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让探究成为一种习惯·读《课题研究在中学》

合作探究|让探究成为一种习惯·读《课题研究在中学》

  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中国教育也迎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课改有很多的亮点,研究性学习就是其中的一个。在21世纪之初的那几年,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也是很多学校积极探索实践的领域之一,一批研究的成果相继出现。我也是在这个期间,先后出版了《课题型课程的探索》、《高中物理课题研究》等书籍,来汇报和介绍学校、自己在研究性学习方面探索实践活动的状况。

  但是,研究性学习并没有一直保持它应有的热度,在最近的四五年内,反而逐渐走向了低谷。这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高考的指挥棒作用。考试成绩直接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迈入高校的门槛。前几年在“综合能力测试”科目中设置的研究性学习试题内容,对学校研究型课程的开设的导向作用还是蛮大的。但多年过去,“综合能力测试”科目在上海的总分数不仅没有提升(满分30分),还在明年的高考中给取消了。学校在课程设置中,最初的几年担心综合能力测试的分数会逐渐增加(这是官方给出的一个说法),所以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但“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者自己逐渐放弃了对研究性学习的引导,学校也逐渐掌握了这种类型考试的“诀窍”,于是,研究型课程自然被逐渐冷落了。

  二是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不足。建设一门课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明确课程的要素,需要梳理本校的优势和不足,需要开发多元化的教育资源,需要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的倾情投入……。但是,我们的师范院校,没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型课程建设”方面的课程,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也很少有研究性学习的经历,仅在毕业设计的时候,匆匆去做一项研究。这就从根源上造成了教师队伍整体上缺乏课程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绝大多数的学校校长,在担任校长之前,都是某一学科教学方面的专家,对研究性学习如何开展普遍缺乏研究,因此难以发挥引领的作用。一线的教师受“分数”的牵制太大,不愿意将精力投放在与“分数”没有直接关联的领域。

  三是过度的炒作引起思维的混乱。我们现在的教育,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每提出一个新的教育改革的方向或者目标,马上就会出现一批的“专家”、“实践单位”,马上就会有一大堆“千姿百态”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研究性学习也是如此。当这一学习方式刚被引入新的课改方案时,一批所谓的“专家”就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对这一学习方式摇旗呐喊了,但是他们自己可能从来就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学习指导,每个“专家”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认识都像“瞎子摸象”那样。有了几个这样的“专家”加以指导和总结,在研究性学习方面有特色的学校也像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了出来,在媒体的大力炒作之下,一个个都好像在这个方面已经探索了几十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一下子成了众多学校学习的榜样了。但是当媒体炒作的这种风吹过之后,此类学校大多也销声匿迹了。

  四是“两分法”引起的错误理解。很多教师把学科学习理解为通过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学习,把研究性学习理解为通过经验、体验进行的学习。按照这种理解,研究性学习就陷入到活动主义和体验主义之中,和学校平时设置的活动课相提并类。而在很多教师的眼中,活动课的地位和学科课程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实,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学校所有学习活动领域都应该提倡的,如果学生在开展一种学习活动,别人一眼就能够看出这是学科学习或者是研究性学习,则这所学校里的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都是有问题的。

  五是对“自主”、“生成”的错误理解。谈到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强调它的基本特征——自主性。学习内容是由学生自主确定的,学习的方式、组织形式等也是学生自主确定并不断生成的,学习的进程也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等等。这常常会造成一种误解,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学习自己的事情,教师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在他们出现困难的时候帮着出出主意,把握一下方向,至于具体怎样做,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决定。事实上,研究性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自己能否和学生一起参与探索和研究,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学校是什么?是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学生的合作,来实现学生独自一人无法进行的学习的场所。

  非常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新世纪之初各方热炒研究性学习的时候,还是最近几年人们逐渐冷落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有这么一批教师,依然坚守在研究性学习这一领域,始终不渝地进行着探索和实践。张治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课题研究在中学:从研究性学习到创新大赛的探索与实践》一书,是他十多年来在研究性学习领域持续探索的成果结晶。十多年来,他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先后获得国际类奖项11个,国内省部级以上奖项7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他在研究性学习领域的执著和所取得成绩告诉我们,认准了一件事情,就应当坚持不懈地将它做下去。一个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比别人多坚持了一段时间。

  现在有一个非常热的话题,就是创新素养的培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把我们的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需要一大批具备创新素养的人才。我个人以为,创新素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持续不断地探索外在世界的良好习惯;二是人持续不断地探索内心世界的良好习惯。杜威将人类与生俱来的探究本性分为4类:第一,每个人都有社会化的本能,他们都有强烈的人际交往的兴趣;第二,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建造的本能,他们乐意去建造自己心中的世界;第三,每个人都有探究的本能,他们对探究和发现世界具有极大的好奇心;第四,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本能,他们渴望表现自我。研究性学习为创新素养的培育、为呵护杜威所说的人类的四种探究本性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这正是这一学习方式的价值所在。

  不断探索外部世界,是学校教育比较擅长的;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对来说更加困难,需要教师有高超的引导技巧,需要学生能够冲破束缚自己的一系列“牢笼”。我还是比较关注在教育领域的上述两类探索活动的,台湾辅仁大学英文系的中文教师谢锦桂毓先生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将学生引向自己内心的一种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路径呈现在《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这本书中。除此之外,指引学生向内开展探索的活动比较少,具备这种能力的教师就更少了。

  《美国科学教育标准》,对探究给出了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也是针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而言的。“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需要开展观察;需要提出问题;需要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弄清楚什么情况已经为人所知;需要设计调研方案;需要根据实验证据来检验已经为人所知的东西;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读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把研究结果告知于人。探究需要明确假设,需要运用直觉和逻辑思维,需要考虑可能的其他解释。学生们在学习探知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时将会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某些方面的工作,但是学生们也应该培养自己从事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这一描述非常清楚地告诉人们,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该如何具体去实施。

  中学生开展的课题研究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也是张治老师探索实践的重点领域。和科学家开展的课题研究相比,中学生的这种课题研究有三个特点:一是有“教师的指导”,体现出有控开放的特征;二是“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经历往往比结果本身更加重要;三是“与课程结合”,课题研究可以得不到结论,但课程实施必须保证成功。

  张治老师认为,在上述的三个特征中,教师指导尤其重要。应该将指导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探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二是通过探究获得关于身边世界的经验和理解;三是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四是逐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以及科学本质的理解。他的这些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学习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呵护孩子们的求知欲,才能让自主、主动学生成为可能;通过探究来获得关于世界的经验和理解,其实就是在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探究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方法,是学生探究的工具和支架;学生在对科学探究本身以及科学本质理解的过程中,也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观自己,学着去正确认识自己。

  本书由三大板块组成:第一板块介绍了中学生课题研究的现状、特征和价值,属于理念性和理论性的探讨;第二板块介绍中学生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和指导,给家长和教师提供了很多实务性操作的指导;第三板块介绍了中学生课题研究与国际、国内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之间的关联,以及参加各类大赛的参赛攻略,资料丰富,值得收藏。

  一个孩子,在他求学的期间,如果能够有一两次完整的研究性学习的经历,对他一生的成长都将是大有裨益的,我坚信这一点。

  《课题研究在中学:从研究性学习到创新大赛的探索与实践》  张治/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1.8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20405/

积极探究 探究法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