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山一中常山第一中学

【浙江常山一中】常山第一中学

浙江省常山县第一中学

目录

一,学校简介
二,现任领导
三,师资力量
四,办学成绩

学校简介

  
清澈的常山江、神奇的三衢山、高耸的文峰塔,这就是常山的魅力、常山的文化底蕴。而在郁郁葱葱的西阳山下,还有另一方12万平方米崭新的土地,正涌动着书写着常山现代文明的激情,在这里正蕴育着常山人的未来、常山人的希望。她就是省二级重点中学、具有六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常山县第一中学。
   六十年,又一个甲子轮回。六十多年的自强不息,锻造出一所名校应有的风彩;六十多年的辛勤耕耘,积淀了具有常一中特色的校园文化;六十多年的风雨磨练,常一中终于把她的名字写进了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常山人的心中。
   风雨六十年
   常山一中创建于1944年。六十年来,经过风风雨雨的洗礼和磨砺,走过一段又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才迎来今日的辉煌。
   筹建初始的常山县立初级中学,即今天的常山一中,她是常山建县以来创立的第一所中学。初以塔山上的武当行宫为校址,招新生两个班,连同并入的常山简师附设的商科班,共有学生158人。
   经历了解放战争、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等一连串的洗礼,常山一中依旧薪火相传,执著于教书育人,为日后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科学春风”的吹拂下,常一中终于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历届常山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常一中领导班子理清办学思路,抓住重点,寻求学校发展的大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的关键。学校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以“充分信任、大胆使用、热情关怀、严格要求”为指导思想,通过在职进修、函授、脱产培训、新老挂钩、总结交流经验、撰写论文等形式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求在短时期内,达到“教好一门课、带好一个班、搞好一个兴趣小组”的要求。与此同时,学校还结合教育的政策法规,建立和完善了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抓好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巩固课堂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多年来,课外活动小组做到定人、定时、定地点,并有专人负责,第二课堂活动硕果累累。在体育工作中,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既重视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又重视运动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如校无线电测向队闻名省内外,多次参加省和全国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耕耘自不辍,桃李满天下。在历经60多年风雨洗礼后,省二级重点中学——常山县第一中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39个班级、2000多名学生的完全高中。
   学校迄今已培养初、高中毕业生2.5万余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高考升学率稳定在96%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九十年代以来,学校先后荣获浙江省文明单位、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省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推行国标先进单位,省先进团委等二十多项荣誉称号。2003年又被批准为省二级重点中学,被评为衢州市名校。
   1998年8月,学校从县城塔山迁往城南西阳山下。借此整体搬迁的历史机遇,常山一中锁定了跨越式的发展目标,不断向前发展。
   从塔山到西阳山的跨越
   学校搬迁后,先后完成了一、二、三期工程的建设,目前学校占地1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学生公寓以及计算机房、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等,有完善的计算校园网、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环境整洁宜人、布局合理,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空间,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开辟了一片热土。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础上,常山一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把学校办成一所与衢州经济文化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目标,不断进取,不断拼搏。坚持“读书——做人,读书——求知,读书——创新,读书——生活”是常山一中的办学宗旨。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德育为核心,以行动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启动“学子锻造工程”,通过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实施了学科德育教育、活动德育教育和环境德育教育。学科德育教育是指各科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课堂教育的德育目标,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机、有意、有度、有效”。活动德育教育是指以学校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学校通过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计划纲要》,有计划、成系列地开展教育。环境德育教育是指将环境建设作为隐形德育教育的课程,潜移默化影响、教育学生。日月同辉的汉白玉雕塑,催人奋进;曲径通幽的长廊,给学生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随处可见的校园警示牌,构筑了富有启迪的高雅校园文化。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常山一中先后建立起仪仗鼓乐队、文峰文学社、健美操队、书画社等20多个课外活动团体,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县级的表彰。在“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下,常山一中积极倡导“勤奋、进取、求实、创新”的八字校风,贯彻和发扬了“敬业、勤教、善教”的优良教风和“守纪、勤学、巧学”的优良学风,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化、程序化、目标化。
   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现在的常山一中已经形成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全员管理的德育工作新机制,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非评价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应变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提高和发展。
   学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致力于端正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起完备的必修、选修和活动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个性特长得以发展,全面素质得以提高。学校设有台湾同胞李徐素娥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表彰;同时设有特困学生基金,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人性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家长、学生的信任。在历经60多年风雨洗礼后,常山一中始终把造就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十分重视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学校通过营造和谐的人文人际环境,以学校发展的大目标来凝聚人,把教师个人追求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地培养教师。目前,常山一中已经拥有一批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兢兢业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132名专任教师中,有高级教师46人,中级教师55人。其中有省、市级优秀教师7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省、市教坛新秀5人,县专业拔尖人才1人,市级名师4人,县级名师7人。常山一中还十分重视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建立起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通过相互交流、重点探讨和平时积累相结合的科研方法,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总结教育方法和教学经验。近年来,共有省立项课题7项,市立项课题40多项。教育科研课题获市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浓厚的学术氛围,造就了常山一中教师刻苦钻研,积极开展学术争鸣的好风气,从而提高了教师素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2000年高考升学率为88%,2001年为94.9%,2002年为96.8%,2003年为98.6%,2004年为98%。
   常山一中管理模式独具特色。体现了既着眼于今天,又着眼于未来;既重视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又重视逐步健全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学校严格按照省二级重点中学的办学规程,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立校之本,走科技兴校、创新兴校的发展之路,努力使学校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向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实现了管理核心做表率,管理内容目标化,管理组织网络化,管理行为规范化,管理过程系统化。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常山一中将围绕“创全面发展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高,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结构合理、充满生机的教师队伍,把学校办成高素质,高质量,现代化的学校。
   悠悠常山江水作证,肩负着承前启后重任的常一中人,必将开辟一番前无古人的事业;
   巍巍文峰塔作证,向来懂得自强不息的常一中人,依然不会放弃创新和追求;
   绵绵三衢山作证,铭记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常一中人,将用自己的热血和汗水,浇灌西阳山下这方充满希望的热土,开创教育教学的美好明天。
   西阳山,一个美丽动听的名字,一个常一中人新梦想开始的地方,一个常山学子们梦想成真的地方,同时也必将成为一个走进常一中大门的人为之而敬仰的地方。
     

现任领导

  
县教育局副局长、校长、校党总支书记姜光明
1994年7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政教系
2005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
在读研究生
   郑红全,浙江常山人,1959年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历任学校政教主任、教务主任,现任学校副校长。1986年被评为县教坛之秀,1994年评为县“十佳教学标兵”,1996年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评为县首批学科带头人,2000年评为市先进德育工作者,2003年评为县首批名师,2004年荣获常山县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同年被评为衢州市名师,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或在省市获奖
  

  

师资力量

杨顺耀,男,一九五八年出生,汉族,是中共党员。一九八○年浙师大中文专业毕业,一九八七年浙师大中文函授本科毕业。一九九四年被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从一九八○年至今大部分时间都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七七年任教于永康市油川初中;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一年分配到常山四中任教高中语文;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三年调往湖东中学任教初中语文;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三年抽调到常山一中任教初高中语文,其间曾任学校工会主席;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八年调入常山教委教研室工作,从事语文教学与教学管理研究,其间曾任教研室教科室副主任、主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一九九八年至今进常山一中工作,任校长总支部书记。
   在工作期间,曾于九一年、九五年、九七年、二○○○年多次被评为县系统级先进个人;九五年、二○○○年被评县、市级优秀党员;八八年、八九年分别被评为市、省级教坛新秀;一九九八年被评为县科技拔尖人才;二○○二年被评为衢州市名校长,同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合格证书。
   多年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市论文一等奖以上奖励获得过三次;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并有论文交流;市教学比武中获得过一等奖和特等奖;曾多次赴外县市上教学观摩课及研究课;也是市语文继续教育讲师团成员;大约有十七万字的论文或专业文集发表或结集出版。
   教育教学管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到常山一中任职五年以来,学校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汪良福,男,196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7月浙师大政教系政教专业毕业,本科学历,获“哲学学士”学位。
   自1984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收效自如的教学风格,93年被评为县“教坛新秀”,98年被评为“常山县首批学科带头人”,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先进个人,2002年被衢州市人民政府评为“衢州市名师”,自95年以来,已有1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另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县获奖或在市级刊物发表。
   现任学校副校长,担任衢州市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会副会长,为浙江省第三批名师培养人选,正在参加教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学习。
   郑红全,浙江常山人,1959年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历任学校政教主任、教务主任,现任学校副校长。1986年被评为县教坛之秀,1994年评为县“十佳教学标兵”,1996年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评为县首批学科带头人,2000年评为市先进德育工作者,2003年评为县首批名师,2004年荣获常山县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同年被评为衢州市名师,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或在省市获奖。
   胡敏芳女1968年出生、1988年参加工作、1993年函授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
   重要个人荣誉:2000.9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教坛新秀;
   2002.9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教师;
   2001.2被浙江省教育工会评为“家庭事业兼顾型”先进女教工;
   2000.9被衢州市教育工会评为“家庭事业兼顾型”先进女教工;
   2004.9被衢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二届衢州市名师”称号;
   1994.5被中共衢州市团委评为“市级优秀团干”;
   2003.9被常山县人民政府授予“常山县首届名师”称号;
   2002.6被评为“常山县第三届十大优秀青年”;
   1999.7被评为“常山县第六届教坛新秀”;
   2003.1被选为中共常山县第十届党代表;
   获奖或发表的论文:
   1991年论文《提高政治课可信度之我见》获市、县级一等奖,省三等奖;
   1999年论文《选择题的特点及解题策略》被编进浙江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考解题策略》一书中;
   1996年论文《师生移位教学法初探》获县一等奖、市二等奖;
   1999年论文《利用辐射式教学法提高高考复习课实效》获县三等奖;
   2000年论文《创新教育与政治课堂教学设计的新思考》获市、县各一等奖、省二等奖;
   2000年与徐俊老师合作的论文《对高中政治证书会考的再认识》获市三等奖;
   2000年与汪良福老师合作的论文《新教师如何听好课》获市二等奖并发表在《衢州市教育科研》上;
   2002年论文《生动、主动、互动——求政治课高考复习效果的最大值》获市一等奖、省二等奖;
   2002.12参与郑坚同志负责的市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当代高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获市二等奖;
   2004年9月论文《新课改与中学政治教师素质》获市二等奖
   一、基本情况:
   郑洪根,男,40岁,中共党员,1987年7月毕业于浙师大中文系本科。获文学士学位,2000年10月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现为常山一中高中语文教师,担任校文峰文学社社长、校报《文峰》社长、教务处副主任等职务。兼任衢州市中语会理事,青语会理事。2002年8月浙江省骨干教师培训班和研究生主干课程结业。
   曾获县级优秀班主任、县学校德育先进工作者、县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县教坛新秀、县十佳教师、浙江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在县里举行的各种作文比赛中,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02年6月和2003年5月指导学生参加第三、第四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均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03年9月被评为常山县中小学首届名师,2003年12月被评为衢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多次担任高中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近几年曾应邀在学校和本市兄弟学校就新教材的使用、中高考作文、新概念作文、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教科研论文写作等方面作专题报告,还在市里开设过作文教学和现代文阅读教学观摩课。教学之余积极从事教科研论文写(详见第二部分“教科研业绩”)。
   有事迹刊登在2001年9月《常山报》教师节专版和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的《中国专家大辞典》第6卷。
   二、教科研业绩
   1、1992年4月,论文《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获县教育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三等奖;
   2、1992年9月,论文《以爱为本以勤补拙劣以巧求新》在浙江省“庆祝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会”上交流;
   3、1993年12月,论文《毛泽东教学思想是指引我们教改的航标》获县教育学会第七届年会专题论文奖,收入县教育学会优秀论文集,后在市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交流,收入市教委、教育学会编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暨93年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后经市教育学会推荐在“浙江省毛泽东教育思想学术讨论会”上交流;
   4、1995年10月,与另外两位教师合写的《明确目标、树立信心、狠抓双基——谈高中语文会考的复习》一文在市会考研讨会上交流;
   5、1997年5月,论文《提高三种能力、掌握四种方法、落实五个环节》在县教育学会第八届年会上获一等奖,收入《常山县教育学会优秀论文集》;
   6、1997年12月,论文《给材料议论文写作中的“三”“四”“五”》获衢州市中语会第四届年会学科教研论文二等奖,并收入《衢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
   7、1997年12月,论文《给材料议论文审题立意方法例谈》获《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主办的“全国语文教师精短论文大赛”一等奖;
   8、1997年12月,参编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高中作文达标训练》一书,撰写的《读后感的特点及其写作》收入该书;
   9、论文《词的比喻义与比喻修辞格的区别》发表在《语文世界》1998年第3期上;
   10、1998年5月,论文《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必须具备哪些思维方式》在浙江省中语会和杭州大学考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98高考研讨会”上交流并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11、1998年8月,主编《材料作文解析与指导》一书由北京华夏出版社正式出版;
   12、论文《浅谈如何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在1998年12月举行的衢州市阅读教学研讨会上交流;
   13、论文《关于学习(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意见)的几点思考》发表在《常山教研》1999年第1期上。
   14、1999年3月,论文《提高议论能力掌握立意方法》收入北京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青年教师中学语文论集》;
   15、论文《供料议论文拟题例谈》发表在《中学语文报》1999年3月9日第1版;
   16、1999年4月,论文《浅谈供料议论文写作中据言立意能力的培养》获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第15届年会语文优秀论文一等奖;
   17、论文《文言文复习要“以本为本”》发表在《中学语文报》1999年6月19日第1版;
   18、论文《怎样解答科技说明文阅读题》发表在《语文教学之友》1999年第6期上;
   19、1999年6月,论文《加强能力培养注重思维训练》获1999年市青语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20、论文《供料议论文如何挖掘深意》发表在《中学语文报》1999年11月8日第1版;
   21、论文《供料议论文如何剖析寓意》发表在《中学语文报》1999年11月18日第1版;
   22、论文《供料议论文如何出新意》发表在《中学语文报》1999年12月18日第1版;
   23、论文《如何写好“文体不限”的作文》发表在《高中生读写活页》2000年第3期;
   24、论文《例谈供料议论文写作中材料的运用》发表在《语文新圃》2000年第4期,并被收入教育部主管的《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5期;
   25、论文《谈语言连贯题的解答》发表在《中学语文报》2000年5月28日第3版;
   26、《高二语文期中复习训练题选》发表在《中学语文报》2000年10月18日;
   27、主持并撰写的课题报告《以课本为素材,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多种语文能力》获衢州市2000年教育科学一般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
   28、《短诗〈夜〉阅读训练》发表在《高中生读写活页》2001年第2辑;
   29、论文《“名词作动词”翻译的结构方式》发表在《中学语文报》2001年4月28日;
   30、《高中作文全程训练》(担任副主编)一书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初版;
   31、2001年8月在全市高中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会上作了《因文设教注重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谈新教材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专题报告并送省参加新教材教学论文评比获二等奖;
   32、2002年12月参加衢州市语文教师现场论文写作比赛获二等奖;
   33、《如何辨析近义词》发表于《高中生读写活页》2003年第5期;
   34、《如何组织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合作学习》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4年第8期。
   ------


办学成绩

  
浙江省文明单位
衢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
衢州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衢州市电化教育先进学校
衢州市书画教育实验学校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优秀考点
衢州市卫生先进单位
衢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
衢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花园式单位
衢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ingyu/39200/

  • 相关内容
  • 08-28 高中综评心理素质展示100字范文(精选3篇)

    评价,读音píngjià,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综评心理素质展示100字范文(精选3篇),欢迎品鉴!

  • 08-28 家长学校培训教案家长学校培训授课内容锦集四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长学校培训教案家长学校培训授课内容锦集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08-28 家长群规则公告简单【三篇】

    通知是相关人员知悉或执行的法律文件。我们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通知。根据上级的安排,我们需要写一份关于团建的通知。一般来说,在工作场所写通知对我们来说是锦上添花。你知道每个人是怎么写联盟建设通知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长群规则公告简单【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08-28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五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长学校授课教案【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08-28 高三家长给孩子的一封鼓励信范文五篇

    鼓励是汉语词汇,拼音:gǔlì,意思是激发;勉励;也指振作精神。出处有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家长给孩子的一封鼓励信范文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