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案例

英语教学案例【汇编三篇】

英语是一种西日耳曼语支,最早被中世纪的英国使用,并因其广阔的殖民地而成为世界使用面积最广的语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英语教学案例【汇编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语教学案例1

——Whales Are Not Fish现场观察与分析

 一、 背景?

1、上课时间:2001年2月15日

2、 上课地点:奉贤县钱桥中学初一(2)班

3、 学生情况:30位来自远郊农村,5位外地借读生,1位三峡移民。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接受能力较差。

4、 知识背景:学生在第一课The Moon 中已学会了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并在教授 Drill 1 时讲明了比较级与最高级的构成法规则相同,掌握了good, much , many,

bad, little等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5、教学内容: Whales Are Not Fish 七年级第二学期Lesson Two 第一教时?

6、教学目标:能掌握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的最高级的用法;能归纳总结形容词原级、比较级、最高级的用法并能理解运用。?

7、预期目的:传统的语法教学中,教师往往给出语法规则,然后让学生操练、套用规则以达到巩固目的。这对学生来说,属于接受性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较易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想将探究性学习方式渗透在课堂语法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语法规则,巩固规则,运用规则,从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

二、设计意图、教学片段及诊断分析

“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研究为手段,实践为途径,过程体验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本课设计时,我力求将上述特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研究性学习实施时三个相互交叉推进的阶段-进入问题情景、实践体验 、表达和交流与外语教学“3P模式(Presentation -Practice-Production)”是相通的。因此,我在Presentation这一阶段中,从身边的事物出发,创设情境,引出最高级,激发学生探求最高级使用规则的欲望并归纳总结(即发现、探究问题)。在Practice这一阶段中,我让学生前后联系,形成形容词三种形式用法的知识网络,并探求相应的记忆策略,然后操练(即探究、实践问题)。研究性学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交际)。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我就在Production这一阶段中,让学生展开联想,实际运用。本课较大的探究活动都安排了“小组合作”这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以过程体验为重点,因此,我着重实录了学生探究活动中的三个片段,以期发现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影响,从中提炼出值得探讨的问题。?

案例(片段)? (一) 引入中“发现规则”的探究活动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我先通过实物比较(三个球,三个高矮不一的学生,三本大小不一的书)、和学生问答,引出本课的结构、功能。?

T: This is a basketball. This is a football. Which

is bigger, the basketball or the football? S1: The

basketball is bigger (than the football.) ......

T: Right. So the table tennis ball is the smallest

of the three. T: What about the basketball? It"s

the biggest of the three.

(边说边板书上述划线的两句,重要部分划线后,让学生齐读一遍)然后让学生以pair work 形式操练Drill 2 Model 1 A: Is "Micky Mouse and Donald Duck" the best of all these cartoons? B: Yes, itis. Model 2 A: Are whales the biggest animals in the world? B: Yes, it is . 2、布置任务,激励学生发现规则。

T: Now, can you tell me how to use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adjectives? You may have a discussion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听到指令后,有的学生立刻开始讨论,有的盯着黑板上的例句思索......。我在几个小组间巡视,听见有一部分学生说“最高级表示三者间的比较”。我想他们可能受到我引入时举的例子都是三个的影响了。于是我叫这几位同学看操练过的句型2,并很夸张地把例句中的ofall these cartoons, in the world读出来。反应快的学生马上兴奋地叫起来,“对,不光是三者,三者以上也可以的!”见别人仍茫然不解,便迫不及待地替他解释,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我转身到旁边的小组。他们被我刚才夸张的朗读吸引了,伸长脖子朝我瞧,看我望他们,马上缩回脖子讨论起来。一个说:“最高级和of 的介词短语连用。”另一个补充道:“还有in的短语呢!刚才老师大声读的!”我猜测他们原本只认为“最高级常与of 短语连用”。看来,学生更易受我所举例子、所写例句的影响,而忽略了对句型2的观察。故我又把“of all these cartoons, in theworld"大声读了三遍。有些同学理解了我的用意,有些则迷惑不解,有些充耳不闻。有几个则发现了新问题,互相询问:“为什么有的用of,有的用in短语?”这个问题我备课时没考虑进去,想不到学生提出来了!虽始料不及,但我却大受鼓舞原本以为这些学生连接受能力都较差,更别提发现问题的能力了!我快乐地鼓励和提示:“有同学问‘为什么在句型2中有的用of ,有的用in短语?’这问题有价值!大家能解答吗?”学生们来劲了,思考一会儿后开始各抒己见,有的能自圆其说,有的则经不起大家的反驳 ……。? (分析: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我引入时例句…… of the

three的影响,造成了一些同学归纳规则时的误解。这说明教师呈现规则例证时一定要注意材料的全面性、典型性;同时也说明这些同学还不能恰当地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而学会这些恰是研究性学习目的之一。发现学生探究中的错误后,教师提醒的“度”很重要。上文中如我把用法直接告诉他们,他们也就没有了发现规则后的喜悦、自信的情感体验,更不会出现那个有价值的问题,这可是宝贵的质疑能力啊!)

(二)操练中“巩固规则”的探究活动? 这一块中,我先安排学生操练Drill 3,做Homework

5。替代性的机械操练和有图片提示的练习学生都会做。但如把有关形容词原级、比较级、最高级各种形式的题目混在一起,知识一多,好多接受能力较差、不大肯记肯背的学生就会记了新的,忘了旧的,或前后混淆。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设计了让学生回顾形容词三种形式的用法和区别,举出例句,形成知识网络;并考虑用相应的记忆策略把这些知识点简化记忆,最后比比哪组的方法是最好的活动。?

听懂任务后,各小组马上行动了。我照例巡视观察。一开始,教室里很热闹,人人都在回忆归纳,并边说边在纸上写例句,写好后教室里声音静了许多,我适时提醒:“Don"t forget to find a good way to make them easy!"我知道这是个较难的任务,好几个人眉头紧皱,嘴里嘟囔着:“想什么方法呢?”我点拨:"Such as a rhyme, a table and so on. If you can"t, you may also use your own words."大家有所启发,打算编小诗的开始七拼八凑起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有说七个字一句的,有说八个字一句的,不合要求的便修改,有认为这样改好的,有认为那样改好的,争的脸红耳赤,最后少数服从多数。打算编表格的在纸上划了格子,讨论着怎么填。有2个小组怎么编也凑不成一首小诗,泄气了。我赶紧打气:“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你觉得怎么记得牢就怎么记,反正这方法只要适合你就行!”有2个小组各编了一点,最后两组合作了。有了眉目后,教室里气氛重新热烈起来,每组都有人执笔写讨论的结果,连一些平时最不爱讲话的同学也受了感染。不时爆发一阵欢快的笑声,朗读声。交流结果,下列两组被判为冠亚军。

⑴没有比较用原级,两者相比比较级, 三者以上最高级。Very 词后用原级,Than句子比较级,The字在前最高级碰上of 和in短语,千万别忘最高级。

⑵ 名称 范围 标志词

原级 =1 Very,so

比较级 =2 Than

最高级 》=3 In,of短语

这两组同学高兴得拍起手来,有一个还拥抱了同桌。当我带着佩服的神情夸奖他们,说要将他们的作品介绍给其他老师、班级时,他们脸上充满自豪。大家在评判时已品味了两个作品,再齐读一遍,基本都能背了。我再出示几道练习题,有几位中差生做得比往常快,做好后显出“我会做”的得意神情。我观察到班中最懒、英语最差的王某也做对了多数题目。

(分析:研究性学习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知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习得的关键是理解,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弄清新旧知识的关系,形成认知结构。上述“归纳用法、写例句、形成知识网络”的活动促进了理解,巩固了知识,是一有效的学习策略;而“简化复杂的知识点巧妙记忆所学内容”的活动是一种认知策略的学习,学会这种策略对学生今后的各科学习影响巨大,终生受用。从效果来看,两种记忆方法虽略显粗糙,但已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晶,迸射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火花。为学习后面单音节副词及多音节形容词、副词三种形式的用法铺平了道路。且学生讨论的气氛、笑声、表情、拍手拥抱等动作无不体现出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促使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三)运用中“使用规则”的探究活动 在这块中,我让学生先联想生活中哪些时候会用比较级、最高级,并让学生根据其用法,编对话或说一段话进行free talk。?受刚才快乐、自信的感染,大家积极性很高。我规定每位组员须向组长汇报,组长向组员汇报。挑组中最好的在班内汇报。一开始,很多人自顾自说,有些则两人商讨。不一会儿,有人汇报了。我发现有照着我引入的例子说的;有“投机取巧”照前一课Drill

3改几个字,增个最高级说的;有偷懒的只说:“I"m tall, you"re taller, he"s the tallest."我不太满意,提醒大家尽量说得内容多一点,可参照先前回答的在borrow sth.,

buy sth. in a shop ,have a contest, visit a museum等情境中较多运用形容词的三种形式的回答,很多同学已在这些方面开动脑筋。班中最调皮的男生徐某在拿同组女生开玩笑:“胡某is taller than王某,王某is fatter than 张某,王某 is the fattest pig in our class."惹得那女生很生气。我忽然灵机一动,何不让他根据班中实际编个谜语让大家猜“这是谁”,便去点拨……最后交流时,徐某的谜语竟然最受欢迎,谜语如下“She is sitting in the first line in our class. She is very tall and nice. She is taller than 王某,but is shorter than 李某。She is thinner than 陆某,but she isn"t the thinnest one in her line. Who is she?"大家扭头看着第一排,七嘴八舌猜,掀起了本课的又一高潮。徐某自豪无比,我则趁热打铁,让大家回去各编一个有比较级、最高级的谜语作为家作,明日课上大家猜谜。?

(分析 :课堂上难免会有偶发事件发生。如处理不当,会影响教学。因此,把徐某的“调皮”用在正道上,我觉得很开心。他的谜语不仅创造性地发挥了所学知识,使他大获成功体验,而且带动了课堂气氛,这对他今后的英语学习定会带来积极影响。另外,我发现探究活动只有与语言学习的规律:“大量输入后才有输出”结合,才会产生良好效果。效果显示:学生的运用较大程度地受前面输入的影响,模仿的成分居多,能创造性地运用的较少。他们都会运用,但质量有高低。看来,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语言能力的形成也非一蹴而就,今后留给我探索的路还很长……)

这时,下课铃响了,学生还意犹未尽,有同学说怎么这节课这么短。我注意到下课后好多同学马上练起编谜语来,嚷着让别人猜;有一个大声念起自己组总结的小诗来,旁边几位紧随附和……?

(分析:从课后反应看,多数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形成了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基本达到了探究性学习的目的。这让我觉得特别快乐。)?

三 、反思?

1、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体现在对教材的钻研、教学过程的设计、情感的激励、探究学习氛围的营造等各方面。如在本课中,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出现了拍手、拥抱、欢笑等场面;在讨论热烈时,课堂似乎有吵闹之嫌。以传统眼光来看,会觉得学生纪律不尽人意。但如在当时对这些行为进行批评,会打击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因此,只要学生的确是在积极参与活动中出现上述情况的,教师可宽容待之,营造出宽松的探究气氛。教师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巧妙引导,思维活跃时适时激励,有了思维成果后适当奖励……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关键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2、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课我是抱着尝试的心态上的。设计时考虑到学生基础差,接受能力弱的特点,特意选了比较级、最高级这一较简单的课题。原先担心学生讨论时不热烈,思维不够活跃等。想不到课上竟出现了好几个出人意料之处:

A、发现为何在最高级句中有用in,有用 of 短语的。B、用小诗等总结出记忆规律的。C、运用时形式的多样性……。这些让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充分的发展潜能,关键是教师如何开发。?

3、我将本课与平时教法相比,觉得运用探究方式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密度更大,更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策略。本课80%左右的时间是学生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发挥。小组学习的形式,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这在编儿歌等过程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发现规则时的喜悦,到巩固规则时的兴奋,运用规则时的大功告成,学生体验到了探究学习的快乐。而这种体验,又促进了学生外语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下课了还不想休息,仍想着编谜语等活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真正达到了外语教学“激励情意”的目标。?

4、在本次尝试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管理课堂,做到“放”而有“度”,“活”而不“乱”?如何在探究活动中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如何利用小组群体力量,使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差、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也至始至终较积极地参加探究活动?其中如何将研究活动设计成既符合外语学习理论,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知识能力水平,是我感到最困难的。另外,我尝试的是语法教学,在词汇、课文等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否可行,还待研究。

英语教学案例2

本文相关应用

鼠标划词收藏评论打印

案例设想: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大胆的开口说英语,是我在新课改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课堂教学环境中,采用新式喜欢的方式,如做游戏、唱歌、朗读歌谣、讲故事、自编自演课本剧等,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尤其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种贴近真实生活的交际情境,更能激发起学生参与的兴趣。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交流的机会,教师就必须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有趣的、贴近真实生活的交流情境。在交流活动中,学生主动运用英语的意识和英语的口语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案例描述:

我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设计了一次“圣诞聚会”活动。我以孩子们喜爱的圣诞老人的形象背着一袋礼物出场了。我把向孩子们祝贺圣诞快乐作为开场白,孩子们乐坏了,紧张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欢呼雀跃地响我表示祝贺。这个开场白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我们不再是师生关系,而是圣诞老人与孩子们的关系。我用英语说:“Ihavemanypresentsforyou.Theyareprettyandspecial.DoyouwanttoknowwhatpresentsIhave?”孩子们异口同声答:”Yes”.孩子们很想知道圣诞老人带来了什么礼物,可是要猜出谜底才能知道是什么礼物。其中第7个迷语尤为精彩。我说:“There’sasofttoy.It’swearingtheredandwhitehat.ItcansayEnglish.Itlookslikeme.Whatisit?”孩子们争先恐后猜谜底,玩具圣诞老人问:”Whatisitsaying?”这个孩子答道:“Ho,Ho,Ho,MerryChristmas!”我用赞许的口吻说句”That’sgreat”并赠给她一个礼品。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当谜底一个个被孩子们猜出时,我抓住契机用谜底训练孩子们句型,“What’sthis?Whatcolourisit?Doyoulikeit?…”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还拓展了新知识,如“Christmasgifts,amusicbox,aChristmassock,ajinglebell,aChristmasgiftsstick,aBarbiedoll”等词汇,还有“Itlooklike…”等句型。当我和孩子们同歌共舞时,我们再次进行了对话。“Whatarewedoing?”“Wearesinginganddancing。”“Dowehaveagoodtime?”“Yes,wedo.”这样,又落实了“现在进行时”的教学内容。接下来的“圣诞聚会”更是将课堂教学活动推向了高潮。在“圣诞聚会”活动中创设出不同的情景,每个孩子在情景中各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能力较强的孩子担当了情景中的重要角色,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孩子担当配角。孩子们创设的情景有:圣诞节去超市购物的情境、圣诞老人给孩子们送去各自喜爱的礼物等情境。孩子们在自己设计的情境中尽情展示了才华,争当学习的小主人,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课后随想

这节课的成功得益于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我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每个活动内容落实双基教学,使学生们不但在“圣诞聚会”活动中复习了教材上的旧知识,还拓展了教材以外的新知识。“两两对话”、“小组自编自演英语话剧”这些活动形式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大平台。人人说英语,个个参与表演,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在以上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双基得到了落实,英语口语得到了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体验到了快乐感和成功感。同时,我享受到了一个策划者、参与者、欣赏者的快乐。“圣诞聚会”活动使孩子们受到了多元信息的熏陶,实现了英语教学的多维目标,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变得鲜活起来,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潜能。孩子们在课堂上演出的作品,没有经过任何人一丝一毫的雕琢,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个人才华和集体的智慧。我又一次尝到了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的甜头。

对于孩子们自编自演的英语话剧中出现的有些错误,我采取了包容的态度,目的在于保护孩子们的积极性。

这节课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和使我困惑的地方:⒈背景动画的制作不太理想,以后要在背景动画的制作上下功夫,让信息技术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尽量做到让背景动画既能辅助教学内容,又能烘托课堂气氛。⒉怎样才能正确对待孩子们作品中出现的错误,做到既能传递准确的信息,又能保护好孩子们的积极性?3.孩子在自编自演时,教师可以给他们多提供一些资料,好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发挥,扩大他们的口语交际范围,从而使教学有更高的效率

英语教学案例3

案例描述(1):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在课堂上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如在学习 “Although…”这一语言点的时候,有学生出现了这样的句子:“Although I’m not very clever, but I still work hard every day.” 我对他说:“I think you are already very clever, because you can say such a great sentence.” 而后,我又问全班同学: “Don’t you think he is a clever boy?” 此时全班同学齐声答到 :“Yes!” 接着,我又问: “But can you f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 sentence and the one on the blackboard?” 几秒钟的思考之后,许多同学发现了错误,回答到 “ There should be no but in the sentence.” 在一个轻松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的成绩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积极性、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同时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重要的语言难点与重点,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案例描述(2):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共同的特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与中文一样也应注重启、承、转、和。教师在处理各个教学环节的时候,应该注意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与过度,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如,当学生准备对话表演的时候,我巡视了整个教室。当他们准备就绪的时候,我说到:“ It’s so amazing. Because when I was walking around the classroom, I found some interesting dialogues. Do you want to share them with me?” “ Of course.”学生们兴奋地回答到。自然而然地我们一起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对话表演与展示。两个教学步骤之间的过度水到渠成,不露痕迹。

案例分析: 这是一则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故事在幸运女神 (the Luck Fairy)和一对贫苦夫妻 ( Fred and Doris) 之间的对话中展开,主要教学内容是让步状语从句。当我最初接触到文章的时候,我把教学线索设计为“wishes” ( 愿望),以情感作为一根主线贯穿整堂课。 可是,第一次试讲的失败,让我重新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认识到:没有语言支撑的教学是非常单薄无力的, 是行不通的。重新备课之后,语言点的教学与训练成为了教学的出发点。因此,在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的前提下,课前的热身,新课的导入,课文的梳理,课外的延伸等等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围绕着语言点展开,联系紧密,环环相扣, 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学生对语言点的掌握也令人满意,他们能运用新的语言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思想。

当然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错误,因此在课堂上,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给予鼓励。语言学习应该使学生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语言情景中使用语言知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的迁移。我认为这种教学措施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同时也进行了情感教育。

点评

英语课程适合每一个学生,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恰当地使用教学资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应注意到学生的情感状态,并且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比如,在每一个学生对问题做出回答之后,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并且注意评价语言的丰富性。学生每一次的开口表达,都是教师进行教育,进行鼓励,进行师生交流,达到师生互动的最佳时机。一堂课上这样的机会在不断地反复出现,教师应该善于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得到发展与提高。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充满被关怀,被鼓励的愿望,对于学生而言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尤为重要。因此课堂上老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教授的不应仅仅只是语言知识,还应包括人文关怀,包括情感熏陶。教师在课堂上的与人为善,不仅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同时也会对全体学生的情感态度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能教会学生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教会学生用宽容去对待身边的一切人、事、物。有人曾说过:情感教育渗透在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那么,教师就应该先从自身做起,用关怀的目光,用鼓励的言语去肯定,去激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

教师除了要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同时也应运用好过度语言。因为,每一堂课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并非是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简单地相加。如何处理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过度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很多教师忽视了它的重要性,简单地用 “ next ” “ then ”等简单的词汇来替代各个环节之间的过度,使得整堂课显得单调枯燥,让人感到语言的贫乏。充分发挥过度在教学的作用,不仅能够展示语言的魅力,使教学过程显得自然流畅,同时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跟随着教师,始终被老师所牵引着。过度语言是展示教师个人魅力,展示语言魅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它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氛围,调整教学节奏的作用。可见,不仅中文课堂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组织与运用,英语课堂也同样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英语课对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dili/629709/

英语教学案例模板范文 英语教学案例一等奖
  • 相关内容
  • 12-07 考试焦虑吃什么药|考试焦虑等中考问题越来越严重,怎么办?

    中考马上就到,一些考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状况一、觉得别人都那么努力了,如果我不抓紧学习就会比别人落后,所以会连续学习很长时间。学到十一点是正常,甚至到凌学科中考

  • 12-07 [八下数学教学视频]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作为科学文化的一部分,事实渗透,辐射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生活中无时无处不能没有数学,因此数学从一开始就和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既然如此,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就应当时常引导学生回归教学教研

  • 12-07 【中学教学楼平面图】中学教学楼冰冷铁栅栏折射冷漠教育

    好的学校不仅是教书,更应关注学生的内心。冰冷的铁栅栏,冷漠的教育,这样教育下的学生会不会只是一个“学习机器”?近日,一组河北省衡水二中教学楼遍装铁栏杆的照片,在网上引发极大关注,被网友吐槽“跟监狱教学论文

  • 12-07 [浅谈建筑新材料的发展方向]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

    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教学教研

  • 12-07 [矮种马图片]英矮种马穿条纹衣戴卡通眼罩引人发笑

    当地时间2015年4月15日,英国多塞特,12岁的设得兰矮种马近日被穿上了时髦的黑白条纹外套,头戴卡通眼睛图案面罩甚是可爱搞笑。据主人解释道这是为了让他在炎热的天气保持冷静,阻止恼人的苍蝇。来自转生物图库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