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网关注课本题材 贴近实际生活-以“课本内容”为载体的语言应用题

【电子课本网】关注课本题材 贴近实际生活-以“课本内容”为载体的语言应用题

  作者:韩延明

  【考点概述】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应用试题的命制,越来越注重回归课本,直接或间接地与课本内容有效联接。以课本内容为载体的语言应用试题的材料直接来源于课本中的人物形象、精彩语段、表现手法、情节结构等。由于以课本内容为载体的语言应用试题与课本内容紧密相关,贴近考生学习实际,因此难度适中,只要同学们平时重视课本,熟悉课本内容,并严格按考题要求作答,一般都会得到相应的分数。

  题型1:形象描述

  【解题技法】这类试题主要是针对课本涉及的人物形象、典型场景、文字演变、文化现象等进行形象、直观、生动地描述。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描述对象的特点,寻找具有代表性、规律性的信息,然后用简短明了的文字进行全面归纳概括。同时,要看清题目中的具体要求,注意内容、形式、修辞、字数等方面要与题目的要求一致。

  【精题展示】(2014年高考湖北卷第20题)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

  (从:跟随)

  ■

  (比:并列)

  二人排齐向右站

  亲密并列肩比肩

  ■

  (北:相背)

  ■

  (化:变化)

  左人正立右倒画

  人形颠倒表变化

  【答案示例】

  从:一人前行一人后

  后人跟随前人走

  北:二人站立背靠背

  字义相背可意会[NextPage]

  【技法印证】本题的命题创意源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梳理探究”专题之《优美的汉字》,题目要求描述汉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因此答案需紧紧抓住所要描述的字的字形特点。这两个字都是由两个象形的“人”字构成,一个是同向,一个是反向,这样就抓住了这两个字的字形特点,然后由字形进行联想、想象,从而推导出字义。

  题型2:拟写赠言

  【解题技法】赠言,就是临别时或在特殊场合下给亲朋好友留下的忠告、鼓励或互勉的话。拟写赠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做到主题鲜明,针对性强;②一定要分清场合,看准对象,做到语言简明、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以上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文采,具有激励性和感染力;④一般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尽量使用整句,做到形式美观,增强表达效果;⑤符合命题的其他各项要求。

  【精题展示】(2014年高考湖北卷第21题)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拟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②必须原创;③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④不超过30字。

  【答案示例】读论语辨损益悟先贤睿智,借慧眼识真伪觅交友良方。

  【技法印证】本题的命题创意源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名著导读”专题之《论语》。题目要求针对“读《论语》,谈交友”向参会者拟写纪念书签。答案分为上下两句,上句抓住“读论语”,下句抓住“交良友”,主题鲜明突出,紧扣活动内容。上下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优美,平仄相对,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顿挫之美。拟写的书签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高度概括了举办这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简明得体。

  题型3:拓展续写

  【解题技法】这类题型主要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题料一般选取教材中某一描写精炼的特殊场景,要求考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描写;或运用教材中的相关素材,对某种观点加以扩展延伸,进行阐释或解说。解答这类试题,要依据题干中设定的某种前提进行合理联想,不能节外生枝,更不能异想天开。答题时要弄清续写内容与题目给定信息的相关性,二者在意义上要密切关联,注重逻辑严密,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具体要求。

  【精题展示】(2014年高考四川卷第20题)请紧扣下面画波浪线句子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尚和精神。

  【答案示例】示例一:《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还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

  示例二:诸侯割据,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生灵涂炭渴盼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期望平和安宁,战乱频繁祈求国家大治,宏伟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

  【技法印证】本题命题创意源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名著导读”专题之《论语》。试题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相当于论点,答案须围绕这一论点,引用《论语》的思想或《三国演义》的情节作论据,对“尚和”这一中心话题加以阐释,论点论据必须密切相关,前后衔接连贯顺畅。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52646/

电子课本 人教版电子课本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