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化学家|世界著名化学家<二>

中国著名化学家|世界著名化学家<二>

查比尔•伊本•赫扬  

           Jābir ibn Hayyān(约721~约815),阿拉伯著名炼金术士和医生。在拉丁文文献中称他为格伯。约721年生于图斯(今在伊朗),约815年卒于库法(今在伊朗)。他的学术思想渊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元素学说,但这一学说未能使他完全满意。他特别重视对硫和汞的研究,提出了凡金属皆能由硫和汞按不同比例而组成的炼金学说。他一生从事炼金术和医学研究,做了大量实验,企图实现将普通金属转变为贵金属。他注意实验技术的研究,改进了古代的煅烧、蒸馏、升华、熔化和结晶等方法。著有《物性大典》、《七十书》、《炉火术》、《东方水银》等,内容涉及哲学、神学、医学和自然科学的各学科,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和实践。例如,其中介绍了金属、矿物、盐类等方面的知识,记载了硝酸、王水、硝酸银、氯化铵、升汞等制法,并首先引用了碱、锑等化学术语。他的大量著作(包括许多冒名的拉丁文著作)传入欧洲,对中世纪欧洲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一直流传到18世纪近代化学开始时(见阿拉伯炼金术)。


 

阿维森纳    

         Avicenna (980~1037)阿拉伯著名医生和自然科学家。原名伊本•西拿。980 年生于布哈拉附近的哈梅森(在今苏联乌兹别克),1037年 6月卒于哈马丹(在今伊朗)。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博学多闻,成为中世纪伊斯兰世界医术高明的医生和知识渊博的学者。曾受聘于几个穆斯林的统治者。

  阿维森纳研究了医学、哲学、文艺、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领域。他是亚里士多德学说的拥护者和传播者,他摈弃古兰经关于死者复生的信条,反对当时盛行的占星术的谬论,坚决否定炼金术士宣扬的关于金属演变的说法。他具有丰富的
化学知识,熟悉化工手工艺,广泛使用化学物品治病。他的一生著述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医典》,后被译成拉丁文及欧洲其他文字多次出版,被长期传播和引用,成为医药学的经典。该书是百科全书式的文献,其中的药物学部分介绍了760多种药物的性能和用途。书中有大量化学方面的知识和论述,包括作者对矿物组成和金属组成的看法。他把矿物划分为岩石、可熔物、硫和盐四类;认为金属由硫、汞及决定金属本质的其他成分组成,汞是金属的精英,硫使金属外观有可变性。

 

帕拉采尔苏斯   

         Paracelsus (1493~1541)真名为 Philippus AureolusTheophrastus Bom-bast von Hohenheim。瑞士化学家、医学家、自然哲学家。1493年11月10/14日生于艾恩西德伦。 1541年9月24日卒于奥地利苏尔茨贝格。帕拉采尔苏斯是他约在1529年自取的绰号。

  他自幼得到其父(医生)的教育,学习了矿业学、矿物学、植物学和自然哲学。后又受教于一些著名主教。1514年后,在奥地利和中非的矿山中担任外科医生。1527~1528年间,一度担任巴塞尔大学医学教授。
他对医学和炼金术都相当熟悉。他认为可以把炼金术表述为将天然的原料加工成为适合某种新要求的、对人类有益的任何过程。这是一个包括所有化学工艺和生物化学工艺的定义。例如,工人将矿石炼成金属,厨师用肉类、麦粉做成食物,药剂师从天然矿物和植物中提取出药物都是炼金术,甚至人的消化过程也可视为一个炼金过程。


        他在化学理论方面,认为构成各种物质的是三种要素,即“水银”、“硫”和“盐”。但他并不认为它们是构成万物的三种物质元素,而强调它们是比实物抽象得多的物性要素,决定着物质的性质和形态。“硫”是易燃性的要素或灵魂;“水银”是液体性和金属性的特征;而盐决定物质的固体状态,表现出固定性的、聚集性的和沉积性的状态。按照他的这种见解,木柴燃烧时,冒出的火焰是硫的体现,挥发掉的是水银要素所衍生,留下的灰烬则是盐的体现。


         帕拉采尔苏斯认为一切物质都是活体,并且都在自然过程中趋于完善,而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目的,可以加速或改造这种过程。例如,人们能够调整*金属体内失调的硫与水银的比例,使之“健康”、完美而变为贵金属。关于人体,他认为小宇宙(人体)与大宇宙是极相似的,其本质与万物一样,都是一个化学体系,由三要素所控制,医生的任务就是使失调的人恢复人体内三要素的平衡,他力主采用矿物药。
帕拉采尔苏斯和他的弟子们通过对矿物药剂的制备和性质、疗效的研究,探讨了许多无机物的分离、提纯手段,进行了一些无机合成的实验,总结了它们的性质,做了分类。他们在这些研究中逐步清除了很多炼金术的神秘色彩,丰富了人们的化学知识,带动了很多医生研究化学。他本人就区分过白矾和胆矾,研究过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描述过铁和硫酸作用而产生某种气体,通过冷冻法浓缩过葡萄酒。帕拉采尔苏斯从根本上改变了医学和化学的发展道路。

[NextPage]

阿格里科拉  

         G.Georgius Agricola (1494~1555),德意志矿物学家兼医生。1494年 3月24日生于格劳豪,1555年11月21日卒于开姆尼茨(今卡尔•马克思城)。1517年毕业于莱比锡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在萨克森茨维考市立中学任教,1520年任该校校长。1523~1526年到意大利的费拉拉、威尼斯、帕多瓦等大学学习医学和化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的兴趣转向矿物学,试图通过研究矿工们的职业病把矿物学与医学联系起来。1527年在约阿希姆斯塔尔的一个采矿中心进行医学实践和采矿冶炼调查。1531年后他到采矿业更发达的开姆尼茨,深入矿区,广泛调查研究,于1546年被选为该市市长。


          阿格里科拉详细地考察了采矿、冶金及与此有关的化学问题。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矿石的性质》和《坤舆格致》。前者发表于1546年,全书共10卷,论述了各种矿物的特征、性质、分类、冶炼技术和矿冶设备等。后者在他死后的第2年出版,全书12卷,是一部系统的矿物学和早期的应用化学巨著。书中对矿产地质、探矿、采矿、选矿、冶炼、分离金属的方法等作了系统的论述;在第9~12卷中集中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其中对金、银、铜、铁、锡、铅、汞、锑、铋等金属的制备、提纯和分离过程作了精采的描述。全书体裁新颖,内容充实,用语简洁生动,并附有精美插图,成为当时矿冶技术家必备的手册,也是16世纪化学文献的代表作之一。

海尔蒙特  

          J.B.vanJan Baptist van Helmont (1580~1644),比利时化学家。1580年1月12日生于布鲁塞尔,1644年12月30日卒于维尔福德。学生时代曾攻读美术和医学,1609年取得勒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最后致力研究化学。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用于化学试验。他是炼金术向近代化学过渡时期的代表性人物,认为元素可以转换。他通过萜类定量分析试验证明,金属溶于酸中并不消失,而且可以复原。他首先把“气体”一词(根据希腊文chaus)引用到化学中来;他还鉴定出二氧化碳并区分蒸气和气体。他认为物质的最基本元素是水,其次是空气,并做过一个化学史上有名的“柳树实验”:在盛有200磅干土的瓦罐中,栽上一棵5磅重的柳树苗,罩上瓦罐后只用水灌溉,5年后树和落叶总重169磅3盎斯,干土只少了2盎斯。他误认为柳树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不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他认为胃和肝以及身体其他各部分都有特殊的酵素,它们引起消化和其他生理变化。他的酵素概念同近代的酶学说相类似。他的主要著作有《论石》等。

[NextPage]

丁绪贤

         丁绪贤丁绪贤(1885~1978)中国化学家和化学史学家。安徽省阜阳县人。1885年10月11日生。1978年6月20日卒于浙江省杭州市。1904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校学习。1909年赴英国留学,1914年获伦敦大学化学系荣誉学士学位,1916年回国。曾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中央大学、东吴大学、广西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化学教授。

  丁绪贤是中国讲授和研究化学史的先驱之一。所著《化学史通考》(1936)是中国第一部化学史专著。他还是中国半微量定性分析化学最早的倡导者和推广者,译有《半微定性分析》(1947)和《试验金属及酸根用有机试剂》(1949)。1917年他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发起成立了“理化学会”;并于1919年创办了《理化杂志》。它们是中国近代较早的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


赵承嘏


         赵承嘏(1885~1966)中国植物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1885年12月11日生于江苏省江阴县,1966年8月6日卒于上海。1910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12年在瑞士工业学院获硕士学位,1914年在日内瓦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二年。1916年赴法国罗克药厂任技术员和研究部主任。1922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化学系教授,协和医学院医学系教授兼代系主任。1932年创建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兼所长。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药物化学研究室主任。1953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成立后,任该所研究员兼所长。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


            他长期从事植物化学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独到的分离方法,是中国应用科学方法进行中草药研究的先驱者。他和他的学生系统地研究了雷公藤、细辛、三七、贝母、常山、防己、延胡索等30多种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得到了许多新的生物碱结晶,供药理研究和临床使用;并建立了系统研究、整理祖国医药的一套科学方法。早年在法国从事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生产工艺方面的研究和设计,曾获得专利。在中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


王琎


         王琎(1888~1966)中国化学家和化学史学家。字季梁。原籍浙江省黄岩县。1888年1月7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1966年12月28日卒于浙江省杭州市。1907年考入北京译学馆学习外语。1909年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美国库欣学院和里海大学,1914年获里海大学学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湖南工业专门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化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934年赴美进修,在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任研究员,1936年获该院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四川大学教授,浙江大学理化系教授兼系主任、师范学院院长、理学院代理院长及杭州大学教授等职。他是中国科学社及其《科学》期刊的创办人之一,20年代曾任该社董事及《科学》杂志编辑部主任。他是中国化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并任该会首届常务理事。


          王琎专长分析化学和化学史。1923年分析五铢钱的化学成分时,首先对分析方法的准确度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1927年关于南京饮水问题的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有关水质分析的研究报告。在化学史方面,他是用近代分析实验方法与历史考证相结合来研究中国化学史的开拓者,在通过做古钱分析来研究中国古代冶金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解决了五铢钱的化学成分、的化学成分和中国用锌的起源等问题。著有《中国古代金属化学及金丹术》(1955),译有《定量分析》(上册,1955),主编过高等学校《分析化学》试用教材(上、下册,1958)。


侯德榜


         侯德榜(1890~1974)中国著名化工专家,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字致本,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闽侯。1974年8月26日卒于北京。早年曾学铁路工程,在津浦铁路工作,后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高等科学习,毕业后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化工。192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同年应范旭东之聘,任塘沽永利制碱公司技师长。当时索尔维法的生产技术为索尔维集团垄断,对外保密。侯德榜于1922年回国,经长期潜心钻研,永利碱厂终于冲破封锁,1926年6月生产出洁白的纯碱,产品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1935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年会为表彰侯德榜对祖国工业的卓越贡献,公推他为第一届金质奖获得者。1934年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曾在江苏省六合县卸甲甸(今南京市大厂镇)兴建硫酸铵厂,即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宁厂(见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由侯德榜负责技术工作。他引进美国氮气工程公司的先进技术,亲自选购设备,监督施工,培训人才,于1937年2月投产,陆续生产合成氨、硫酸、硫酸铵、硝酸等产品,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氮肥厂。

        1938年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内迁四川,在乐山五通桥建立川厂。川厂用地下盐卤为原料,采用索尔维法制碱成本高,为购买德国蔡安法制碱专利,他曾去德国考察,但因技术封锁,未果。侯德榜回国后决心自己开发制碱新工艺。1938~1941年,先后在香港、上海和美国纽约进行试验。1941年,联合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新工艺初步获得成功。同年3月15日经范旭东提议,将新工艺命名为“侯氏碱法”。至1943年完成了从合成氨开始的联合制碱流程。1943年中国化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上此法获“中国工程学会一届化工贡献最大者奖”。自1953年起在大连对此法进行中间试验,1964年实现工业化,命名为联合制碱法。1958年,为打破国外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及迅速增加化肥产量,他又创建了碳化法生产碳酸氢铵的工艺。

       侯德榜有愤于帝国主义者的技术垄断,1932年将多年研究心得写成Manufacture of soda(即《纯碱制造》)一书,1933年在美国出版,将保密达70年之久的索尔维法制碱技术公诸于世,为中外学者所共钦,1941年修订,1942年再版,1948年曾译成俄文。1959年,他又结合中国资源情况进行修订补充,并增入他创造的联合制碱法内容,用中文写成《制碱工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由于侯德榜在制碱工业上的成就,在世界享有盛誉,曾先后受南非邀请考察制碱条件,受巴西邀请勘察碱厂厂址,印度达达公司曾聘他为顾问,指导其碱厂的技术改造。1949年以后,侯德磅历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重工业部化工技术最高顾问,化学工业部副部长等职。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中国化学学会及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43年被聘为英国化学工业学会名誉会员,是当时世界12位名誉会员之一,曾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及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化学工程学会、美国机械学会荣誉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终身荣誉会员。

[NextPage]

吴蕴初


        吴蕴初(1891~1953)中国化工实业家。原名葆元,1891年9月29日生于上海市嘉定县。1953年10月15日卒于上海。1911年毕业于上海兵工学堂化学专业。曾任汉阳铁厂化验师,汉阳兵工厂制炸药课课长、燮昌火柴厂工程师兼厂长,上海炽昌新牛皮胶厂厂长等职。1921年试制调味剂──味精成功后,于1923年与张崇新合资创办天厨味精厂,生产的味精畅销国内以及东南亚各国,与日本产的“味の素”(味之素)竞争并远销至美国,1926~1927年先后向美、英、法等国申请专利。由于生产味精需用盐酸,于1929年创办天原电化厂(现上海天原化工厂),并以盐酸、烧碱、漂白粉行销于上海及其他地区。又因盐酸容器的需要,于1934年创办天盛陶器厂。为利用天原化工厂多余的氢气,又于同年创办天利淡气制品厂,1934年开始生产合成氨与硝酸。

         1939年在香港办天厨味精厂分厂等工业,1940年在重庆创办天厨川厂、重庆天原电化厂,1943年又筹建宜宾天原电化厂。1928年创办中华工业化学研究所。担任中华化学工业会理事长,为支持该会活动捐赠会所。1939年举办清寒学生奖学金,支持和帮助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校培养化工人才。创办蕴初公益基金,后将此基金全部赠给上海市图书馆。1949年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上海市工商联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及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庄长恭


         庄长恭(1894~1962)中国有机化学家。1894年12月25日生于福建泉州,1962年2月 15日卒于上海。192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24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即任东北大学教授,兼化学系主任和中国文化教育基金会研究讲座。“九•一八”东北沦陷后,他再度出国,在德国格丁根大学及慕尼黑大学研究有机化学,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和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还当选为中央研究院学术评议会评议员。抗日战争初期,在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坚持研究工作,后去昆明继续从事科研工作。1948年任台湾大学校长,年底辞去校长职务,返回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并任该学部副主任及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筹建委员会主任委员。


         庄长恭毕生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工作,他对有机合成,特别是甾族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作出卓越的贡献,在国际有机化学界享有声誉。他从麦角甾烷的氧化产物中分离到失碳异胆酸,并由已知结构的异胆酸酯降解为同一物质而证明麦角甾烷的结构,并推测出麦角甾醇的结构。他对甾族化合物和多环化合物的合成,推动了当时多环化合物研究的发展。

        他和合作者用多种路线试探了雌马甾酮的合成,获得去甲脱氢雌马甾酮。他们从中药防己中提出一种新的生物碱,命名为防己诺林,并证明它是脱甲防己碱。他们首先在国内建立有机微量分析。他有一些重要的工作未发表过,例如,他最先将甾族化合物的边链完全氧化除去,即从麦角甾烷氧化为雄甾烷酮,得到其缩氨基脲,庄长恭还很关心中国的有机化学名词,常说这是有机化学事业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化学在中国生长的先决问题。现在一些常用的名词,如吲哚、吡咯等杂环化合物的名称都是由他倡议的。1932年中国化学会成立后,他积极参加,多年来担任《中国化学会会志》和《化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

杨石先


       杨石先(1896~1985)中国化学家和教育家。祖籍安徽怀宁。1896年1月8日生于浙江省杭州,1985年2月19日卒于天津。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18~1923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有机化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教授。1929~1931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从事杂环化合物合成的研究,1931年获化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再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还曾任西南联合大学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1945年第3次赴美,在印第安纳州立大学从事药物化学的研究。1948年回国,仍在南开大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南开大学校长兼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和中国化学会理事长。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和化学组组长。


       杨石先专长有机化学,特别是农药化学和元素有机化学,曾带领助手对有机磷化学、有机氟化学、有机硅化学、有机硼化学及金属有机化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是中国农药化学和有机磷化学研究的开拓者,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第一个化学研究机构──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在他的指导下研制成功杀虫剂久效磷和螟蛉畏、除草剂燕麦敌和胺草磷、杀菌剂叶枯净等十几种新农药。他发表过“有机磷杀虫剂的研究”等论文40多篇;著有《有机磷化学进展》、《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书。他在南开大学执教60多年,他的学生中不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化学家。

[NextPage]



黄鸣龙


         黄鸣龙(1898~1979)中国有机化学家。1898年7月3日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79年7月1日卒于上海。早年赴瑞士和德国留学,192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在同德医学专科学校、浙江省医药专科学校、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及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及研究员。后又三次出国,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先灵药厂研究院,英国密得塞斯医院的医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默克药厂等单位任研究员。1952年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院化学系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国际《四面体》杂志名誉编辑,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


         黄鸣龙早期研究植物化学,曾进行过中药延胡索、细辛中有效成分的研究。后来他研究甾族化学,和合作者最先发现甾族化合物中的“双烯酮酚”反应。该反应可用于合成雌性激素。他在研究山道年类化合物的立体化学时,首次发现变质山道年的4个立体异构体在酸碱作用下可“成圈”地转变,由此推断出山道年类化合物的相对构型,使后来国内外解决山道年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及全合成有了理论依据。他所改良的基希纳-沃尔夫还原法,为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并普遍称为黄鸣龙还原法,已写入各国有机化学书刊中。50年代黄鸣龙对中国甾族激素的基础或应用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领导下,实现了七步合成可的松及新法合成地塞米松。他是中国甾族激素药物工业的奠基人。60年代他领导研制的甲地孕酮,首创甾族口服避孕药。他和合作者共发表论文80篇,专著及综述近40本(篇)。



曾昭抡


         曾昭抡(1899~1967)中国化学家和教育家。字叔伟。1899年5月25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1967年12月8日卒于湖北省武汉市。1920年于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和化学,1926年获该校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化学工程系主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主任,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副部长、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


        曾昭抡早年从事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分析、有机理论方面的计算,以及分子结构和炸药化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晚年从事元素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在教育部和高教部主持工作期间,对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做出过不少贡献,并对改革中国科学体制,提出过许多宝贵见解。他对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十分热心,是中国化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并任该会会长多年,又是《中国化学会会志》的创办人, 还对中国化学名词的统一和命名做出过重要贡献。著有《炸药制备实验法》(1934)、《原子及原子能》(1950)和《元素有机化学》(第一分册,1965)等。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述性文章上百篇。



纪育沣


         纪育沣(1899~1982)中国有机化学家。1899年12月22日生于浙江省鄞县,1982年 5月18日卒于北京。1921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23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8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历任武昌大学、东北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广西大学、上海医学院和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雷氏德医学院、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和北京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和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副所长,《化学学报》和《药学学报》编委。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专长杂环化合物的研究,多年从事嘧啶、噻唑类化合物及中药贝母、钩吻、柴胡等有效成分的研究,以及生化试剂和抗癌药物合成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著有《抗疟药物的研究》(1957)和《维生素乙的研究》(1957)等书。


黄子卿


        黄子卿(1900~1982)中国物理化学家。1900年1月2日生于广东省梅县,1982年7月 23日卒于北京。1924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1925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理学硕士学位,193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院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化学系研究员,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

  黄子卿毕生从事物理化学,特别是溶液理论和热力学方面的研究。他1938年发表的《“冰-水-水蒸气”三相点的测定》,被国际上公认为出色的成果,其测定数值(0.00981℃ )被国际温标会议采纳,定为国际温度标准之一,他因此被选入美国的《世界名人录》。1956年所著《物理化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部中文物理化学教科书。



戴安邦


           戴安邦(1901~)中国无机化学家和教育家。1901年4月 30日生于江苏省丹徒县。1924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1928年赴美留学,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1929年获硕士学位,1931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金陵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1947年再度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进修,1948年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无机化学》主编。是中国化学会的发起人之一,1934年为该会创办《化学》杂志(《化学通报》前身),并任总编辑17年,对普及化学教育、提倡化学研究和推广化学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


戴安邦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的研究工作,是中国最早进行配位化学研究的学者之一。自1932年发表了“氧化铝水溶胶的本质”的博士论文以后,对硅、铬、钨、钼、铀、钍、铝、铁等元素的多核配合物化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与协作者所提出的固氮催化剂的七铁原子簇活性中心结构模型和关于氢活化的机理及氨合成的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关于“硅酸聚合作用理论”的研究,获198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发表论文150余篇。他从事化学教育 60余年,主张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重视实验,培养了一大批化学人才。1958年主编了中国第一部高等学校统编化学教材《无机化学教程》;1980年主持编写了《配位化学》一书。



傅鹰


傅鹰(1902~1979)中国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家。福建省福州人。1902年1月19日生于北京,1979年9月7日卒于北京。1922年自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赴美留学,1928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科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曾任北京协和医学院、东北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教授及厦门大学教务长和理学院院长。1945年再度赴美,在密歇根大学研究院从事吸附方面的研究工作。1950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石油学院教授。1954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胶体化学教研室,并任该室主任。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1962年起,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傅鹰1928年在他有关溶液吸附研究的博士论文中,对著名的特劳贝规则进行了补充和修改,该研究成果曾被美国一化学家在所著《吸附和色谱》一书中引用。他还在进行液体对固体润湿热的研究中,指出润湿热是总表面能变化的度量,不能完全依靠润湿热的大小来判断固体对液体的吸附程度,并于1929年首创了利用润湿热测定固体粉末比表面的热化学方法,有些国外学者在所著的书籍中介绍了这种方法。40年代后期,傅鹰发现了溶液中的多分子层吸附现象,将著名的BET多层吸附公式,由气相中的吸附合理地推广应用于溶液中的吸附,并提出了计算表面活度系数的方法。著有《化学热力学导论》和《大学普通化学》等书。



蔡镏生


蔡镏生(1902~1983)中国物理化学家。1902年 8月16日生于福建省泉州,1983年10月24日卒于长春。192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留校任助教。1929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攻读光化学和化学动力学,1932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继续在燕京大学任教,曾任教授。1948年再度赴美,作为访问学者,在华盛顿大学用14C研究氰化物的反应动力学,1949年回国。1952年到吉林大学创建化学系,并任该系教授和系主任多年。他领导的催化动力学研究中心,在甲烷氧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蔡镏生1957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他主要从事吸附、胶体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发表的论文主要有《溶液吸附的研究》、《氰的光化聚合》、《鱼藤酮的光分析》、《加热温度和时间对热裂棉籽油的影响》等。


 


09期末考试全国各地最新化学试题集锦(44套)
2009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知识归纳
2009届最新全国各地精品化学试卷汇编
高考试题化学分类和解析(14大类)
2001~2008上海高考化学卷附答案纯word版
电化学历届考题及其答案和详解解析
攻克高考化学五大难题
【备战09中考】人教新课标化学全套学案
化学课本空白栏的有效利用
2009年高考大纲解读:如何进行高考化学冲刺复习?
200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及解读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huaxue/43021/

著名化学家有哪些 著名的化学家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