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语文写作指导:“空白法”在写作中的妙用

【议论文写作指导】语文写作指导:“空白法”在写作中的妙用

  我国绘画理论讲究“计白以为黑”、“画留三分白”,意思是画面上笔墨不要太满,要留出空白来补充、发挥着墨处的内容。著名画家齐白石画虾,四周除丝丝水草外,别无一物,却能让人感到满幅是水;他画一鸟独立在横向逸出的枯枝上,此外空无所有,却能使人感到环绕鸟的周围是一片无垠的空间。绘画要运用空白法,写作何尝不是这样?

  所谓空白法,是指作者在文章中为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更充分地抒发感情、更深刻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艺术空白。写作中运用空白法,可以使文章含蓄蕴藉、意味深长,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让读者自己去联想、想象、回味、补充,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古今中外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巧妙运用空白手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写作范例。汉乐府民歌《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中通过长者、少年、耕者、锄者的不同动作、神态、表情,从侧面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秦罗敷竟然让这么多人痴迷,究竟美丽到何等程度,文中只字不提。作者有意留下一片空白,让读者去放飞自己的想象,去进行再创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秦罗敷。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友人早已影去无踪,诗人还伫立在江边,面对渐行渐远的帆船和流向天际的江水发呆。诗人不直说自己如何思念友人,而是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味朋友间真挚的情谊。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为了在舞会上大出风头,向好朋友借了一条钻石项链,结果不慎将项链弄丢了。她历尽十年艰辛,终于买了一挂真项链赔偿给朋友。当她将真项链交给朋友时,朋友告诉她:“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我那一串是假的,顶多值得五百法郎!……”小说写到这里,戛然而止。玛蒂尔德听到这个消息后,她心里是怎样想的?她能承受这一沉重的打击吗?她今后的命运该如何发展?作者把推测、感慨、唏嘘、惆怅留给读者,这个空白式的结尾引人遐思,让人回味无穷。

  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小说的主人公是贝尔曼,作品集中写他的地方只有两处,最感人的能表现他的崇高爱心、自我牺牲精神的画叶子的镜头却没有写,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想象的情节空白。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墙上,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颜料,在墙上施展他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这个情节空白,使贝尔曼的形象更加丰满,性格更加鲜明,从而有力地表现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这个主题。

  好文章贵在含蓄,贵在有思考的余地。屠格涅夫说:“人生里面,有些瞬间,有些感情,是我们只能意会却不可言传的。”我们要充分相信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作文时要适当运用空白手法,给读者带来余音绕梁的审美愉悦。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52461/

难忘的第一次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教案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