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姓什么|司马相如:只为帝王写文章

司马相如姓什么|司马相如:只为帝王写文章

  作者:陈才智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蜀中,孕育了无数文人雅士,西汉的司马相如便是其中之一。他以“赋圣”之名在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斑驳绚丽的一笔。

  领皇恩御前施才能

  公元前138年的一天夜里,雅好辞赋的汉武帝偶然读到《子虚赋》,击节叫好,大为欣赏,却不知是谁写的,不禁暗自叹息:“可惜寡人没有和此人生在同一个时代!”这时,替武帝管理猎狗的太监杨得意恰好在旁侍候,他告诉武帝,这篇《子虚赋》是他的同乡司马相如所写,且此人尚在人世。武帝一听,又惊又喜,立即传旨,召司马相如入宫。这个对文人来说渴求已久的机会,终于降临到了司马相如头上。

  再次来到长安城,司马相如有了一种新的感觉。十多年前,他失魂落魄地从梁国返回成都时,曾在长安短暂停留,那时是何等狼狈。这次奉召而来,一路风光无限,连骑的马都仿佛笼罩了一层光辉。

  三天后,未央宫正殿,汉武帝召见。司马相如不免有些紧张,甚至又犯了口吃的老毛病。但他毕竟做过景帝的武骑常侍,对朝会、觐见并不陌生,因此很快便平静了下来。武帝先是问了司马相如的身世,做梁孝王游士的情况等,随后,便兴致高昂地谈起国家大事。

  武帝说话时,司马相如悄悄瞥了一眼他的容貌,心下一惊。这位皇帝虽年仅十八岁,但眉宇间却充溢着老成持重、深谋远虑的气质,一副不怒自威的神情。司马相如不禁感叹:“大而至极,才能体现出美。如今大汉盛世,千载难逢,又逢武帝这样的雄才少主,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充溢着昂扬奋发的气象……”想着想着,他文思泉涌,向武帝禀奏说:“陛下读到的《子虚赋》,是我十几年前随便写的诸侯打猎之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写一篇。”

  公元前137年,汉武帝读到了司马相如新写的《上林赋》,大喜,然后拜司马相如为郎官。

  除了写得一手好文章之外,司马相如为官期间最大的贡献其实是开发西南。他为官第三年,正赶上中郎将唐蒙在修治西南蜀道,由于工程艰巨,征集民工过多,又杀了西南夷首领,巴蜀人民惊恐不安,引发骚乱。汉武帝闻听奏报,决定派司马相如去责备唐蒙,并让他写一篇文告,向巴蜀人民做一番解释。

  于是,司马相如写下了一篇温情脉脉的文章,号召巴蜀百姓要“急国家之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代表皇帝给了地方很多恩惠,招抚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

  回到长安,司马相如向武帝提出意见:应该在邛(今西昌)、筰(音同“昨”,今雅安)一带恢复设置郡县,这对西南蜀道的开通更有效果。武帝采纳,并亲派司马相如负责这件事。再次到蜀后,司马相如雷厉风行地拆除旧关,架设桥梁,开辟道路,造福了西南一方。

  写文章身后任评说

  对司马相如的人品和文品,后世一直有着毁誉两种说法,他和卓文君的浪漫爱情,也曾遭到质疑。但据史书记载,“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白头吟》中写道:“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后人考证认为,此诗为民间作品。多年之后,人们发现了一篇传为卓文君所作的《司马相如诔》,以朴实无华而又情真意切的文字,概括了司马相如的一生。可见二人爱情之坚贞。

  还有人说,司马相如文品不高,铺写洋洋洒洒、歌功颂德的《子虚赋》《上林赋》,靠吹捧成了御用文人;遗作《封禅书》,也使得汉武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进行封禅活动。不过,客观地讲,司马相如谏说论事,虽铺张扬厉,但无一不宗旨严正,有所讽喻,司马迁认为:“此与《诗》之风谏何异?”这是很高的评价了。

  两汉作家,绝大多数都对司马相如十分佩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司马迁。在整个《史记》中,专为文学家立的传只有两篇: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全文收录了他的3篇赋、4篇散文,以致其篇幅大约相当于《屈原贾生列传》的6倍。仅此即可看出司马相如在太史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后代文人更将司马相如与司马迁并称为“文章西汉两司马”。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他们两位放在一个章节里加以评述:“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如此看来,哪怕确实是为帝王写作,司马相如也算是做到了御用文人的极致。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315683/

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代表作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