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高考语文解题技巧:实字易训 虚词不虚(中)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高考语文解题技巧:实字易训 虚词不虚(中)

  作者:刘骞

  3.句子成分分析法

  从语法角度切入也是解答文言虚词题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要找出句子主干,划分句子成分,然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与名词、代词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做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如2012年高考湖南卷“其惧人之拒我也?筑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之拒我也”是一个主谓短语,主语是“人”,谓语是“拒”,宾语是“我”,此短语做“惧”的宾语,;第二句主语是“人”,谓语是“相与”,译为“互相交往”,因此两个“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由此判断二者相同。

  4.语境意义推断法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可根据上下文语境来推断。

  如2012年高考安徽卷“既为方伯所知?筑秦王为赵王击缶”,两个“为”字都是介词,但是意义不同,第一个“为”表被动,第二个“为”是“替”的意思,由此判断二者不相同。2012年高考山东卷“兴皆固让,安乎里巷?筑其闻道也固先乎君”,第一句“乎”是介词,在;第二句是介词,比。

  5.标志识别法

  有些文言词汇、文言句式也是判断虚词的重要标志。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宾语前置的“之”“是”,表定语后置的“之”等。还有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如(奈、若)……何”“何……为”“何以……为”“何……之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抑亦……乎”“其……之谓也(乎)”“何其……也”等等。

  如2012年高考浙江卷“其言不为人所信也?筑或因寄所托”,前一个句子中的“所”是一个表被动的“为……所”句式,译为“被”;后一个句子“所托”是一个“所”字结构,是助词,由此判断二者不相同。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276829/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