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标准_语文新课标 11组关键词

语文新课程标准_语文新课标 11组关键词

  陆志平

  1.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与语言文字有什么不同?

  语文就是个课程名称,原来叫国语国文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不是理论性,知识性的课程)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2.语文素养与养成──核心概念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经典范例──诵读

  知识──传授

  能力──训练

  素养──养成

  1)语文素养的内涵

  2)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NextPage]

  一是语文素养应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属于人的一种修养,包含人的几个方面的“智能”。这种“修养”和“智能”靠外在的“灌输”和机械的“训练”是难以形成的,必须靠人自身的长期主动积极地学习/实践、探究,才能逐步地形成与发展。

  二是,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强调日积月累、长期修习、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不能要求立竿见影。这时语文素养内涵的丰富性和汉语文的特点所决定的。这不仅仅是指语文素养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那些方方面面,即使是阅读与表达的能力,也不能指望向学生传授了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就能很快地提高阅读与表达的能力,还是要靠长期的学习与实践,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表达中学会表达,不要急功近利。

  三是月文素养的方方面面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必须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

  旧课程

  新课程

  课程功能

  知识本位

  以人为本

  课程性质

  工具性

  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目标指向

  知识与技能

  语文素养

  课程实施

  传授与训练

  实践与养成

  3.识字量、字表、写字──汉语重要特点

  调整字量的意义

  两个字表的价值

  加强写字教学

  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汉语教育传统

  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NextPage]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课外阅读的指导、管理、考核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大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

  5.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创新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作想象中的事物。

  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

  自己的体验,独到的见解

  6.口头语言、文明交流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得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

  7.综合性学习──积极提倡

  价值: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特点:

  要点:

  8.随文学习、指导点拨、实际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P25关于语法修辞知识两段

  指导和点拨

  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

  9.评价理念与方法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P26页,评价建议[NextPage]

  10.新的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详见P1前言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

  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

  非连续文本阅读问题

  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优势

  有意义的技术

  技术改变课堂

  从辅助教学导e学习

  11.教师素养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P19

  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体现新的语文教育思想

  做学习型的教师,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陆志平,语文特级教师。现为江苏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语文学科组成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曾任江苏省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国家新课程改革主要负责人之一,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学与语文教学研究论文多篇,著有《语文课程新探》《小说美学》《品味与感悟》《语文随谈》等。)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298165/

语文新课标2018 语文新课标体会 最新语文新课标 语文新课标mpa 语文新课标必读 语文新课标变化 语文新课标丛书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语文新课标对语文的新要求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