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行合一思+行+“实”=高效课堂

【思行合一】思+行+“实”=高效课堂

  作者:李维英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哪些细节非常重要?怎样做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有哪些事看似在教育之外,其实与教育紧密相连?吴非老师的思考结晶——《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为我们一一作了解答。

  一、独立思考很重要。

  “吴非,原名王栋生,1950年生于南京,1968年去农村插队,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著有《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等。”这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扉页上的简介。不满五十个字,却是作者几十年光阴的浓缩。

  生于上世纪50年代,作者从那场令人疯狂的文化大革命中走过,对彼时的教育有其个人独特的见解。这一点在那个几乎人人都被洗脑的时代里,尤其可贵。面对今天时代风行的某些观点某些做法,比如“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门门考优即是优生”、“推门听课”等等,作者也都有自己的思考,不避权威,不避领导。

  因为热爱思考,所以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人与事,作者都会认真思考、深入探寻。因为善于独立思考,所以作者的观点独树一帜,成为我们许多人的引导者。

  教师仅仅有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还不够,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最重要的是思维品质培养》一文中,作者首先提出“中小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二十多年的教学中,一直关注学生成长的作者可以直言“我的学生中,敢想、会想的学生,考试成绩不一定很高,但进入专业学习或是开始工作时,他的实际能力和创造精神远远超过那些循规蹈矩的同学。”其实,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我们且不说自己的学生变化,就说自己的同学表现就足以证明这一点。那些曾经因为不听老师的话而整日受罚的同学,因为会想会思考,走上社会的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表现都特别优秀。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行走在独立思考的道路上。教师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要允许学生说不一样的话,不可忽视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甚至是领导力、实践力。

  陶行知先生鼓励让学生当“小先生”,相信学生,于是出现了一系列让人难以置信的效果。比如十三岁的小孩领导小朋友,工作非常出色;几个小光棍居然在各大学演讲,几乎把教授的饭碗打破;六岁的小孩教五十七岁的祖母,居然交完了一册《千字课》等等。(摘自陶行知《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致潘一尘》)这就是没有阻挠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个展现。

  其实,在小学阶段,孩子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又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了。在这一时期,给予孩子模仿大人、模仿教师的平台,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引领孩子走上独立思考之路,真正是很不错的选择。孩子若是在这样注重思维训练的小学生活里度过,在其后的中学六年学习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开启自己的创造力,何愁孩子没有真正的素质没有真正的能力?莫扎特6岁即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巡回演出;普希金年仅12岁就开始文学创作生涯;牛顿23岁就发现万有引力并开始从事微积分学的创立;爱因斯坦26岁就发表《狭义相对论》等等。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NextPage]

  二、具体训练很重要

  思维品质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具体的训练更不可少。敢于思考又能够将思考很好地付诸实践才能够真正培养人。

  在《课堂上究竟有些什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种细节的规范、各种训练要求。比如,课堂方面,我们首先要有思想的规范,即我们教师要能够认识到课堂每一节课都关乎学生的未来,关乎生命的发展。学生学习趣味的培育与教师的一言一行、与每一堂课都密切相关。因此,作者所认定的“没有必要把他固定在教室里”这一观点,也是围绕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所谓的课堂规范或者是师道尊严等等。

  为了生命的发展、为了生命的丰盈,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命状态,学生的心理,明白学生期待什么样的课堂,而我们的课堂又究竟是怎样的。作者说学生期待他们能够接受的人,希望自己的老师是个“有办法”、“有经验”的人,希望课堂是个有趣味的所在。而能够做到这样的老师,就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就能够唤醒学生。这样的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太阳,也会是其他老师的太阳。他(她)唤醒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更多的教师。

  课堂是生成智慧、陶冶情感的园地,也是师生共同耕耘之地。在这一方土地上,无论是情感交流还是智慧的栽种,都需要具体的操作技巧、具体的方法。比如,开学之初,起始课应当重视,要给学生留下较好的印象,要借这个机会讲述学科学习要领,谈谈对学生的期望,还要借此观察学生短长,了解学生心理,进一步开拓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致等等,不应一开始就“摸底考试”、给“下马威”,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行为,让学生收获个人学习的体验,拥有独立思考的第一步。作业格式也要规范,要规范到将每一个要求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不仅听到还一目了然。

  这一类教学方法的具体阐释,文中很多。有的甚至很常见,的确如作者所言是“常识、常理、常情”。正因如此,这些方法才极具价值,才是开启生命课堂真正的金钥匙。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普通教师容易为了求新求异,忽视这些常见却容易被丢弃的真理。如此,《课堂上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就似海上的那一个灯塔,引领着我们航向正确的方向;又似课堂教学的奇妙屋,总能让我们找到一些必须的工具,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

  三、以“实”为贵

  古人云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如此,方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师生之间,除了要“和”,更要“实”。有了“实”,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是真正有效的、智慧的。如此,教师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心理,更容易调整课堂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即使是上公开课,教师也不要与学生联手表演,抛弃文本教学的实质。而且,过多的华而不实的表演,使得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生身上,结果弄巧成拙、出洋相。课堂应该是教师用生命教学的所在,其更有效的形式是简约。只有简约的课堂,才更容易给学生留下较深的记忆。

  “课堂不是‘春晚’”,不要乞求掌声,“不要操控学生的感情”,更不要作假。“教师有修养、有智慧、有情趣,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感受‘学’的趣味,潜移默化,逐渐也成为有修养、有智慧、有情趣的人,这才是课堂的‘正业’。”教师要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感悟,让学生在学习中被真善美的事物所感动,让教学过程真正拨动学生生命的琴弦,让学生的感动自然出现。这才是师生之间最可宝贵的“实”。

  我们的课堂若能够做到以上三方面,应该就是高效的了。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48447/

思行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