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数学教育]苏联式数学教育的红与黑

[全景式数学教育]苏联式数学教育的红与黑

  最近数学教育界很热闹。先是美国队在国际奥数比赛中“逆袭”中国队成功登顶,引发大家对中美两国数学教育模式的思辨,随后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讲述中国教师赴英国任教的故事又引起了热议——原来中国数学老师认为大部分英国学生无法跟上进度,甚至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致15分钟的课程要花一个多星期才能完成。

  不少人看后认为,中国数学教育的机械和压抑,导致学生身心压力过大,而以欧美为代表的“快乐数学教学”、“发现式学习法”更有利于启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而有趣的是,一名俄籍教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力挺”中国的教育模式,并表示:“中式教育体系和苏联十分相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处于梯级前列的原因。”

  正如这名教师所说,中国当代数学教育模式的鼻祖正是“老大哥”苏联,也就是奥数的发源地。中国从建国后就开始系统地借鉴和学习苏联教育模式,时至今日数学教育中还有浓厚的苏联印记。

  而苏联式数学教育的独特之处,也一直让许多人好奇。

  数学——苏联冷战时期的秘密武器

  提到苏联教育制度,可能很多人都会用僵化、压抑来形容。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苏联“教育工厂”走出的人才们却创造了让全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

  例如在冷战期间,美国就讶异于苏联竟然能在一些科学领域上大展身手,甚至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比如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首枚人造卫星,就在航天领域对美国造成了沉重打击。

  不仅是美国,许多西方国家普遍对苏联的科教文化领域抱有沉闷的刻板印象,认为后者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下难以取得显著的科学成就,但苏联却一次次用科技突破打了他们的脸。究其原因,强大的数学教育是苏联在国力竞争中重要的秘密武器。

  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对国家工业建设有重要意义,因此苏联很重视数学教育,在数学领域也取得了傲人成就,比如数学界著名的莫斯科学派就是诞生于苏联时期。而苏联的数学教育模式还被当时许多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借鉴和学习。

  苏联强大的数学教育和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密不可分。为了加强核武器和航天飞行器的研制,苏联集中人力物力发展数学科研,还制定政策减免了贫困生的大学学费,使更多有潜力的底层年轻人拥有学习机会。

  而且在体制的大环境下,苏联的人文社科领域发展严重受限,加上资源和人才倾斜,数学的成就就显得十分突出了。

  教育方式的碰撞与融合

  虽然苏联式数学教育看上去很无趣、压抑,但这种模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在长时间的发展中,苏联也开始学习国外的优秀经验并加以融合。

  20世纪60年代,世界掀起了一场“新数学运动”,各国开始对中学数学教育进行大改革,普遍提高了对教学的要求。由于苏联在1957年将世界首枚人造卫星送入太空,美国对此大为震惊,于是决心改革教育,以加强对民众的科学教育,应对苏联科技人才的威胁,同时欧洲一些国家及亚洲的日本、港台地区也有跟随。

  而这一波欧美各国的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也对苏联的数学教育改革产生了影响。苏联在60年代开始了数学课程的改革,先是增加了理论知识和数学语言的学习,但由于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导致效果不佳。七八十年代苏联再次进行改革,不再过分强调形式化的训练,而是增加学生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进行数学观察的能力。

  注重对精英的培养

  苏联式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更体现在对精英的培养上。

  苏联的数学教育十分注重科学的严密性,讲求理论联系实际,除此之外还特别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可以说把数学提拔到了相当重要甚至神圣的地位。也正是因此,数学精英的栽培颇受重视。

  在苏联,不同水平的奥数竞赛每年都会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以发掘有潜力的人才。这些有数学天赋的中学生可以接受特殊的培训,这些培训是由大学生或大学教授直接负责,一方面保证了知识衔接的连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塑造学生未来的研究方向。甚至其中一些有天赋的中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写论文、做研究的工作中。

  在进入了大学本科的学习后,苏联数学专业的任课教师也多为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他们通过个人魅力和专业素养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早进入科研阶段。

  相比美国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才确定自己最终的路线,苏联偏向于引导学生更早进入研究阶段,其数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都会直接进入科研机构深造。因此相比美国,苏联的数学教材难度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实用主义or僵化教育?

  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处于胜利的美国人也开始反思苏联之前能够与自己势均力敌的原因,并意识到了数学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苏联解体后,陆续有美国数学学者到俄罗斯参加学术交流,并试图解开前苏联在数学领域“制霸”的原因。

  这些美国数学学者发现,美苏两国数学教育的最大不同体现在测试环节,也就是学生最为头疼的考试。美国从小学到研究生入学的数学考试都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主,苏联的数学考试则是以应用题为主,通过构建实际工作中的数学模型来提出问题,让考生做书面或口头解答。这种以应用题为主导的考试,和苏联当时的国家建设需求是密不可分的。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相比起苏联,冷战时期美国的数学教育反而更像是教学生如何“应付考试”:美国学生需要训练快速作答的能力,以适应考试的形式和节奏,和所谓的“应试教育”有相似之处。而苏联学生则更注重“思考”过程,他们要学会如何理清题目思路,想好如何用数学思维解题,甚至可以用哪几种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寻求快速解答的途径。

  难道苏联的数学教育就不重视考试了吗?并不是,考试在苏联数学教育中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通过考试了解每个学生答题的情况并进行反馈,教他们如何避免再次犯错。由于苏联模式需要反复的考试进行对知识理解的矫正,因此也给人形成了一种沉闷、刻板的印象。

  “后劲不足”的教育成果

  苏联诚然拥有理性、严谨的优良数学教育传统,但这种教育模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那些年少时受到严格苏联式教育的青年才俊们,成年后反而“大未必佳”。

  作为奥数的鼻祖,以苏联为代表的、接受过苏联式数学教育的社会主义国家可谓锋芒毕露,多次获得团体第一的佳绩。除了最近20年几乎垄断奥数的中国,苏联(俄罗斯)共16次夺冠,匈牙利获得6次,罗马尼亚5次,保加利亚1次,东德1次,大半的奥数第一桂冠都被采取了苏联式教育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摘走,可谓完胜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

  然而,在菲尔茨奖、沃尔夫奖、阿贝尔奖这国际数学领域的三大代表性奖项的获奖名单上,接受苏联式数学教育的数学精英们不再占优势。

  其中菲尔兹奖中有9名苏联(俄罗斯)获奖者,美国13名,法国11名;沃尔夫奖中苏联(俄罗斯)获奖者8名,匈牙利3名;阿贝尔奖中只有4名选手有苏联式数学教育背景。而其他曾经获得过奥数奖项的社会主义国家选手都不见踪影。

  以罗马尼亚数学家西普里安·马诺勒斯库为例,他在1995-97三年连续获得国际奥数满分,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的奥数选手。但他在之后的事业中只于2012年获得了欧洲数学学会奖,虽然成就也不小,但与曾经辉煌的奥数成绩相比稍显逊色。而12岁时就赢得奥数金牌的澳籍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同样是国际奥数比赛中的传奇,31岁时就以最年轻获奖者身份荣获菲尔兹奖的他,早就成为国际数学界的青年领军人。

  能在所处领域中做出长远、持久的贡献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由此看来,苏联式数学精英虽然在奥数竞赛中表现惊人,为数学界贡献了大量的青年俊才,但与欧美国家数学人才在学界著作等身、建树颇丰,屡屡在学术界重量级奖项上留名的表现相比,反而稍显“后劲不足”。

  来源:网易新闻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shuxue/349833/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