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五个步骤|浅谈古诗教学的阅读艺术

古诗教学的五个步骤|浅谈古诗教学的阅读艺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既然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那么“读”的教学就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朗读教学,就是抓住了文章的文理以及作者的叙事脉络,这样多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前的阅读教学,为了讲解知识点,为了学会阅读方法,为了多练习,往往忽略了“读”。有时把一篇陌生的课文让学生课下去读,上课就讲,根本不知道学生到底读没读,读的怎样。

  通过教学中的慢慢摸索,我将语文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文本的阅读之列,让学生反复阅读,层层深入,揭开隐藏于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

  鉴于这种心灵的固守,我在进行古诗教学中将课堂的阅读作为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的基本手段。让学生随着我的指引尽情去品味诗句,去挖掘诗歌最底层的韵味,在朗读的过程中一层一层地深入到诗歌的骨髓。通过对文字的骨架的解剖,对诗意血肉的触摸与碰撞,感悟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沉感情与博大胸怀,从而与诗中人物同欢同悲,同笑同乐,以达到我的教学目的:读出心得、读出人生况味、读出生命的欢笑与悲苦……

  现在就《卖炭翁》一课的教学为例,浅谈古诗教学的朗读艺术。

  一、阅读作者,让学生开启记忆宝库

  开课伊始,我问学生,你们谁知道白居易啊?能背诵他的诗句吗?话音刚落,第三学习小组的王敏立刻站起来激动的说:“老师,我知道,白居易是唐朝的伟大诗人,他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齐名,人们称之为诗王!”第四小组的倪润迫不及待的补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因此,他的诗歌多数是描写人民生活的疾苦……”同学们的记忆闸门一下子被开启,季红几乎与李艳同时站起来,只听见她流畅的背出了几句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掌声雷动中,我看见后排的几个同学又举起了小手,课堂气氛被激活了,学生情绪高涨,于是,切入正题。

  二、紧扣诗情,读出词句间的韵味

  古代经典诗词是古文化中灿烂的奇葩,反复诵读经典诗词会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我们的情操,也是研习古诗词的捷径,《卖炭翁》正是这样的朗读材料,我想通过学生的朗读,达到正音的效果,从读准字音直到字正腔圆,读出节奏,读出情感,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NextPage]

  1.读标题,让人物轮廓浮出水面

  全班齐读整首诗歌,再请男同学大声朗读三遍《卖炭翁》,女同学闭着眼睛想象,默默聆听,并把自己所听到的画面说出来。

  女生甲:我从诗歌的题目中听出了悲苦的意味。

  女生乙:我听到这个题目,看见一场大雪之后一位老人艰难的生活画面。

  女生丙:我看见了寒冬腊月雪花飞舞中卖炭老人在痛苦的挣扎……

  我及时点拨道:非常正确,同学们通过朗读诗的题目,就能看到这么多的东西,那么,我们如果再次朗读诗歌,会不会深入到卖炭老人的内心去,看看他的真实生活到底怎样呢?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深入课文,走进卖炭翁的内心,关注他在千年之前的苦难生活吧!

  2.朗读诗歌,让诗意层层浮现)

  学生齐读《卖炭翁》,仔仔细细读上四遍,争取读通畅。读出诗句内部的停顿,读出节奏。然后,师生齐读: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在师生齐读的过程中,我看见同学们很投入,有的情不自禁地双眼含泪,有的同学声音哽咽,看得出孩子们读出了诗歌的节奏与韵味,小组讨论中,我惊讶的发现同学们在书页上写上了:可怜、艰辛、贫困、悲惨、艰苦……等等字眼,于是,我将这些词语板书在黑板上,传递给孩子们集体的感受与爱憎,并在旁边写上大大的一个“熬”字,我想通过解剖“熬”字,让学生深切的体味卖炭老人的艰辛与无奈。

  3.潜心会文,读出诗情感悟[NextPage]

  通过几次朗读,我们已经读出了作者写的是一位可怜至极的卖炭老人,在寒风霜里艰难的谋生的画面,于是,接下来的朗读将进一步启开人物的悲苦命运。

  小组自由朗读,并将你们从文字中看到的画面写在书签上,甲生这样写道:寒冬腊月,北风呼啸的羊肠小道上一位苍老虚弱的老人拉着牛车在艰难的前行,苍茫天空下再现一幅悲苦与劳累、汗水与泪水共同凝集成的荒凉画面。

  乙生更富有想象:终南山,那山高密林,荒芜人烟,豺狼虎豹出没的环境中,卖炭老人在北风呼落叶肆虐时为生而奔波……

  丙生更有韵味:日近黄昏,萧瑟寒风中,卖炭老人“伐薪烧炭南山中”,漆黑的十指担负着生活的全部希望。

  我见火候已到,就及时小结:老人每天艰苦劳作,却依然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凌霜冒雪,逆风而行,岁月的风霜在他脸上刻下道道伤痕,请问:卖炭得钱何所营?

  学生回答:身上衣裳口中食!

  好一个“口中食”,这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愿望,然而,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我们痛苦的看到达官贵人享乐奢华,靡靡之音不绝于耳。可是,芸芸众生却挣扎在饥饿的死亡线上,这是何等的不公,何等的惨烈,卖炭老人一生不求富贵,只祈求温饱,但是,一生劳作却依然痛苦不堪。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诗句,体味出白居易蕴含在诗歌中的愤怒和深切的同情。

  4.读出别样的滋味,触动你我心弦

  “身上衣裳口中食!”好小的愿望啊,可怜这小小的愿望都变成了奢望的梦想,艰辛劳动,不求荣华富贵,只求穿衣吃饭,仅此而已,可是,老人的愿望到底还是落空了。请同学们在仔细朗读最后两句诗词,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小组讨论,窃窃私语之后,学生王跃说:“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我从一个“单”字中看出老人一生艰苦度日,甚至连一件过冬的寒衣也没有,真是可怜啊!

  李宇又说:“这个”单“字,我看出老人只穿一件破旧的衣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照应了“可怜”这个词。

  肖琳说:“他穿着单衣,却一心盼望着风雪将至,这矛盾的心理反应出他内心的凄苦与绝望……”

  班长王萍最后说:“他本应该期盼天气转暖,冬日高照的,但是,因为这样,炭的价钱就会直线下降,于是,违心的祈祷寒流肆意,风霜降临,我再次觉得他很可怜……”

  我一边听,一边在黑板上写上:一忧一愿、心酸无奈、悲惨命运等词句。

  三、回读诗歌,拓展延伸、升华情感[NextPage]

  学生随着配乐朗读,老师深情的描述:卖炭老人终于盼来了一场大雪,可是,天寒地冻中,他上好的一车炭却只换来“半匹红纱一丈绫”,跋涉在风雪中几十里山路,他步履蹒跚,北风呼啸中穿着衣衫褴褛的单衣一边往回走,一边凄厉而又绝望的哀嚎:苍天啊!这个世道怎么如此不公平啊!他的哭泣声中,我们看到作者给予在诗歌中怎样的情怀啊?

  学生许敏回答:作者给予人物无限的同情,诗人敢为民而疾书,敢为百姓而歌的伟大情怀令人感动。

  是啊,诗人敢为民而歌,我们敢为诗人而歌,让我们齐声唱出这类诗句吧!

  配乐声起,学生集体诵读: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占巾!”“海无闲田,农夫佑饿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诵读声中,我听见教室一角传来低低的哭泣声……

  总之,我感觉到学生朗读的情感在逐步提升。并且在与我同步,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师生间的情感在互相传递。通过逐步的朗读,学生渐渐意识朗读能使人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提炼出《卖炭翁》的主体思想!那就是:

  文章通过作者自己对亲眼所见的一个卖炭老人的遭遇描写,揭露了“宫市”制度“掠夺”的本质,表达了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本文为节选,诗句在事件的描述中加入了对人物外貌与内心的细致刻画,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卖炭翁形象。“可怜”二字是此节点睛之笔,既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深切同情,又直接点明了卖炭翁在社会中所处的卑微地位。

  教后感悟:这堂诗朗读教学让我体验到古诗阅读的重要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只是注重对学生字词句的理解,而忽略了“读”这一个重要环节。其实,教学中的朗读会使学生从中体味到文字语感的快慢,领悟出作者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深沉含义,因此,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课堂的朗读至关重要。

  本课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生通过第次阅读,渐入佳境,读懂了文意,读出了文本潜藏的情感,读出了我预想得到的结果。

  后记:此文感谢导师胡老师的精心修改,以至于酌字酌句的匠心独运,提出了许多良好的建设性意见。作为初学者,我在感到异常汗颜的同时更是满心感谢。导师的指引令我茅舍顿开,如要仔细修改,将更换动脉,移植器官!但冰冻三尺,非一时能掌握精髓。此文略有改动,发于次,充数而已!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20976/

清明古诗视频教学 古诗教学评课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