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发他人的高效教学设计如何开发他人的高效教学经验

【如何开发他人的高效教学设计】如何开发他人的高效教学经验

  一、怎样给自己的高效教学经验命名,传达我们的“价值”和“追求”

  卡西尔指出:“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人性’的圆周。这里的"劳作’是指包括命名造句在内的"符号活动’。”给高效教学经验命名,意味着对“日常经验”的系统分析和整理,集中表达我们的“思想”。一个命名往往意味着一种态度,演绎着我们的梦想和追求,也表达着我们对教学实践的一种判断。如上海市宜川中学附属学校为切实“减负增效”而探索的“一页纸教学法”、上海市兴业中学基于“和美教育”办学理念以及“爱的课堂”的“L- O—V- E”教学法、南京市第三十四中学为落实“关爱教育”理念而推行的“O”形教学法,等等。从现实意义上说,给高效教学经验命名,有利于“区分”、“标志”各种不同的经验,有利于传达特定的价值追求,有利于发挥命名的“记忆”和“传承”价值,增强认同感,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

  二、凭借“直觉”与“想象力”,寻找经验的理论“痕迹”

  理论、经验与实践是“来往穿梭”的。一方面,经验隐含着理论。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的抽象概括,但是实践并不能直接产生理论,需要借助于主体的认知图式的再现、改造和建构;同时这个过程又需要理论支撑,用相关概念、公理和法则对经验材料进行深度加工。可见,经验是构成理论的逻辑基础,是对理论的“支持”和“彰显”,理论的建构和检验依赖于经验;同时,经验可以不断充实和丰富理论,也可以修改和颠覆理论,使理论呈现不同的“框架”。另一方面,理论预示着经验。它预示经验的产生,参与经验的建构,可以对经验进行解释和评价。创造自己的高效教学经验需要选择恰当的理论作为支撑,接受理论的验证,并将理论内化为自身的组成部分。以理论的方式看待日常教学,是一种探索真理的求真思维、尊重事实的求实思维、自我扬弃的批判思维和超越现状的创新思维。笔者很赞赏江苏省宜兴实验中学的经验“类结构教学”,它是当代“教师少教而学生可以多学”的一个典范;我也欣赏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的经验“晋元实验”,他们基于“选择教育”理念而全面地梳理了一所高级中学的教学改革思路;而上海市建平中学宁冠群老师历经近30年痴心不改而建构的“迁移教学法”,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诺言,实在是令人钦佩!这些经验形成的背后,都有理论的参与,都蕴含着求真的精神和超越的勇气。

  三、借鉴他者的经验,扩大我们的经验“视界”

  经验往往是“个体”的,而不是“公共”的。借鉴他者的经验需要理性批判,需要去弊取优,去虚求真。当前,经验借鉴的一个问题就是“趋新”,即一大批的学习参观者从全国各地蜂拥至具有典型经验的学校,他们常常被那些“化腐朽为神奇”的课堂教学改革所折服,认为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回到学校后立即用到课堂教学改革之中,也不管这些经验产生的背景和土壤,不顾实际地模仿和套用。这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校长一听说某座花园里的玫瑰长得很美,就对教师说,你们去看看,把玫瑰带回来,栽到咱们的园地里。于是教师就去观赏盛开的玫瑰。马马虎虎掘出一株来……这样移过来的玫瑰,没有多久就蔫掉了,枯萎了。”创造自己的高效教学经验是一种“内知觉”,对他者经验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或者是一些具体的做法,而要进行“深加工”,抓住经验的核心,因地制宜地、批判性地借鉴他者的经验。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实验中学的“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适应个别差异的教学策略,我们不能仅仅套用其“分层”一系列做法,更要理解其精神,从多方面实现其意蕴;上海市宜川中学熊熨赟华老师的“十字教学法”,是为解决高中物理难学、难教而探索的一个“学习物理”(相对“研究物理”)教学新体系,也需要整体把握而不能仅从一招一式中“学习”它;南京市梅园中学的“梅园教学法”,是一种“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教学探索,内含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评价及管理等36个方面的内容(简称“梅园36计”),难道我们可以把它们机械套用到其他学校吗?禅宗有言:“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明月并不在手指上;文字能指出真理,真理却不在文句上。”确实!

  四、开发高效教学经验的操作载体,放大经验的价值,实现“少即是多”的追求

  高效教学经验不是“空中楼阁”的理论形态,不能仅仅是理论上的阐述,而应是实实在在的“物”形态,或者说应是理念的外显形态。创造自己的高效教学经验必须回答“如何做”的问题,而开发操作载体是首先要做的。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载体开发的关键。根据布伦德罗等学者的观点,学生的需求包括: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的人际关系,有证明自己掌握和胜任学业的机会,学习和使用自我决策的机会,有影响环境、影响他人生活的机会。因此,高效教学经验的操作载体从功能上分,有激励性载体、启迪性载体、规范性载体和强化性载体;从形式上分,符号信息载体、活动载体、光电信息载体,或者包括物质载体和文化载体等。布鲁纳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操作载体的选择与运用,不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在这方面,南京市宇花小学的“卡通课堂”,作为参与式教学的一种扎根实践,开发了“五彩学习卡”系列操作载体;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的“助学提纲”,智慧地演绎了“教育即帮助,教学即助学”的承诺,简明扼要的“助学提纲”便于操作和落实;江苏省洪泽中学特级教师姚湘仁的“布点教学法”,从“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出发,从对知与不知的区分、对知与不知区分的优化、不知向知的转化及知与不知的内化等四个方面开发的激活问题图、优化问题图、填补问题图及反思问题图等四个操作载体,探索了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于一体的“布点图”,有利于真正优化学习,提高教学实效。

  五、建构高效教学经验的“框架”或“体系”,增强经验的整体性和“画面感”

  创造自己的高效教学经验不是简单地提炼出一个理念或者具体的做法,而是建构一个包含理念、方论乃至具体操作方法的“系统”,是要形成一个有效教学经验的“框架”或“体系”。这个“框架”或“体系”既包括逻辑严密的理论形式,表现为教学思想层;也包括一定的方法论,表现为教学方法论层;还包括具体操作形式,表现为教学操作层。如把高效教学经验比喻为一棵“树”,那教学思想层则为其“根”,相当于“大脑”;教学方法论层面为其“干”,相当于“神经中枢”;教学操作层面为其“枝”,相当于“神经末梢”。“根”是营养的源泉,教学思想是教学经验的营养来源;“干”是整棵树的支撑,教学方法论作为一般的教学原理,支持着教学经验的“生长”;“枝”是在“根”与“干”的基础上生长,教学操作层面以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论为基础,在不同的情境中往往呈现“枝繁叶茂”的形态。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创立的“自然分材教学”,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样态;上海市同济初级中学的“阳光课堂三十六计”,在点燃儿童的学习热情方面有独到之处;上海市复兴东路第三小学的“万花筒教学法”,让教师拥有自己的有效教学经验,是一种“幸福沉浸”的教学实践……这些“经验”都有自己的“框架”或“体系”,“画面”立体而有质感。

  六、高效教学经验的“生长”和“完善”

  坚持是一种美德。高效教学经验从初步长成到最后完善,要经历一个不断累积和更新的过程。可以说,积累是一种态度,我们在思想上要重视积累之于经验生长的意义。积累是一项持续、长期的活动,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及时的梳理和整合,帮助记忆与提取;积累的目的是应用,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能止于积累而不作分析。积累是一个过程。积累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不断拓展、衍生和增殖。经验的生长不是经验材料的静态堆砌,而是一个动态的加工过程。当然,积累本身也是经验获得的一种方法。有效的积累是由观察、记忆、判断、比较、筛选、分类、归纲、概括、分析、评价等具体操作达成的。经验的积累可以产生一种累积效应,即在教学实践过程,由于经验素材量的不断增加而使自身以及自身以外相关因素发生相应变化的一种影响。这种累积效应以最基本的协同方式进行,影响是非线性的,可能是渐进式的,也可能是革命式的。其本身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句话,高效教学经验之“树”的生长,贵在坚持和积累,成在创新和发展。我特别钦佩坚持几十年不断创新的做法,如从“青浦实验”到“新青浦实验”、从“茶馆式”教学到后“茶馆式”教学、从“教学做合一”到“新行知教学法”,与时俱进,难能可贵!

  明白上述六个问题其实不难,每一所学校都可以思考,都可以尝试,都可以实践。我们一要做的,就是要“旋转180度”:从不思考到思考,从不命名到命名,从不学理论到洞察理论,从“闭门造车”到看看他者的经验,从只有点点滴滴的做法到系统的经验建构。如此,每一所学校都可以有自己的经验;如此,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奇迹。

  来源:好教师的博客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shuxue/332670/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