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改进建议_实验改进两则(瓶吞气球,动势能转化)

实验改进建议_实验改进两则(瓶吞气球,动势能转化)

  一、就地取材,降低“实验成本”

  在八年级下册学习大气压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教材中通过给装有水的易拉罐加热,用面团堵住罐口,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后看到易拉罐变形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该实验虽然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罐口堵得不严而漏气,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如果带了几个平行班,做完一次实验,易拉罐已变形损坏,这需要提前准备好几个易拉罐。大冬天,寻找易拉罐是不太容易的。若改为“覆杯实验”,学生总将注意力停留在“水把杯子吸住了!”如果用“瓶吞鸡蛋”实验,做完一次实验要把鸡蛋取出来也是不容易的。

  教学中,我演示了“瓶吞气球”实验———取一个广口瓶和一个气球,向气球里边吹气,让它比瓶口稍大一些,然后用细线扎紧。将点燃的纸条放进瓶中,用气球封口。

  此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气球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瓶中的过程。该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气球是被它周围的空气压进了瓶中(这样容易理解大气压的存在),而且,我们只需拉住细线,将气球拽出来,又可以重复进行下一次的实验。

  二、“慢动作”呈现实验过程,便于学生观察

  九年级上册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让学生观察单摆,分析摆球在最高点、最低点的动能、势能大小,从而认识其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实际操作中,由于摆球摆动周期较短,因此摆球在到达最高点时停止的一刹那并不容易看到(这样不容易理解摆球到达最高点时动能为零),而且摆球在来回摆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并没有姣好地反映出来。

  教学中,我用了一辆玩具汽车(质量大一些)和一段U型斜面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让小车从斜面一端释放,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并且逐渐加速(为了让学生看清车速变化,我将车轮分割成三个扇形,并涂上不同的颜色),当小车冲上另一面时,车速明显减缓,而且到达最高点时,可以看见小车停止的瞬间。整个过程不仅可以通过车速、高度的变化反映动能和势能变化情况,而且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wuli/360095/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