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陕西中考语文说明文选择题选项设置特点例谈

【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陕西中考语文说明文选择题选项设置特点例谈

  作者:王芳

  陕西省的中考说明文选择题,选项内容的表述方式灵活多样,但均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依据,语言表达灵活,设错方式多样,比较客观地考查了学生真实的阅读科学文本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此类题,既要对文意整体把握,又要从细节处对照原文核对文意对比分析;既要掌握一些常见埋设错误的方式,又要根据变化灵活处理。总之,作答的关键是“比较辨别,去伪存真”,而提高自己的综合阅读能力是根本。

  1.偷换概念:选项中将原文词语用似是而非的非等值概念替换,常见的方法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

  如2010年说明文选择题B项“潼关是东部进入关中的天然防线,武关则西扼关中交通要道,散关是关中南方门户,萧关则控扼塞北通向关中之要道”将“武关”和“散关”的作用换位;2011年说明文选择题C项“古蜀栈道中的褒斜道,其南北起点分别为秦岭南麓褒城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和秦岭北麓眉县北5千米的褒水河谷”将原文“眉县”和“褒城县”所在位置进行互换;2013年说明文选择题B项“丰图义仓不仅建造了用于长期储存粮食的仓洞和环形回廊,还专门设计有晾晒粮食的空地和方便人畜饮水的水井”将“环形回廊,具有防雨、防潮以及临时储粮的功能”,选项表述为“长期储存粮食的环形回廊”。这样的命题方式,有利于考查学生在阅读中捕捉细节的能力。因此教学和复习中,要有针对性地对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从而达到快速准确捕捉重要信息的目的。

  2.无中生有:试题原文中没有相应的表述或暗示,选项中的某些内容是命题者硬加进去的。

  如2010年说明文选择题C项“八百里秦川为八水的冲击平原,其中“八水”指泾水、渭水、霸水、浐水、沣水、滈水、潏水和洛水”中“洛水”是命题者加进去的,原文为“涝水”;2011年说明文选择题B项“对于古代先民来说,如果从巴蜀来关中,或由关中入四川,都必须先穿越米仓山、大巴山脉,然后穿越秦岭这道屏障”一句中“由关中入四川”原文未提及。该题考查了考生阅读中对词语的记忆,以及文与题的比较能力。2014年A项朱算盘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是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因果关系在原文中并未涉及,为无中生有。

  3.以偏概全:以片面的、局部的认识来概括整体。

  如2012年说明文选择题A项“丝绸之路是一条以长安为起点,直到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丝绸贸易通道”一句与原文“丝织品是当时中国沿途输出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不符。具体表现在这一贸易通道上不仅进行丝绸贸易;2014年说明文选择题C项“介绍‘九九’口诀时,用了沈括、杨辉、朱世杰、丁巨以及明代各位有识之士的资料,这些都是‘引用’的说明方法”一句与原文“到了明代,各位有识之士纷纷努力,先后对古珠算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再次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算盘的应用领域”不属于介绍“九九”口诀的范畴。

  4.转化失误: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化成另一个句子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全称变特称,特称变全称,已然变未然,未然变已然,或然变必然,必然变或然。

  2012年说明文选择题C项“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丝绸文物有不少,主要是织锦,少量为绮、绫和刺绣”将原文对“丝绸文物”的限定“胡化风格”去掉,转化失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学生阅读典范的说明类文章,除要求学生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外,还强调对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领会。其他省市的一些新题型,在题干表述和选项内容表述的设计上有所创新,也值得我们参考学习。

  如2013年武汉市说明文阅读《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狮子雕塑》第7题,题干表述为“同学们要排练一出以清朝为背景的课本剧,大家为剧中的道具——“狮子雕塑”的设计出主意。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既联系了原文的情境,又考查了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对语言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此外,一些题的题干表述,有对说明为基本知识点考查的取向。如2013年南宁市中考说明文阅读《壮族“干栏”》第10题,题干为“下列对本文引用古籍资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考查了对“引用”这种说明方法的灵活掌握和细致辨别的能力。

  陕西中考语文特别注重对说明文的考查,体现了命题者训练学生阅读科学文本能力的意图,而说明文选择题以其科学、精准、灵活的特点,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所以这种试题形式会长期存在,但在内容上会稳中求变,试题难度也会有所增加。只要了解命题者的意图,掌握说明文选择题命制的规律,师生在复习和考试中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52629/

中考说明文答题技巧 说明文中考考点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