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带答案解析]浅谈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应试对策

[高考历史题带答案解析]浅谈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应试对策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非客观性试题。此种题型旨在考查考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材料中发现、汲取、整理出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并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学科能力。它具有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强等特点。自1989年在全国普通高考中首次推出材料解析题这一题型后,历经十多年的高考实践,该题型的命题日臻成熟,成为测试考生历史学科诸项能力的一种理想题型。

    那么,在复习过程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解答材料解析题的能力呢?本人拟就该题型的解题思路与应试对策谈些浅见,以供同学们在高三复习中参考。

    首先,让学生了解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发展趋势

    纵观近些年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当今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命题发展的基本趋势为:①在选取命题材料方向,有纯文字材料,也有历史图表与数据混合的材料,形式多样,材料来源十分广泛〔尤其是上海卷。不过近三年来,广东卷都是纯文字材料,今后复习应加强对文表(图)混合材料的材料解析题的训练与指导。〕。②设问由材料的分层设问向综合应用材料的整体设问发展。③答案由按点给分逐渐向分层采意发展,甚至让考生自由发表见解,试题的开放性更加明显,有向问答题形式接近的趋向(如广东历史高考卷:2000年的第38题、2001年的第33题。)。④命题内容与现实的结合愈益密切(如2002年广东高考卷的第33题,与欧盟及欧元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相关。)。

    其次,让学生掌握材料解析题的基本解题步骤

    ⒈ 阅读理解材料

    首先是确定解析对象和时空条件,一般可以根据材料的出处、按语、注释或内容确认。如2002年广东卷第31题,可以从材料一、二中的注释(即秦始皇、汉高祖)确认秦汉时期两朝的统治特征,那么就可以迁移课本中秦朝的暴政、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及文景之治等有关知识,来理解材料,回答问题。

    其次是准确识别材料中对历史的叙述、描述的和对历史的看法、评价之间的不同,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对历史的叙述、描述是表达客观历史事实本身;对历史的看法、评价是表述作者对自己的一种态度。二者在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2.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获取有效信息”是针对材料的设问而言,考生根据问题有的放矢地认识材料。有效信息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提供的材料和设问有关,就是有效信息;反之,就是无效信息。在试题中,材料的有效信息具有下列特点:一是对于已学知识来说,具有结构的完整性,它能纳入已学知识的网络之中,形成新情境、新构架;二是对于设问来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三是对论证核心思想来说,具有特定的实用性。有效信息埋藏在许多无效信息之中,从上述三个特点的交*位置上就能获取,也就是说,要从可能反映历史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角度去寻找信息。

    以2001年全国卷第31题为例:①本题的特点是文字、表格两种材料相合,无文字阅读障碍,提供信息都是有效的、真实的。②本题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要求很高。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归纳,揭示了武则天掌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试题仅设一问,但答案紧扣四则材料,体现了材料解析题的整体化要求(如下表所示)。

    信息来源 有效信息(原因) 结论

    材料一

    ①  轻徭薄赋,反对奢侈浪费,滥用民力;

    ②  奖励农桑,发展生产

    武则天得以掌握

    政权近半个世纪

    材料二 顺应历史潮流,打击士族腐朽势力,反映新兴庶族地主利益

    材料三 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反对派

    材料四 大兴科举,破格选拔人才

    3. 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材料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材料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试题中常见的提问有:真实目的,本质含义,有何特点,有何关系,有何危害,有何影响,有何教训,分析原因,说明理由,阐明意义,怎样评价,做何结论,谈谈认识等等。为了解决这类的问题 ,必须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唯物史观,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这里的“结合”,即结合所学课本知识。其具体含义是:①有的设问要以课本知识为历史背景和依托;②再现课本知识来直接回答设问,但不能照搬;③迁移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知识;④被结合者都居于解答的从属地位,只能点到为止,切勿铺陈。总之,主要是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为主,结合所学知识为辅。

    具体操作时需要注意:第一,与具体史实相联系。对材料的认知理解与利用之间有一个中介环节,那就是要善于发现材料与史实之间的联系。如果材料与事实之间具有正面的联系,考生只要回忆起与此有关的史实或结论,就可以以此为前提作出演绎、归纳、推理。例如解答2001年全国卷第33题,只要与热月党人相联系,就有助于归纳1795年法国宪法指导思想的政治主张和作出评价。因为历史人物终究是某一阶级的人,他的观点言论一般来说往往代表了他所在的那个阶级的立场和世界观,了解作者是谁也就有助于确定其阶级立场,判断材料所含的某种政治倾向。

    第二,与时代背景相联系。即要把人物、事件、观点“定格”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与相应的时代特征、发展阶段的特点相结合,以确定其性质,进行评价等。例如对1795年法国宪法的评述,如果联系课本热月党人上台的背景和政策,就不难推断出其意义。

    第三,对历史问题评价或判断还要求辩证的思维,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仍以评述1795年法国宪法为例,如果从法国当时的特定背景来看,这种政治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为了建立资本主义的正常统治秩序;但如果联系课本中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也不难推断出其局限性。

    最后,使学生确切掌握突破材料解析题解答难点的基本对策

    综观这些年来的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当今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无非是三大类型,即提炼要点类,得出结论类,谈论认识类。

    1. 提炼要点类

    2002年广东卷第32题要求概括提炼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方面的特点,就是这一类。严格地说,这类设问并无很大难度,它考查的主要是阅读理解能力和简洁的表达能力。对这类设问感到困难的主要是归纳概括能力比较薄弱的考生。

    突破这一难点的办法,主要是用科学的方读懂材料。即在细审题问、明确题问要求的基础上,依据题问去细读有关材料。细读时,不仅要掌握材料的核心内容,还要理清材料的层次结构;对于符合题问要求的字、词、句应作出标记;最后在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再作出归纳。要记住:①这种提炼要点的设问,其答案内容全部包含在所供材料中,在组织答案时,根本不用去牵涉材料之外的内容。②这种提炼要点的设问,要求的是用考生自己的语言对材料要点作出简洁明了的概括,切忌不要去摘抄原文。

    ⒉ 得出结论类

    例如2002年广东卷第32题要求分析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意义,就是依据指定材料内容作出结论的设问。这种设问不同于“提炼要点”的设问。“提炼要点”只是对指定材料内容的浓缩,考查的是阅读概括能力;“得出结论”则是对指定材料内容所隐含的实质进行揭示,考查的是分析论证能力。所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就是指定材料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总结出来的一种理性认识。

    对这类“得出结论”的设问,许多考生感到困难的是在认识上很难有深度,要么停留在就事论事的低水平上,要么就唱出与材料内容不合拍的高调,出现史论不符的情况。究其根源,主要是没有弄清材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其实,依据材料得出结论的设问,就是只给论据不给论点,要求考生依据所给的论据去寻觅相应的论点。因此,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指定材料的内容究竟能证明什么?还是以上引试题为例,通过对三则材料的比较,可以得知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上与清初和民国初期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可以充分说明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化的要求,但仍未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范畴,仍然没有革除封建因素,这也就决定了其必然失败的命运。

    这种依据材料得出结论的设问,其结论和材料,或论点与论据是统一的。它可用逆证法得到证明,即得到的结论又可以用指定的材料作为论据来印证。如果结论与材料不统一,那么这个结论就是不可*的。

    ⒊ 谈论认识类

    2002年广东卷第31题 ,要求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还有2001年全国卷第33题,要求对热月党人政治主张作出评价,就是对指定材料谈论自己的认识的设问。对指定材料谈认识和依据材料作结论是有明显区别的。如前所述,后者要求考生的只是依据材料去寻觅相应的论点,由于该论点实际是指定材料内容的实质所在,因而往往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共识。而对指定材料谈论自己的认识则不一样了,它要求考生的是针对指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鉴别并作出评价,明确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命题意图来说,这种谈认识的设问,主要是想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让考生对重要的历史问题有一种比较全面的认识,让考生敢于以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此外,从通过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命题者在设计这种谈认识的问题时,所引史料大多从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之处着眼,答案要求往往纠正教科书的偏颇之见落笔。像以前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现过的对“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努力”的评价、对清末“新政”的评价等等,都反映这种意图。从这些问题的“参考答案”上,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辩证思维的光芒。

    因此,突破这种谈论认识的难点的关键,在于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指定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给予一个辩证的评价。实际上,设问中的“如何认识”,就是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因此,解答时必须在“评”字上下功夫。这里要注意的是:必须坚持两点论并注意分清主次。例如对热月党人政治主张的评价,从一个角度看有它的进步性,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有其局限性,但占主导地位的应是前者。

    因此,如果解决了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和应试对策问题 ,那么就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等于解决了高考历史中最棘手的问题。当然,要学生掌握上述的解题思路与应试对策,是必须建立在学生掌握较牢固的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掌握基础知识,就无从谈什么解题方法,再好的方法也是等于零的。此正所谓“巧好难为无米之炊”。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gaokao/352726/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