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应培养的诸多能力中,最紧要的是历史思维能力,即依据所给的历史材料去认识和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不仅适用于考察历史,而且在观察现实、认识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下面谈谈我在近几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几点体会。
  
  一、诱导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首先,我认为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如,我在讲《“大危机”与“新政”》这课,讲到罗斯福总统为使美国摆脱危机采取的措施及取得成效时,联想到我国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建设的公共工程三峡大坝和现在在农业、教育方面采取的许多惠民政策,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关注现实。
  
  其次,我还注意用学生的思维方法去联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如讲到美国历史中“西进运动”影响时,分析我国现在西部开发的意义及注意的问题,这样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使学生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的。
  
  另外,教学时可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如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的形象直观性,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古诗。如讲到斯大林时代苏联大规模的“肃反”运动时,给学生补充“布哈林遗书”;讲到辛亥革命的结果及教训时,引用鲁迅《药》;讲到林肯的功绩时,可引用惠特曼《草叶集》中“哦,船长”。还可采用角色扮演方式体验学习探究历史。
  
  二、学生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条件
  
  第一,学会如何阅读,让学生学会阅读历史课文,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把语文的阅读分析迁移到阅读历史教科书。
  
  第二,学会独立思考。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要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动脑子,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面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1、创设情境,设置问题
  
  巴尔扎克说过:“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言,是觉悟的契机。”因此,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环环相扣的历史问题,步步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设置上,我始终把握新课程理念的三个基本原则进行设置问题:(1)形象性,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2)情景性,唤起学生探究深思的渴望;(3)参与性,不是把问题设置的越难越好,而应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使学生机会均等,人人参与。
  
  创设情境,要精心设计导语,使学生带着兴趣、探究欲望走进所学内容。如在教学“为民族独立而战”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有位政治家说“美国是欧洲的孩子”,就是说这个“孩子”的母亲应该是英国,为什么这样说呢?但到了18世纪晚期,这对“母子”俩之间却发生了一场战争,这就是美国独立战争,是什么原因使得这对“母子”反目为仇的?
  
  2、多问善问,激发质疑
  
  当代初中学生的特点是信息灵通,视野开阔,求异与探究心理强,喜欢标新立异与表现自我。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完全可以在钻研历史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分量、有价值的问题。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不但要“善问”,还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继而设计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例如在学生学习商鞅变法内容时,有的学生提出“商鞅为变法而死值不值得?商鞅死了而为什么新法没有被废除?”学生在质疑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我每堂课上都留出一段时间,哪怕只有一两分钟,也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互相释疑,再次掀起思维的浪潮,在学生解答不了的情况下我再进行点拔、引导。而且,对提出问题的学生,无论其所提问题质量高低,我都持赞赏的态度,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开展讨论,多元交流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化角色,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也要发生改变。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现代的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开展讨论是实现这些学习方式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开展讨论,学生发表了对历史问题新的见解,阐述了自己对问题认识的理由和依据;通过开展讨论,不但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逻辑性也得到了提高。同时,课堂讨论也体现了师生平等、多元交流、机会均等、人人参与的特点,并成为改变学生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
  
  在讨论中诱导学生思维时,我十分注意以下几点:(1)讨论不可流于形式。讨论前,要让学生有充分准备,包括知识的储备和资料的准备,而且既要分工明确又要有效组合;讨论时,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保障,并创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教师只是学习中的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使每个学生都敢说都能说;讨论后,我及时进行归纳总结,让归纳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所讨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精心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尽可能联系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热点。如在学习《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萨拉热窝事件”的影响时,有的学生认为普林西普应该这样做,是民族英雄;有的人认为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爆发。通过讨论,并联系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让学生们认识到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意义。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为学生将来步出校门后,应用于实际生活打下基础。在这一点上,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历史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思维能力,促进他们自身学习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4885/

历史思维能力典型事例 历史思维能力生活例子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