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实词|2014高考文言文备考的主要建议

高考文言文实词|2014高考文言文备考的主要建议

  作者:冯为民

  文言文阅读能力主要集中在实词,虚词,句子,文段分析、赏析、评价和翻译等方面。但真正具有厚实的文言文阅读基础的考生是百战不殆的,因为高考文言文的总特征是“浅易”的。备考应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注重积累,主动整合;二是积极迁移,强化运用;三是把准考点,研究试题。

  先说注重积累,主动整合。不仅要注意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更要积累一定量的篇。就是实词、虚词及句式的积累还需要主动整合,尤其要关注高频率出现的和极低频率出现的两级现象。像2013年试题中的中“登”“录”“勒”“籍”“典”“平”“绳”等等词,只要平时留心就肯定不会不理解。只要注意把自己所新学文言文及时加以整理,重视文言知识和相关技能的积累与培养,做到毫不懈怠,持之以恒,就一定会形成自己丰硕的学习成果,并在长期的整理积累中产生质的飞跃,形成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较强能力。整合尤其要关注文体特征,文言文的文体意识很强,不同的文中就有不同的行文思路。如人物传记,要理清的问题是: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记载传中人物往往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作为片断文言阅读材料,要注意理清句间的关系,有时特别要关注文章的出处、作者情况、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及写作动机,这都需要“整合式”积累。文言文还要多读,通过读培养语感,发现句读规律很重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需要积累与整合。

  再讲积极迁移,强化运用。迁移能力是阅读文言文必备的非常重要的能力。积累主要靠学实课内的文言文,可试题所涉实虚词及句子等虽然在教材或阅读材料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但干扰也多,需要把词语放到具体语境中,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来判断。这就需要迁移能力的支撑来解决新问题。尤其是文言句子翻译较难,如果平时注意迁移性运用就会容易得多。做题工夫在题外,需要具备较强的运用能力。怎样有效迁移和强化运用?就是多联故而知新,联系以掌握了的,不断尝试者去解决未知的。各种题有各题的答题要领,其中“题”与“文”,“题”与“题”之间表现出多种相互联系的特点,这就需要对备选项进行筛选并作出正确选择的时候,始终注意发现、关照、利用这些联系点。如借助注释,联系背景,就更容易理解文言文。高考文言文试题有一个优良的传统,也可以说是潜规则,就是往往题目在课外,答案却在课内,尤其是文言文阅读中基础知识运用题,如果能把课内学过的知识迁移运用到高考中,就能迅速准确地答题。只要在文言文学习中充分自信,学中思,思后用,不仅会看到文言文具有鲜活的生命,而且会觉得学好文言文才能更好地修身养性,完善人格,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谈把准考点,研究试题。把握考点是备考的重中之重,从备考的一般步骤看,先是“过考点”性的复习,但考生对考点有时就偏偏把握不准,举例说,如果仅局限掌握考纲中120个文言实词,考试时就会严重缺氧,必须全面完整地理解考点,多关注动态变化,尤其要留意微调的部分。文言文作为历年高考必要的重头戏,文言文考试题尽管题型稳定且相对成熟,但每年都有微调,万万忽视不得。另一方面,要研究试题,这里的所谓“研究试题”并不是专门研究者的专业研究,而是重视探讨试题的命题取向。如江苏卷的文言文选料就力避《史记》、《汉书》,上海卷、湖南卷的选材都是“双料”型的,但上海卷与湖南卷的取向差异却很大。再如文言文综合分析题中常见的设误有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张冠李戴、偷梁换柱,以偏概全、言过其实,先后颠倒、因果混淆等,具体情况如何要以典例为依据,并进行举一反三的实践,做题时就要有更强的针对性,如读要有“序”、“析”要讲“理”、“断”要有“据”。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gaokao/228422/

高考文言文翻译 高考文言文常识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推荐排行
  • 随即浏览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