下其手”,“上下其手”的结果如何?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了解整件事的过程,准确把握文中那个“上下其手”的人物形象,才能准确阐明成语“上下其手”的含义。“上下其手”的是伯州犁,怎样理解这个人物形象呢?文中刻画这个人物的办法是语言(与皇颉的对话)描写与动作描写(“上”、“下”)。伯州犁高举着手介绍公子围,“这位是我们楚王尊贵的弟弟”;垂下手指着穿封戌对皇颉说,“这是穿封戌,方城外小小的县官,到底是谁俘虏了你?”伯州犁“请问于囚”的评判主张看似公正,但是其“上下其手”的夸张动作、偏袒倾向明显的话语极具暗示性,身为“囚”(俘虏)的皇颉自然心领神会:“我是碰上王子才打了败仗的。”这里的伯州犁显然是在耍弄手段,偏袒权贵,排斥异己而不惜颠倒黑白。

  至此,问题的解决已然是水到渠成,只需针对问题,“大胆表达”即可:所谓“成语”,是古人给我们后人留下的一笔巨大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现代汉语中我们多用它的本义之外的或褒或贬的引申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此处即为借楚臣“伯州犁”的“上下其手”来比喻现实生活中那些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人或事。

  佳敏并莎莎同学,希望老师的解答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附原文

  二十六年,楚侵郑。五月,至于城麇。郑皇颉戍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正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囚。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参考译文】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入侵郑国。五月,(楚军)攻到城麇。郑国的皇颉驻守在城麇,出城与楚军交战,吃了败仗。穿封戌俘获了皇颉,公子围同穿封戌争夺俘虏,于是请伯州犁公证是非。伯州犁说:“让我问问这个俘虏吧。”于是就叫俘虏站住。伯州犁问道:“我们争夺的,是您这样贤明的人,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伯州犁)高举着手(毕恭毕敬地)介绍:“这一位是王子围,是我们国君尊贵的弟弟。”伯州犁又垂下手(不屑地指着穿封戌)说:“这个是穿封戌,是方城外的(小)县官。(你看仔细了,)是谁俘虏了您?”皇颉说:“我是碰上王子才打了败仗的。”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20718/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