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和抄袭的区别|给抄袭和模仿划清界限

模仿和抄袭的区别|给抄袭和模仿划清界限

作者:吴春来

 

 2010年江苏一考生的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在网上被指抄袭著名作家李汉荣的散文《巴西亚马逊红木地板》,让人大跌眼镜。

 

作文抄袭已不是新鲜事儿了,历年高考,也不乏此类作文:

 

2001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涉嫌抄袭当年第7期《杂文选刊》刊发的《患者吴良知先生的就诊报告》;

 

2003年海南高考满分作文《最美丽的鸟》,涉嫌抄袭《故事会》杂志刊发的《爱的误区》;

 

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涉嫌抄袭;

 

2005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执子与通子》,涉嫌抄袭4年前湖南湘潭市一中邓丽的同名获奖习作;……

 

文学界的抄袭现象司空见惯,安意如、姚牧云、郭敬明……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映入读者的眼帘,而这股抄袭之风,不知何时已刮进了纯真的校园,且愈演愈烈。有人曾用“祖国山河一片抄”来嘲笑高考作文抄袭的丑相,抄袭者是否因抄袭之事面有惭色?读者是否对抄袭之作深恶痛绝?

 

抄袭:盛行之风为哪般?

 

抄袭是一种说谎、欺骗、偷窃的行为,指的是将原始资料的信息、观点和句子直接用于自己的文章当中而不做标注。作文提倡个性,重在创新,凡是抄袭之文,只能暂时蒙住了阅卷老师的眼睛,但纸终将包不住火,正如今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绿色生活》一样,引来读者的质疑与责难。

 

绿色生活

 

江苏高考高分作文

 

足不出户,我已到达巴西。

 

经过技术的切割,经过资本的流通,经过售货员“选择原木地板,享受绿色生活”的热情推销,来自亚马逊流域的参天大树,混合着奔腾咆哮的激湍飞瀑声,莽莽林海的窃语以及在这片热带雨林中生活了千年、万年的鸟儿的鸣叫声,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我的家中。

 

滚滚流淌的亚马逊的河水,化为滚滚的利润,带着滋养了它几百万年的绿色,就这样以一种卑谦的姿态,匍匐在我的脚下。

 

有那么几次,我弯下腰,趴在地板上,细细地、细细地凝望,注视着它。隔着刷了油漆、打了蜡的光亮表层,抚摸着它经历了千年的纹路与年轮。每一圈,都是自然对其三百六十五天的滋养,都凝结了那块生它养它的土地日日夜夜的厮守。而今,它却因为“人类需要绿色生活”这个假惺惺的理由,被迫断开了它的手,离开了它的根,被削成无数片,远渡重洋,来到中国。

 

我轻轻地抚摸着,在品牌之外,在装饰之外,细细聆听其中花的呢喃、鸟的鸣叫、自然的心语。透过深层,凝望着它曾经生气勃勃的绿色。

 

匍匐于被匍匐者,是尊敬还是惭愧?

 

很明显,我羞愧,羞愧得无地自容。

 

这棵树,它本可以很好地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而今,它却只能匍匐在我家中,任意地被践踏。

 

生产刺激消费,消费拉动生产,据说这是消费社会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因为我的消费,以及其他和我一样购买巴西原生态地板的人的消费,拉动了这项所谓的给人们带来绿色生活的产业的增长。也就是说,我们的“绿色生活”,不仅加快了亚马逊流域电锯的隆隆作响,加快了热带雨林的消失,还加速了全球温室效应,加快了两极冰川的融化,加快了海平面的升高,加快了臭氧层的空洞,加快了地球的毁灭!

 

如此“绿色”!是的,我们追求绿色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此为理由,任意阻断河流,任意砍伐原木,任意践踏每一份花香与月光!

 

我们要做的是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用“绿色”这个崭新的概念,诗意地栖居!

 

巴西亚马逊红木地板

 

(作者李汉荣,发表于《散文》月刊2010年第一期)

 

 

足不出户,我已到达巴西。

 

经过技术处理,经过资本切割,经过商业交易,南美洲炽热的阳光、茂盛的林莽和如潮的鸟鸣,已化作我脚下安静的地板。奔腾的亚马逊河的滚滚波涛,化为滚滚利润,迅速向后退去,退去,终于波平浪息。

 

最后,它匍匐在我的屋子里。

 

一条浩瀚大河,用它潮涨潮落的水位,仅仅灌溉了我的消费指数和居住品位吗?

 

有好几次,我莫名其妙蹲下来,匍匐在地板上,仔细辨认和端详,在涂了漆打了蜡的木板上,抚摸那清晰的年轮和木纹。在价格和品牌之外,在油漆之外,我寻找被商业砍伐了的,大自然的涛声和鸟鸣。

 

我的匍匐,对被迫匍匐在我脚下的大自然、对被迫禁锢在我脚下的那条大河,意味着什么呢?

 

对匍匐者的匍匐,是尊敬?是惭愧?

 

是的。是十分的惭愧。?

 

地板静静地散发着南美洲的木质清香。我又一次感到,全球化气息已充满我的屋子。

 

全球化,这就是说,借助万能的商业和资本,我们可以消费地球上所有的涛声和鸟语,践踏所有的年轮和月光。

 

生产刺激消费,消费拉动生产,据说这是消费社会的绝对真理。作为这一真理的实践者,我之消费,不仅拉动了生产,拉动了亚马逊热带雨林隆隆作响的电锯,最终,我还拉动了全球气温升高,拉动了臭氧空洞扩大,拉动地球以更快速度走向末日。

 

是的,我们足不出户,就已经踏遍天涯海角,踏遍巴西的落叶。

 

我惭愧,但我却天天如此:被商业锁定的双脚,天天踩踏亚马逊的波光涛声鸟语。

 

作文以下三种情况可视为抄袭:一是完全照抄;二是大部分文字是别人的,只是在过渡句上进行勾勒;三是构思、立意都是别人的,有意地用自己的文字改造。在阅卷中作文一旦被认定是抄袭,得分将极低,大概0分-5分。

 

作文首句为“足不出户,我已到达巴西”这和作家原文完全相同,“经过技术的切割,经过资本的流通”“滚滚流淌的亚马逊的河水,化为滚滚的利润”跟原文几乎雷同。此外,“有那么几次,我弯下腰,趴在地板上,细细地、细细地凝望,注视着它。隔着刷了油漆、打了蜡的光亮表层,抚摸着它经历了千年的纹路与年轮。”和“有好几次,我莫名其妙蹲下来,匍匐在地板上,仔细辨认和端详,在涂了漆打了蜡的木板上,抚摸那清晰的年轮和木纹。”等长句也有相似之处。

 

诚如一老师所说,从行文上来看,这篇作文的作者应该还是一个挺有才气的孩子,文笔也不错。然而这样的作文跟戴着镣铐在跳舞有何区别呢?他的个性已经消失在文字的切割、复制之中了。

 

作文抄袭之风为何如此盛行,原因大致有三。

 

其一,侥幸心理作祟。也许某些考生认为,文章浩如烟海,我抄袭了人家的文章,老师是不会发现的。也许曾经抄袭过别人的文章,由于老师的疏忽,得了高分,助长了侥幸心理;其二,功利主义作怪。作文重在个性化的表述,然而面对残酷的考试,作文不是为了抒真情,而是为了拿高分,于是作文成了技巧的代名词,陷入程式化之中,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严重失却,部分同学以为只要练熟几种基本写作框架格式,然后将背诵的经典段落充斥到文中,写作自然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抄近路”达到最好的效果,若碰上似曾相识的作文,抄袭一番,何乐而不为呢?更有甚者,把抄袭等同模仿,抄袭人家的文章,还振振有词、自鸣得意。其三,社会环境作兴。社会诚信丢失,文坛抄袭成风,某些作家一抄成名,甚至有人鼓吹,“天下文章一大抄”,更加滋长了此种不正之风。

 

若作文都靠抄袭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那么我们的文学创造何在?我们的作文价值何在?我们的教育意义何在?

 

所以,我们既要端正写作态度,也要区别抄袭与仿作,不要误把抄袭当仿作。

 

仿作,即模仿去写,它跟抄袭是有本质区别的。仿作,犹如学习绘画要求临摹,学习书法要求临帖,先有模仿,然后才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达到理想的艺术佳境,而抄袭是照抄他人作品,向来是遭人诟病的。抄袭是生吞活剥式的搬用,仿作是学以致用的巧用;抄袭是偷窃,仿作是借鉴;抄袭实为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仿作讲究“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的不断超越;抄袭不过是依样画葫芦的雷同,仿作追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创新;抄袭等同思想的复制,仿作崇尚个性的张扬。

 

抄袭归抄袭,仿作归仿作,若把抄袭之文以模仿之作来搪塞,那么抄袭之风,恐怕要继续盛行下去了。模仿:他山之石可攻玉!

 

朱熹曾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郭沫若也说:“我有一个写作秘诀,就是先看人家的书再写。”作文需要在模仿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进行再创造,最后形成的自己的风格特色,焕发自己的思想灵光。所以,平时的多读、多背,是我们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才能把背诵的、积累的各类文章及素材变成自己的思想呢?

 

语言表达模仿——华章锦句,巧妙化用。作文,是语言的艺术。我们的语言,是从他处学来的,或生活中或书本里,如何把华章锦句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是作文的一大难题。一些经典之作的华章锦句,是我们语言学习的蓝本。我们可以模仿它的造词、造句的形式,然后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如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语出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成千古名句,秦少游“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模仿温庭筠“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而有出蓝之妙。

 

再如文中提及的江苏高考满分作文《绿色生活》虽是抄袭之作,但也有几处成功的语言模仿,值得学习。

 

“经过售货员‘选择原木地板,享受绿色生活’的热情推销,来自亚马逊流域的参天大树,混合着奔腾咆哮的激湍飞瀑声,莽莽林海的窃语以及在这片热带雨林中生活了千年、万年的鸟儿的鸣叫声,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我的家中。”较“经过商业交易,南美洲炽热的阳光、茂盛的林莽和如潮的鸟鸣,已化作我脚下安静的地板。”有联想,有想象,更富艺术创造力啊。

 

如高考优秀作文《书海泛舟》中的一段文字:

 

读书是跨越时空的邂逅。在书中,你可以和李白一起攀登天姥山,采摘白云红霞可以和李清照共赏绿肥红瘦,梅子时语,和她在荷花丛中争渡;你也可以和徐志摩在康桥上信步徜徉,共同采摘桥下河中的水草;你还可以和海明威一起帮助老渔夫桑地亚哥抗拒鲨鱼的肆虐,感受“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一伟大崇高的精神境界。

 

作者巧妙化用古典诗词、哲理名言,融古今中外成一体,文趣盎然,不失灵动、典雅。

 

艺术手法模仿——经典技法,寓于无形。模仿,在一定程度上讲,以模仿艺术手法为佳。《背影》经典的细节刻画,《荷塘月色》炉火纯青的景物描写,《古都的秋天》以景驭情、用景显情,《囚绿记》叙写朴实、简约,《项链》中的伏笔与铺垫,《药》里的明暗交织的主线,《游褒禅山记》因事悟理之妙,《过秦论》文气取胜之巧……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之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写作经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书海里遨游,我们积累的不仅仅是字词、句章,更有经典的艺术技巧。写作时,我们的思绪在飞扬,我们的灵感在迸发,我们的情感在喷薄,而这些艺术技巧,在无形之中,形成作文强大的艺术张力。有时你想模仿《警察与赞美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或模仿《琐忆》欲扬先抑的构思,等等,难免会有生涩、呆板之感,但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所有的技巧都将寓于无形之中。

 

如上海高考优秀作文《最贵的捐赠》精彩的描写片段:

 

小女孩涨红了脸,手指不停地摩挲着她怀里的洋娃娃,眼泪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

 

“可是,可是……”小女孩擦着眼睛,小脸越来越红,小嘴撅着,一直说不出话来。

 

小女孩又一次低下了头,小声地哽咽道:“地震后,好多小朋友没有了妈妈,他们好可怜。我想,他们最需要的应该是一个妈妈呀……”说着,眼泪掉到了地面,溅起的灰尘形成了一朵美丽的小花。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他在《祝福》中多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本文作者描摹小女孩眼睛时,从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写起,以眼泪掉到了地面收笔,形象地展示出小女孩可爱善良纯真的性格,那在捐赠过程中舍与不舍的心态更是真切动人。同样是描写人物,同样是刻画眼睛,我们不禁为该考生叫好!因为,模仿、学习他人,我们学习的不是皮毛,而是学习作文之法,领悟深邃的思想,感受浓郁的真情。

 

主旨意蕴模仿——相同素材,反弹琵琶。作文时,我们会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取材,二为立意。一个人的阅读量始终是有限的,课文里或我们阅读过的文章里的重要素材,当然可以为我所用,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若在立意上,反弹琵琶、求异出新,无疑会深化、升华文章的主题思想,有利于主旨意蕴的挖掘,是模仿中的创新,否则就是机械地模仿,甚至成了抄袭,如文中提及的江苏高考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取材一样,立意一样,难逃抄袭之嫌疑了。

 

而同样是咏梅的诗歌,陆放翁写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毛主席一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反其意而用之,歌颂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咏梅诗中的佳作名篇。

 

又如高考优秀作文《昭君的选择》:

 

天明时,有人奉旨来挑选宫女。一遍遍地述说着皇帝的封赏、嫁妆的豪华、国家的边患、战事的紧张。宫女一个个双眉紧锁,一想到遥远的异域他邦,就舌底打颤。官员失望了,哀叹着准备离去,却迎面遇上一位淡妆素衣少女,浅浅地笑着,一如当年的明丽……

 

文章取材于昭君出塞的故事,在立意上,反弹琵琶,将故事中昭君“环珮空归月夜魂”“泪湿春风鬓脚垂”的充满哀怨的悲剧形象,描写成为国家民族利益而主动请缨的巾帼形象,从而升华了主题,给阅卷老师以耳目一新之感。

 

总之,模仿不是抄袭,作文在抒发真性情、我手写我口的同时,也要讲究“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必须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别人,在学习的同时,要进行创造,熔古今于一炉而自铸伟辞,正所谓“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106150/

模仿借鉴和抄袭的区别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