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朗诵]经典文章的“新”

[经典文章朗诵]经典文章的“新”

徐志耀
  
  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教材中经典的经典,通过我们自己的教学及听课已经把文章的字句反复咀嚼过多遍,每上这两课前都觉得无“新”可言了。但本学年市教研室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在经典文章中上出新意来,而《春》就在其中。那么经典文章的“新”应当出在何处呢?
  
  袁源老师在我的博客中的留言“一切为创新而创新的创新,肯定没有价值。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虽然学生只是第一次学习,但老师因文制宜,本身就在不断创新。要知道文章是有生命的,是有个性的,届届学生更是与时俱异,教法自然会不同”可谓一语点破了创新的实质。创新就是用最适宜学生的方式来展现文章的“生命”及“个性”,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创新。前不久,有幸看到袁老师的博文《别有“春”意在此间》,记述了她在伯乐中学所听王芳老师所上的《春》的感受,袁老师点评“王老师对《春》一课,由景到人的深入揣摩,给学生以开阔的视角,深切的体悟”,我觉得就是对她上面所提到的创新的最好的诠释,说明创新的根本就是充分启发学生来理解、感悟文章的美。而我市科利华中学王跃平老师在她的讲座《现代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举隅》中认为真正优秀的课堂设计是“用学生的水推动老师的舟,用老师的舟摇动学生的水”,通过“援疑质理,唤起学生的学习期待”。这些名师的指导点明了创新的本质,为我的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觉得一堂课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是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的前提,而这个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或者如王老师在讲座中所说是否“关注学生预习时的兴奋区及思维盲区”则是课堂成败的关键。那《春》与《济南的冬天》的目标是什么?我觉得不是朗读,或者说不完全是朗读。因为朗读只是一种手段,有感情的朗读是检测学生理解的手段,绝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更何况这两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均不适合全班学生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地朗读。我觉得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最主要的目标是学会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物的特征,表达自己的情感。现在的学生不缺乏情感,也能表现情感,但他们缺少的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方法与手段,这就是学生的“思维短板和瓶颈”。
  
  明确了目标之后,我设计的开始就是先明确文章的核心。在《春》第一课时我就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用一个词来概括文章的内容,我最终选择的词是“活力”,而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就是启发学生去赏析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现春之“活力”。我借用了王老师的创意,但根据实际进行了调整。我要求学生每人收集五句描写春天的诗句或十个描写春天的词语,然后将学生的收集进行归纳整理,再出示这些诗句与词语,略作解释,让学生从中选择一句诗或一、两个词来给每幅画面命名,在第二课时开始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讨论一下决定用什么名给段落命名,再由我来点评。
  
  以下是我归纳的学生们收集的诗句及词语: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青箬笠,碧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夜好春风,新花一万枝。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杏花春雨、和风细雨、风和日丽、清风拂面、春风习习、春风送暖、春风拂面、春风细雨、柳暖花香、姹紫嫣红、百花争艳、争奇斗艳、桃红柳绿、绿草茵茵、芳草萋萋、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春雨绵绵、春山如黛、春山如笑、春江如练、春意盎然、万木竞秀。
  
  下面我节录这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春草图:
  
  师:我发现你们组与其它几个组都选择了“绿草茵茵”这个词来形容春草图,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觉得这个词最能体现出春天草茂盛的样子。
  
  师:那你们为何不选择“芳草萋萋”,不也是茂盛的意思吗?
  
  生:“萋萋”这个词我们最觉得可以联想到“凄凉”,觉得不适合这一段的情感。
  
  师:那这一段充满了什么样的情感?你们怎么读到的?
  
  生:快乐、高兴。“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都是快乐的。
  
  师:是写草的吗?
  
  生:是写人的。
  
  师:写人写得充满活力,与写草有什么关系?
  
  生:衬托出了草的活力。
  
  师:这是侧面描写。文中有没有从正面写出草的活力?
  
  生:“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师:哪个字最能体现活力?
  
  生:“钻”,用了拟人的手法。
  
  师:为什么?不能用“长”或者“冒”吗?仅仅是为了体现拟人的修辞吗?“钻”强调了什么?要靠“钻”说明上面的土地怎么样?
  
  生:土层还给小草的生长造成阻碍。
  
  师:因为此时“春天的脚步”只是“近”了,冰冻的泥土还没有完全解冻,所以小草需要“钻”出来。而小草能够“钻”出来,恰恰表现了它的活力。“偷偷”一词又说明了什么?
  
  生: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长出来的。
  
  师:对,这种感受正好与上面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相似,而当诗人发现小草出现时,心情一定是怎样的?
  
  生:欣喜的。
  
  师:所以这里我们同样也可以读出作者欣喜的心情。这种喜悦来自地对春的活力的欣赏,来自于对春的到来的盼望。这种心情还在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
  
  生:“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
  
  师:对,“茵茵”这个词本身也会给人一种柔软的感觉。诗句“燕草如碧丝”同样描绘这种感受,这就是这就是春天初生的小草的特征。
  
  你们试着读一读,是否能读出这种柔软的感受?(学生自读,再由单个学生读,强调一下读“钻”与“嫩嫩的,绿绿的”等词语的区别,再由学生自由读)
  
  片断二——春雨图:
  
  师:我发现你们与上一个组一样,也选择了“润物细无声”这句诗来概括春雨图。我觉得这一句选的很好,因为这一句诗表现了春雨的三个特征:“润物”、“细”、“无声”。而在课文中,你们发现作者描写了这三个特征吗?找出来。
  
  生:“细”表现在“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三个句子是排比句,用的三个比喻都表现出“细”。
  
  师:“细”的确是春雨的一个特点,因为“细”才使人不会有被雨打湿的苦恼,反而充满了快乐。正如书下注释所写的“沾衣欲湿杏花雨”,投影上的诗句“斜风细雨不须归”。但这三个比喻仅仅传达出了“细”这一个特点吗?
  
  生:“牛毛”密。
  
  师:“燕草如碧丝”,给人以柔软的感受。这里描写春雨如“细丝”除了柔软,还有什么?
  
  生:轻柔。
  
  师:我用四个总结“细、密、轻、柔”。(学生试读这一句,要求读出轻快的感受)
  
  生:“润”体现在“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师:“树叶儿”真会绿到“发亮”吗?小草儿真能“逼你的眼”,让你的眼睛都睁不开吗?是它们的色彩如此亮吗?
  
  生:夸张,表现了在春雨的滋润下树叶儿、小草儿旺盛的活力。
  
  师:前文春风图写各种美好的气息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里春雨就滋润了树叶与小草,使它们的活力在这个美好季节完全展现了出来。所以有诗句说“天街小雨润如酥”,酥就是牛奶,春雨就是这样给小草带来了活力。(学生试读这一句,要求读出春雨的活力)
  
  生:“安静而和平的夜”和“在雨里静默着”表现了“无声”。
  
  师:此时有的人回家了,灯亮了,但还农民们还在干什么?
  
  生:工作
  
  师:他们为什么如此努力的工作,天黑了,下雨了还不回家?
  
  生:春天的时间宝贵,他们抓紧工作。
  
  师:对,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他们在为未来而努力工作,在他们的身上同样充满着活力。那么,他们在平静中期待什么?
  
  生:美好的收获。
  
  师:所以,尽管平静,尽管“无声”,但其中酝酿着希望,包含了美好的憧憬与期待,春天就在这份憧憬与期待中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生机勃勃。而作者在下文就紧接着写了人们如何迎接春天。(试读这几句,要求读出期待来)
  
  我的方法主要是模仿王芳老师的方法,东施效颦,贻笑大方。我在上课时扣紧“活力”一词展开分析,启发学生品味“活力”的含义。同时,我注意了文章前后呼应的地方,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内容,主要是帮助他们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活力”这一特征描述春天的。我注意到本文与《济南的冬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者在描写中尽管展现了不同的画面,但围绕了一个主要的特征来进行描写,因此在文中处处都可以发现呼应之处。通过引导学生赏析这些地方,就可以使他们得到一个完整的印象。
  
  而我觉得《济南的冬天》一课与《春》最大的不同在于情感,《春》洋溢着喜悦、欣喜的情感,而本文更多的则是作者对济南的怜爱之情,而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小”字上,我在课堂上对文章的解读就从“小”字开始。我首先注意到“温晴”一词可以使人联想到“温暖”“温馨”“温柔”“温和”以及“多情”,这一点我市锁中的蒋国银老师在他的教学设计中有非常精彩的展示与分析,而我觉得正是作者在文中频繁出现的“小”字具体展现了“温晴”的这些含义,体现出了济南的冬天这一最主要的特征。我在上课时就先让学生围绕“温晴”一词联想相关的词语,再让学生在文中去发现能够体现出“温暖”“温和”“温柔”“温馨”“多情”等词语的语段。
  
  在具体分析课文时,我要求学生给每一段分层,细致地体会作者笔下济南冬天的山与水的特点:“小山”“小摇篮”不仅给济南带来了温暖,本身就具有温和的情感;“小雪”与“微黄的阳光”“微微露出点粉色”呼应,让人们感到了小山的“秀气”,也让人联想起了多情的小姑娘;“小村庄”“小水墨画”同样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小”给人精巧细致的感受,如同最后一段中的“小团花”“小灰色树影”及“蓝水晶”。而频繁出现的“小”让我们感到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怜爱、珍惜的情感。这种情感贯穿了全文,是全文描写的核心所在。扣紧“小”字来品味字句与修辞,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更易接受。
  
  课后,我安排学生写一篇有关秋天的小作文,要求学生选择他所认为最能代表秋天的景物进行描写。下面是我从学生文章中节选的一些句子:“一阵秋风扫来,一大片、一大片的落叶便纷纷落下,像蝴蝶起舞,又如舞蹈演员在空中轻盈地旋转。当枫叶的颜色是火红火红时,当你站在它的树枝下抬头仰望时,你仿佛看到了一片星空,每一片枫树叶都是一颗在宇宙中燃烧着的星星。一片片枫叶变得红艳艳的,远远看去,像一团火在燃烧,又像大片大片的晚霞。红红的高粱高举着火炬,把秋天的田野烧得通红。枯黄的叶子在天空中落下时,像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落在地上的叶子,慢慢地堆成一座金色的小山。”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这两篇经典文章时的一些感受,供各位老师参考批评。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124767/

经典文章大全 经典文章的优美段落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