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评课记录_名师评析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佳作

名师评课记录_名师评析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佳作

  我们与“他们”交融了继承与发扬
  
  名师评析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佳作(一)
  
  [佳作1]
  
  他们
  
  现在的人们爱说“我们”,爱看“我们”,却很少起码瞄“他们”一眼。这是个讲求合作与个人主义并重的时代。“他们”既非敌,又非友,自然受轻视。“我们”是用来加强的,“你们”是用来打败的,“他们”……是用来干什么的?
  
  古人云:以人为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也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这里的“前世”便是指历史上的“他们”,司马光认为研究“他们”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的。
  
  “他们”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的灵魂。别人的行为,其成功或失败,也许都曾在你的身上发生过或即将发生。通过“他们”这面镜子,我们能吸取他人的教训,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克劳塞维茨写《战争论》是通过分析大革命时期法国领袖的战例,探讨其得失,我国古代的唐太宗,也是从臣子身上观察自己的功过。由此可见,他们是用来反思“我们”的。
  
  上面是功利性的反思,而他人给人的最大的反思是道德上的。时代大步前进,成功的道理随之改变,生存的方式也在改变,唯有道德是不变的。比如今年的四川大地震,“他们”——最初是灾民,然后是部队——给予了电视机前的“我们”极大的思考,思考眼前的一切美好生活的意义,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对生活的态度。“他们”带来的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无数的志愿者,无数的捐献物资。“他们”甚至使得“我们”也成了“他们”,成了更多人道德反思的来源。“他们”可以不是具体的人,比如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甚至可以不是狭义上的“人”:从小学时,我们就被教导要思考蚂蚁的勤劳、小狗的忠诚等等等等。“他们”给人的反思,给“我们”的指导,实在是全面而重要。
  
  我们要如何从“他们”身上得到反思,从而获得助益?先想想我们被竞争社会促长而成的个人主义。它主张发扬个性,但不完全的人格并不能称之为个性。因此,放下虚高的架子,去静静地观察那些与你不相干的人吧!在回家的车上,请注意那些热心的让座者的行为;在书店里,倾心欣赏那位读书人轻轻整理书架的动作……我相信,你会有很多思想。
  
  那么,请你,从今天起,开始关注那无所不在又被人忽视的一个“他们”吧!
  
  [评议]以“他们”反思我们
  
  作者是深谙作文之比拼首先是观点立意、对事物认识水准之比拼的道理的。作为入题,在对命题背景的认识上可谓切中肯綮:“讲求合作与个人主义并重的时代”,到了用“他们”反思我们的时候了。为何重“个人主义”?作者指出是“被竞争社会促长而成的”。这是先天不足,而后天受教育“映照”在我们身上的灵魂是什么?
  
  作为正文,承文意作者从历史的渊源上反思中外前辈也曾注意对“他们”的反思,但提供给我们的是“功利性”的结果。作为结尾,作者谈了如何从生活细节、实际行为上进行道德的反思。
  
  本文逐层深入的思考主线清楚。涉及地震材料也未停留在比照“崇高与渺小”的浅层次上,而是为我所用引出“赈灾带来的思考力量”,“如何成为道德反思的来源”。观点独到。
  
  本文不足在认为“前人反思‘他们’是功利性的”失之偏颇。今天究竟要从赈灾中从道德层面反思些什么也论述不足。[NextPage]
  
  [佳作2]
  
  他们
  
  当我看到“他们”二字时,我的心中确实有些感慨。是啊!作为80、90后的我们,通常以“自我的个性追求”作为我们这代人的代名词。在我们发扬个性的同时,却让“我们”与“他们”逐渐远去。当我们张扬个性的同时,是否能去看前辈们身上的闪光点呢?这不仅是“我们”与“他们”,更是“我们这一代”与“他们这一代”。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当80、90后的我们在网上不负责任地随意留帖,当我们不顾他人目光,在发型上大做文章,当我们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之时,“集体”的概念正在我们脑海中缺失。而这些缺失的部分却能让我们从他们60、50甚至更早一辈的人身上发掘。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换来的是让集体少流一点血;邱少云甘忍被火烧,为的是不让集体被暴露;黄继光舍身堵枪眼为的是让五星红旗插在上甘岭……一个个沉重的事例在给我们上着生动的一课。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勇敢无畏的品质,当我们在学农之际大发牢骚之时,确实应为我们感到可笑。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从小衣食无忧,在父母眼中我们是至宝。我们这代人也是不幸的,在蜜罐中泡大却让我们经不起世事。回看“他们”,在一贫如洗的新中国,用自己的双手硬生生地开创出一片新天地。阿里巴巴总裁马云说过:“在我最困难之时,我想到过死。但我不能死,因为死等于失败。我不知怎么给成功下定义。但我可以给失败作注解:放弃就是失败。”是啊!如今的我们在遇到挫折之际,父母总成为我们诉苦的对象,我们缺少的便是“他们”坚持不懈勇敢无畏的精神。
  
  当然在他们身上也有不如我们的地方,在思维上他们较为保守,在活力上他们不如我们精力充沛。在社会的大舞台上迟早会被我们的地位所取代。
  
  社会的完善需要健全的思考而不是某一偏激的思路。个性的张扬是我们的优点也可能成为我们的缺点。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与他们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继承与发扬的交融。
  
  当如今我面临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时,对我的品质也需要审视。作为年轻一辈的我们要虚心纳言,继承传扬前辈身上的人格亮点,成为自我完善的一枚砝码。
  
  [评议]借“他们”抒久积心中之块垒
  
  作文的本质是“我有话要说”。作文的首要技巧是“借题目讲自己要说的话”。
  
  作者开首“是啊”既顺应了题目,又引出主旨:如何去看看前辈身上的闪光点。因是久积心中的思考,故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用两段揭示前辈身上的两个优秀品质,阐述了两代人所以有差异的原因。
  
  作文是要讲些技巧的,既不能在比照后简单肯定和否定,要辩证说理,注意分析“80后”的优点,让青年一代更自信也更清醒;也要明确写作目的的体现:激励青年一代自我完善后去取代历史舞台上的前辈,画龙点睛。(本版点评者:原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主任、语文高级教师辛冠东)
  
  关注独特“他们”深思淡泊“他们”
  
  名师评析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佳作(二)[NextPage]
  
  [佳作3]
  
  他们
  
  有这样一群人,你常可以听见他们富有磁性的嗓音,却几乎从未见过他们,甚至你自始至终从未关注过、了解过他们。虽默默无闻,却仍倾注他们所有的感情与心血来抚育他们一个个的孩子——译制片。他们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配音演员们,虽然他们头顶着“演员”这一光鲜亮丽的称号,却有着与常人同样平凡的生活。我愿称他们为“上译人”。
  
  我们的父辈一定还记得他们年少时那一部部展示给他们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电影。《简爱》的动人、《追捕》的惊险、《佐罗》的英勇一定还落在他们记忆中。是谁让外国人开口说了中国话?是谁让这些影片的质量升华,让曾经的电影如今仍熟悉怀念?是上译人。
  
  他们默默奉献。你也许还记得佐罗、还记得真由美,但你知道为他们配音的是谁吗?记得的人就少了。是童自荣,是丁建华,是他们那群可爱的“上译人”,让影片形象深入人心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却像那些辛勤的蜜蜂,采来香甜的蜂蜜是它们唯一职责,却从未有人知晓蜂蜜的出处。
  
  他们精益求精,是因为老厂长陈叙一严谨甚至“严酷”的态度才孕育出这一系列译制经典。配音演员曹雷曾写过这样一首题为《女人乙》的小诗,诗人写了她为剧本上一个“女人乙”配音的事。“一句台词三声笑,背后蕴藏着你怎样的人生?”揣摩、不断的揣摩,再注入充沛的感情是他们工作的准则。为一个小配角都如此倾注,可见上译人严谨而精益求精的精神了。
  
  他们灵活多变。配音演员常要在一部影片中一人分饰多个不同角色。在影片《佐罗》中童自荣便要分饰佐罗和假总督两个截然相反性格的角色。迟迟找不到感觉的童自荣终于想出了绝佳办法。在配佐罗时穿上皮鞋,在配假总督时穿上拖鞋。皮鞋的厚重与拖鞋的轻盈飘逸形成了他们性格上正直和虚伪的反差,成为了配音史上一段佳话。
  
  他们上译人从不将自我的感受放在首位,也从不将聚光灯汇聚于自己。他们只会关注他们的“他们”,那些电影人物。
  
  上译厂的辉煌已依稀不再,可他们的精神尤存。默默奉献、精益求精,灵活多变不仅属于他们“上译人”,所有的职业都需要这三个永不过时的品质。做人也是如此。
  
  那些饱满厚实的“金石之音”(电影配音)已离我们渐渐远去,但拂去历史的灰尘,抚摸感受,却仿佛又听见了当年余音绕梁的声音,久久回荡。“上译人”,这群可爱、敬业的人,他们为中国电影付出了多少,而我们又能否将注视的目光投往他们?传承他们的精神发扬光大呢!
  
  [评议]一餐鲜遇的配音文化佳肴
  
  当我们读到“他们只会关注他们的‘他们’”这句话时,已由衷地赞叹这位考生构思立意之巧了,再往下读更为这群“上译人”的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动。感动之余,不得不感谢这位考生奉献给我们一餐鲜遇的配音文化佳肴。这里有我们已知的背后的未知,让我们触摸到他们声音背后的睿智,更让我们看到了电影故事背后同样感人的精神。
  
  考生应利用表达观点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文化素养,显示自己的文化积累。但这不只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式的旁引博证,看多了排比句,在佩服考生知识广博之余会徒生浮华之感,这时更希望看到能在某个领域里有自己的钻研而形成自己特长文化的考生。写成文章,给读者的也更多、更有说服力。[NextPage]
  
  [佳作4]
  
  他们
  
  熙熙攘攘、纷纷繁繁、扰扰莽莽碌碌,为何?名也,利也。悟悟淡淡、隐隐静静、平平安安静静,为何?道也,义也。
  
  在受世俗之风的染洗下,我们,这个不安于恬然静远的群体,似乎更乐意吹嘘自己的功和绩,浸享于那些叫做名誉的鲜花堆里,殊不知,鲜花正在慢慢地变质,氧化,直至留下枯萎的残体。
  
  他们,不是名与利的追求者,他们,与淡泊为伴,正是这样一个高尚的人物组织,却常常被我们所遗忘。
  
  当我们为名所喜,步步逼近扭曲的人生道路时,可曾想起他们正以正直昂扬的腰板挺起一股清正之风、送来警醒之声。多年前的一次军事活动中,丁晓兵失去了他的右手,鲜花掌声为此递给他名之环的时刻,他也是“我们”中的一员,但随之附来的一封信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一位大学生严词说道:我并不为你感到骄傲,如果有机会我也能有你的作为,但如果十几二十年后你仍有不断而来的荣誉,我会敬重你!丁晓兵时刻不忘这封来信,十几年来,他带领的团队先后上百次获得优秀称号、本人也有多项殊荣。对于这样一个以左手行军礼的战士,用自己的努力做到了不为名所累,从烦躁的“我们”的团体到一个感动中国的“他们”的组织,是否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当我们为利所动,渐渐违背了自我原则之时,可曾想过他们正以昂起的头撑起一片蓝天,照看我们不堪的身影。美国一个著名大学曾邀请钱钟书先生为他们讲座,并以60万酬劳作回报,钱毅然拒绝。他的理由很简单:我看过他们研究生的论文,就算我讲了,他们也未必能听懂啊!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能这样尽职淡泊,难道我们还应继续沉沦在浮华中吗?
  
  看看他们吧!学着深沉的淡泊之志;看看他们吧!试着洗去我们身上的污浊。鹰问乌鸦:为什么你能活300年而我只能活30年?乌鸦道:因为你喝鲜血而我却只吃死尸。鹰试着学乌鸦一样,但面对着腐肉,鹰最后大叹:即使活上百年,还不如让我喝一口鲜血!
  
  人生的意义也在如此,宁愿轰轰烈烈地死,执着自己的追求,也不能苟且地违心地活!人生而不能久远,惟有美德能将我们送去万世!
  
  [评议]写作技巧、文字功底反映写作水准
  
  写作技巧和文字功底制约着文章构思立意完成和思想观点表达,也反映写作水准。从文章开首连续叠词的运用,可见作者在语言文字上是有所追求和摹仿的。可“莽莽”三个义项中任何一个用在追逐名利上都不妥。“悟”没有叠字用法,怕是“恬恬”之误。
  
  此外,作者写作手法稍显简单而贫乏,文章三、四两节主体部分,都用了简单的事实比照,加上一责问式的反问作结。不会对两种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成长环境、个人经历不同而思想境界不同作出合情合理的分析,来启发“我们”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简单比照的说服力就相当有限了。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gaokao/39206/

名师堂 名师系统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推荐排行
  • 随即浏览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