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歌教学设计_读——诗歌教学的钥匙

读——诗歌教学设计_读——诗歌教学的钥匙

  作者:郑传兴

  诗歌是作者用丰富的感情、鲜明的节奏、精炼的语言以描绘形象、抒发情感、反映生活的文学形式。目前,从小学语文教材到高中课本,都有诗歌单元。新课程改革后,高中还设置了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一课本中选取了大量经典诗歌。湖北省高考语文命题中把诗歌鉴赏作为必考内容之一,可见诗歌的重要地位。如何在平时的课堂中搞好诗歌教学呢?笔者认为,读是诗歌教学的钥匙,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朗读,感受音乐美。古代诗歌讲究平仄、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追求诗歌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关睢》《蒹葭》采用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先扬后抑,余音缭绕,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音乐美。再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徐志摩的新诗《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里“来”与“彩”,“娘”与“漾”为韵脚,有很强的音乐性。

  精读,品味语言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诗歌表情言志的外壳,也是诗歌塑造形象、反映思想内容的唯一媒介。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也更具感染力。精读诗歌,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可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准确把握深层含义。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但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再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诗人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是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体现了语言的含蓄美。

  默读,想象画面美。画面美,其实也可以理解成是诗歌的意象美,意象丰满生动就会有画面美的效果。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再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清新的画面美。

  赏读,领悟意境美。“意”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典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如唐代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开头描写阴雨、江草、鸟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后两句寓情于景,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了诗人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赏读有利于感受诗歌的意境,在熟读诗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慢慢领悟到诗歌的韵律,并从诗歌的韵律中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感受到诗歌美的意境,达到欣赏诗歌,读懂诗歌的境界。

  品读,体味哲理美。古诗词是思想的精华,智慧的源泉,文化含量极高,我们要品读古诗词,悟透里面蕴涵的哲理。例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涵的真理,也就是说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再如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水口行舟二首》(其一):“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诗人在写景抒情中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黑暗总会过去,风浪终将平息;青山不老,绿树长青;大自然的美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是不可遏止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读的重要。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是诗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31964/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