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带教新员工的步骤_四大步骤教你如何提炼材料作文的主题

如何带教新员工的步骤_四大步骤教你如何提炼材料作文的主题

  现在中考语文作文中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材料作文,题目中给出一段材料,要你根据材料的内容完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很多孩子在完成这类作文的时候,对文章主题的提炼都觉得有点困难,好像可以这样,也可以是那样的。甚至有的孩子写着写着自己都糊涂了,不知道写得是什么。那么,该怎么从一则材料中去提炼和分析文章的主题呢?

  答案是材料,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的材料。材料是主题提炼的根源,是从具体材料中概括和提取出来的。所以,我们在提炼主题时,需要把握材料的具体性质以及可能蕴涵于其中的深层意义,找到它所能包括的思想或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或理解,从而最终确定主题提炼的方向和结果。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文章主题提炼的四大步骤:

  在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弱小的国家叫燕国。当时燕昭王当上了燕国的国君,他一心想改变国家残破、落后的面貌。怎样才能改变面貌呢?最重型的当然是要有一大批人才。所以燕昭王任国君后,头一件事情就是广泛招募人才,聘请有学问、有谋略的人。

  一天,燕昭王带了许多钱,非常谦恭地去请教墨个叫郭隗的人,商讨如何强国酌办法。郭隗当即告诉他:‘对待有学问的人应该象尊敬你的老师那样,以诚相待,”于是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千金买骨”的事情------

  古代有一个君王想用高价买一匹千里马,但买了三年还没有买到。后来这个君王手下的一个人用五百两金子买来了一堆千里马的骨头献给君王。从这以后人们都知道这个国君是那么爱千里马,甚至连千里马的骨头也用重金买来,知道他是真爱千里马了!结果不到一年,该君王就得到许多千里马。

  郭隗讲完这桩事情,对燕昭王说:“你想得到一大批有学问的人,那么就先用重金聘请我做起吧。人们一旦知道,我被你重用了,那么有学问的人就会象潮水一样地朝你燕国涌来。”

  燕昭王听从了郭隗的建议,真的用重金来聘请他,而且还给他建造了豪华的宫殿,亲自拜他为老师。消息传开店,当时有一大批很有学问的人,如乐毅、邹衍、剧辛等人都纷纷来到了燕国。燕国有了一大批人才后,很快就强大起来了。

  好,故事讲完了。你有什么感想?要是用上面这个故事中的材料写成作文,该怎么去确定文章的中心呢?

  第一步,当作话题,联想到某方面具有相关性的事例。[NextPage]

  我们每次看到一则材料的时候,都会联想到相关的事物。比如上面的材料,你可能会联想到伯乐相马的故事,也可能会联想到商鞅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或者你思维发散,还可以想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第二步:找到二者的共同点、相似点或相反面。

  当我们根据材料的内容联想到其他相关的事例的时候,实际上这种联想都是因为这些事例具有某种特征,正是这种特征让我们将他们关联起来,想到一起。那么这个相同点、相似点或者相反面就是我们文章的主题。

  比如上面的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如下的主题:

  1.赞扬燕昭王为强国而虚心求教的精神。只有态度谦虚,才能求到人才。(和三顾茅庐的相似点)

  2.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取信与人。(和商鞅立木的相似点)

  3.为什么燕昭王能求到人才?因为他有双慧眼,首先看中了郭隗。(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我们可以知道,同样一个材料,可以写成中心思想各不相同的作文。当然,同一材料,因为所确立的中心不同,详略安排也是不问的。

  有时为了耍写好一篇作文,光搜集一个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要搜集几个材料,比较比较,看哪一个更能突出作文的中心思想。所谓开拓思路,主要是指在动笔写作文之前,多角度地去筛选材料。

  第三步:找到上述现象的共同原因。

  是不是根据上面两个步骤,我们的文章主题就提炼完了,可以开始动笔写文章了呢?其实还不够,我们只是对材料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如果就这样动笔,只能是将我们想到的、搜集到的材料堆砌到文章中去,这还不够,我们要更近一步,对材料后面的原因进行分析。

  比如燕昭王和刘备为什么能礼贤下士,虚心求教?而不以为耻?因为他们都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和抱负,为了实现强国的目标,他们才求贤若渴。这种谦虚和抱负才是郭隗和诸葛亮愿意帮助他们的原因。

  后面的两个主题,同学们可以自己试着分析原因,只要言之成理,都是可以的。

  第四步:针对这一原因,发表自身看法。

  分析了原因,我们还只停留在论事的阶段,那么对我们自己的生活、结合自己的实际,又该怎么做呢,因此,最后,我们还要针对文章的材料发表自身的看法。这个看法,可以是文章主题的深华,也可以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留给读者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48071/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