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主题分类2012年高考作文主题阅读式作文指导之文化

【高考作文主题分类】2012年高考作文主题阅读式作文指导之文化

作者:佚名
  
  主题说明:文化
  
  文化使人美丽,读书使人智慧。读书本是一件高尚的事情,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然而,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若是有人能捧茗读书,那是一处多么美丽而惬意的风景。于是,读书变成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读书是使人变得高尚的途径。读书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手段。赫尔岑就说过:“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然而,读一本坏书,它会教唆人怎样由高尚堕落成低俗。有鉴于此,本专题我们一起探讨读书之道,重拾阅读精神,涵养书香中国。
  
  【名家选文】
  
  “衣食足”应“知书趣”
  
  李景阳
  
  偶读丰子恺《读书》一文,才晓得古代的人文风景与今日大异。他逛西湖,发感慨说:“西湖上发表着的文字非常之多,皇帝的御笔,名人士大夫的联额,或勒石,或刻木,冠冕堂皇地、金碧辉煌地,装点在到处的寺院台榭中。”这“书香”景色,其实我也亲见。曾游江浙一带古镇,周庄、乌镇,都算是乡间商业中心,但水城之上,石桥林立,桥头总要刻几句雅诗,居户的门楣,商铺的门脸儿,也好像缺了这东西就难见人面似的。
  
  看今日,文化手段先进多了,何须木石上的凿子功夫,什么信息都可“实时”。单说电视,在家看,出了家门在手机上看,一抬头,公共场所到处挂着这玩意儿,不看也得看。不过请原谅我说句泼冷水的话:科技上去了,趣味下来了。或客气一点说:科技上去了,趣味没跟上。就说公交车上的电视吧,原先还有些杂耍,渐渐成了商家的别动队,一水儿的广告,随时提醒你往钱眼里钻,生怕你忘了做物质的奴隶。论文化氛围,我们的确有点“不古”了。
  
  这倒不能怨传播工具,好像都是先进科技惹的祸。荧屏上玩点“诗意”,实在并不费劲。关键还是“国民心态”。你搞高雅文化,只怕没人买账。不能说满大街没一个“雅士”,但看眼前的社会,实在浑然是一派“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忙忙碌碌景象。孟子所言的“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者,实在到处打头碰脸。须声明,我的批评不含“弱势群体”,他们奔的是一碗饭,别苛求人家。但吃饱肚子的,还是得有点“超然物外”的想头。当然话又说回来,你想“超然”,也未必能实现。以我的经历说,屡次去报亭寻摸“沉思”味道的散文、杂文、随笔类杂志,摊主均告“无”,理由是“上货,也卖不出几本”。甚至去邮局订,也听得抱怨:“一个区才一两份,不好送。”于是恍然大悟,这“阳春白雪”的东西越发成了稀有动物,爱好者别在大街上傻转,顶好拔脚到它们龟缩的大森林里去寻踪。
  
  刚才那句孟子的话,其实还剩一半:“……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我未敢说完全,怕有骂人之嫌,虽则是借古人的嘴。终于还是将话补齐,但我想恩格斯可为我打圆场。他前面的话记不清了,“使人最终脱离动物界”,这话记得清楚。照我的领会,人要是光吃光睡,的确就界定在“动物”圈内出不来了,“高级动物”的雅号都配不上。多一个“玩”字,就“高级”了?未必。动物,也会玩的,只是不进迪厅而已。
  
  我不想在此当个传道士角色,只是思考一个问题:衣食不愁了,精神怎么上台阶?管子有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闹饥荒的时候,“人肉以相食”的事都不新鲜,当然谈不上礼节。但经济条件好了,单晓得了礼节,晓得剔牙以餐巾遮口或见面说“哈喽”“拜拜”之类,还是不够。因此笔者想“发展”一下管子,曰:“衣食足”应“知书趣”。但我用“应”而不敢用“则”,因为现状告诉我:衣食足未必知书趣。这是个好大的悖论,我也始料未及。因此,姑且用“应”字来一回“鼓与呼”吧!
  
  最后需做注解的是,“书趣”,与为“黄金屋”或为“颜如玉”的读书不是一回事。我说的书趣,是境界。目下我们缺的,正是境界。
  
  (选自《杂文月刊》2010年第6期)
  
  【赏析】读书是一种境界,缺少了这种境界,生活便无趣了许多。莎士比亚曾形象地把书籍比喻为“全世界的营养品”,并且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比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比鸟儿没有翅膀。”令人担忧的是,在当今各类媒体吸引眼球、轻松娱乐流行的时代,业余读书在世人看来越发枯燥,书的作用有被弱化的危险。然而,从一个人的成长和素质发展角度看,读书的确比其他一般娱乐更能陶冶情操,更应成为每个人品格和情操的滋养剂。
  [NextPage]
  【学生例文】
  
  读书三境
  
  孟凡丁
  
  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提出人生的境界,可以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这样四种境界,可谓发人深省。由此,我想到了读书其实也有着不同的境界。
  
  境界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处在这一境界的人,追求的是读书的数量,而不是质量。他们不明白,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变化气质。这种读书,只可以起到娱乐身心,初步开拓眼界之用,而对于深奥的学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境界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处在这一境界的人,对书中的知识会作深入的了解,会去“究其源”。如此学之,则数、理、化,天下之大小事,悠久之历史,深奥之哲学则无一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其眼界之宽阔则显更高的一层境界,于其身也,志向更为高远,品质更为高洁,可以称得上是富有修养的学者。在我们的学习中,博览群书是必要的,但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才是关键,只有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那才是自己拥有的。
  
  境界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处于这一境界的人,可谓达到了读书的最高境界,如果说境界一是对知识的初步了解,境界二是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那么境界三就是在前两个境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前两个境界如果是躯壳,那么境界三就是读书的灵魂。读书需要自己的思想,也即是个性主张。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思考,而不是一味地顺着作者的思想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才是真正的读书,读书才有意义。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愿我们都做一个有思想的读书人!
  
  (安徽淮北一中)
  
  【简评】本文开篇由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引入,进而过渡到本文的话题“读书三境界”;主体部分巧妙地引用三句古诗作为小标题,也作为分析论证的切入点,步步深入,透彻精辟;结尾则画龙点睛,升华主旨。
  [NextPage]
  拓展训练
  
  涵养一个书香中国
  
  张贺
  
  一位经常飞来飞去的网络公司老总去过许多欧美国家,令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各地五光十色的生活,而是人们对于书籍的热爱:无论是在火车、飞机上,还是在地铁、公交车上,常常可以看到乘客们手不释卷、孜孜阅读。而在我国的交通工具上,更多的景象是乘客在聊天、打牌和睡觉。
  
  一项调查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人均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这种状况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近几年的两会上,不断有代表、委员提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2006年,中宣部等11部委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新闻出版总署推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开展校园阅读工程等活动;2009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和网民在线交流时,也呼吁人们多读书。
  
  在知识经济勃兴的今天,阅读已不仅仅关乎个人的修身养性,更攸关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竞争力。因为,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欠缺将极大地损害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葆活力的源泉。有一个严峻的事实我们不得不面对:当代世界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乃至生活方式创新的源头大多不在中国,我们更多的是扮演了一个学习者和追赶者的角色。在此背景下,全民阅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要营造书香社会,必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是,我们的教育实在不利于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当前的应试教育氛围中,保证中小学生睡眠都显得有些奢侈。对绝大多数中国孩子而言,读书就是读课本,读书就是为了谋个好职业,与此无关的书籍被斥为“闲书”而遭禁看,致使孩子们的课外阅读量明显不足。这种功利化的教育忽视对孩子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很难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位朋友常到北京的大学去开招聘会,“你最近看过哪些书?有何心得?”是必问的问题。但令她吃惊的是,前来应聘的大学生们普遍说不出来自己看过哪些书,遑论心得。有学者指出,大学生不爱读书,很大程度上是功利化教育的恶果。没有从小培养起对阅读的热爱,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犹太人是最聪明的民族之一。有资料显示,从1901年到2005年,占世界人口0.3%的犹太人竟然获得了20%的诺贝尔奖,成就惊人。研究发现,酷爱读书是犹太人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以色列这个只有700多万人口的国家里,有借书证的人高达100万,人均阅读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浓厚的阅读风气源于犹太人重视培养阅读习惯。据说,在许多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大人就会翻开一本书,涂一点蜂蜜在上面,叫小孩子去舔,其用意不言而喻:读书是甜蜜的。
  
  要营造书香社会,就必须改变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和价值取向,让孩子们从小就喜欢阅读、热爱图书。只有当阅读不再成为晋身之阶、求财之路,只有当阅读成为像吃饭、穿衣一样的生存需要时,书香社会才会如约而至。
  
  (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4月22日)
  
  【阅读思考】
  
  1.请就本文开头的方式进行简析。
  
  2.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表现国人不爱读书的?请结合全文,分别对正面、侧面事实加以简析。
  
  3.请结合原文,概括营造书香社会的必要性和基本做法。
  [NextPage]
  写作训练
  
  【文题展示】
  
  1.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
  
  ——〔俄〕普希金
  
  2.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
  
  3.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
  
  一个人应该乐于读书,勤于读书,善于读书。因为,只有乐于读书,阅读才能成为“悦”读,才能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才能在获得乐趣的同时更新知识;因为,只有勤于读书,知识才能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才能积少成多,有所收获;因为,只有善于读书,才能以有涯生命博得无涯知识。那就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活到老读到老,以书为友,相伴一生吧!请以“我的读书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要写好这篇作文必须准确审题。文题的中心词是“故事”,前面有两个定语,一是“我(自己经历)的”,二是“(与)读书(相关的)”。如果写成“我所读的书当中的故事”,就离题万里了。对“故事”的解读可以参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于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有连贯性”,要求文章有一条明晰的发展线索;“富吸引力”,要求文章有一定的情节上的张力;“能感染人”,要求文章要通过事、情、理拨动读者心中那根敏感的琴弦。这就需要作者充分地调遣自己的才思、才情、才智,去构思,去谋篇,去布局。如果仅仅是泛泛地去写自己读书的经历,是无法吸引读者、感染读者的。
  
  【立意示范】
  
  1.写成层次分明的记叙性散文,或以一日中的早、中、晚为序,或以一年中的春、夏、秋、冬为序,描述自己与书相伴的种种快乐故事;2.写成书信体文章,向“书”倾诉自己与“她”相识、相知、相恋的情感故事;3.写成片段组合式(拟小标题)的记叙文,截取自己与书有关的故事场景,表现自己对书的情感深化过程;4.写成日记体,讲述自己与书之间所发生的难忘故事。
  [NextPage]
  作文升格示例
  
  【一类文】
  
  我的读书故事
  
  苏璐
  
  总爱在夜深人静之时,和着柔柔的灯光,翻开薄薄的书页,让油墨的清香轻轻地濡染我的指尖、发际,最后柔柔地触及我的心尖,那时的我是幸福的。是的,读书是幸福的。
  
  幼时的我也喜欢在晚上读书,却是为了妈妈端上的那碗好吃的夜宵。清清的汤水,白色的煮蛋小鸭子般上下浮动,轻轻地咬上一口,还有流动的蛋黄。许是贪恋这齿间的温暖,我总会很认真地看那些黑色的小字。在这小小的贪念的驱使下,我读完了《西游记》《爱的教育》。
  
  当外在的诱惑对我渐渐失去吸引力以后,我又渐渐地学会了自我诱导。我曾经把一篇长文分成三部分,在自己面前摆上三四块巧克力,我告诉自己,读完一部分,就可以吃一块巧克力来慰劳自己,全读完便可以吃两块,结果那篇长文很快便被我搞定了。还有一次,在读完《简·爱》之后,我特想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但又没有听众,我便抱起我的毛绒狗,给它讲简·爱的善良和对尊严的维护,而且还不时按按狗狗的脑袋,表示它在听,当时的感觉真是太爽了。但碰巧的是,这一幕偏偏被前来借书的好友逮了个正着,笑得她直蹲在地上捂肚子。
  
  步入中学的我仍爱读书,但已不再需要诱惑和诱导。此时,我已真的爱上了读书,不仅用“眼”去读,而且还在用“心”去读,用“情”去读,读着世界上的书,也在读着书中的世界。我读《骆驼祥子》时,就很为祥子的遭遇感到不平。一天,我和妈妈去商场购物。为了方便,妈妈叫了辆三轮车。到目的地时,我随手多给了车夫一块钱。那位车夫怔怔地看着我。妈妈也不解地看着我。我愣是一句话也不说,拉着妈妈转身离开。为这件事,妈妈说了我半天,后来还在给爸爸的电话中说了这件事。爸爸听完后直发笑,说就当是我读书多花的钱吧。而我坚持认为那是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感同身受。
  
  时光悄悄地从指间滑过,我对书的挚爱也与日俱增。抚摩着软软的封皮,心底常常漫起一股暖流。在我的眼里,书就是一束束散发着油墨清香的鲜花,而我则是花丛中的一只小蜜蜂,每天都在轻舞飞扬,采集着属于自己的那份人生的快乐。
  
  (江苏阜宁中学)
  
  【点评】这是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本文的亮点闪现于对不同故事的不同讲法:第一个故事是为“物”而读,眼盯夜宵,馋相毕现,描写细腻,真切感人;第二个故事是为“读”而读,自我慰劳,对狗倾诉,煞有介事,饶有情趣;第三个故事是为“心”而读,由读书谈及为人处世,仁心可嘉,意蕴深长。如此设计,不仅符合人物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而且显现出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的逻辑性,看似信手采撷,实乃匠心独运。其实,人生就是一部大书,走“进”书的过程,就是人生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有书作伴,此生不再苍白。
  [NextPage]
  【二类文】
  
  我的读书故事
  
  汪波
  
  德伯里说:“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须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题记
  
  对于书,我从小就有着极深的情感。爸爸是文化馆馆长,他很早就教给我许多关于“书”的名言。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弥尔顿说:“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不过,我很反感有人把读书与命运扯到一起,甚至大言不惭地说读书就是为了封妻荫子、当名人做富翁,有时候还出上一两本拙劣之作高谈阔论,摆出一副要不是为了成名我才不读书学习的架势。
  
  真是可笑至极!读书到底为了什么?或是不为任何原因,纯属消遣娱乐。有人搁着安静的图书馆不去,非要跑到熙熙攘攘的闹市,啃着馒头咸菜还掏出一本书摆出架势,一副我比你们都有种的神情。这种人纯粹是为了博得众人的关注,哗众取宠,无聊之极。还有一种人,倒是真的想读书,可就是读书的动机太龌龊,只要一拿起书,就先念上三遍“我读书就是要超过某某某,否则誓不为人天打雷劈”,好像每一次读书都是一场复仇行动,非得整出个名头来。这种人,活得实在太辛苦,领会不到书中的真谛也就算了,却把整个人搞得神经兮兮。
  
  其实要读书,不一定非要出于什么目的,就好像婴儿见了母亲要吃奶,饿汉见了美食要流口水,疲惫的人见了床就想往上躺一样,似乎天经地义、顺理成章,无需繁复的道理,只是仅仅出于一种本能,或是说“想”,因为它能使你感到身体上的舒畅,但更多是精神上的满足与慰藉。
  
  读书也是一样,王蒙说:“我读书,只是因为它能使我快乐。”读书的真谛恐怕正是如此。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睿智的人,一个有抱负、有思想的人,决不会把玩网络游戏当成快乐的源泉,而是把能愉悦自己灵魂的东西当成至宝,当成快乐。
  
  当我读金庸的小说时,看到《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我总会心中一凛,好生敬仰;读到《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便感叹此人憨直可交为挚友;看到《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总是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说一声“这个韦小宝啊”;读《三国演义》《水浒》感天地男儿本色;品《红楼梦》《西厢记》叹世间儿女柔情。
  
  我喜欢漫步在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中,与书中的每位人物神交,领悟每一位大师的博大精深,这就是我的乐趣。因为我确实从中感到快乐,也许你说我媚俗或是媚雅,那也无妨。我真真切切地喜欢读书,读一种品位,读一种思想,更是读一种人生。
  
  (安徽淮北市天一中学)
  
  【点评】本文虽有“我”,但故事性不强,三、四、五段更多的是谈读书的目的,与“我的读书故事”基本没有多大的关系。升格建议:将二、三段改写成“我”对“读书目的”认识的变化过程,使整篇文章更像记叙文。
  [NextPage]
  【三类文】
  
  我的读书故事
  
  吴文武
  
  尼克拉耶娃说:“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
  
  ——题记
  
  读,读的是理想,读出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心得;读,读的是意境,读出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辽远;读,读的是人生,读出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忧伤。
  
  明月松间照之时,不妨静读月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月,是孤独的。月光更是凄惨地撩人。那一弯残缺的月儿,浸渍了多少游子、文人墨客的愁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似乎成了月神的化身,将对谪友的不舍融入这凄美的月光当中。从此,王昌龄的梦境,便总会被那皎洁的月光照亮,为那轮荡漾的月影痴迷。我燃烧对明月的情感,绣成晚风中携手相依的画卷,那卷幅中掩藏着月光流水般的孤独。静伫月河,你能感受到“对影成三人”的寂寥吗?
  
  星垂平野阔之处,不妨畅读江水。“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伫足江畔,多少往事如雾霭般氤氲在你身旁。江水滔滔,你会读懂那是屈子在长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江水平缓如溪流徜徉,你会读懂那是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婉;江水托着客船摇曳在晚风中,你会读懂那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琵琶女的愁情。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站在今天重读昨日。在这个世界里,时间是经,空间是纬,细细密密地织出了这一连串的悲欢离合,织出了这极有规律的阴差阳错。在每一个转角,每一个绳结之中,其实都有一个秘密的记号,当时的我们茫然不知,却在回首之时,蓦然间发现一切脉络历历在目,方才领悟了忧伤和痛苦的来处。读昨天,如读黄花凋谢,又如晴空一鹤,无论领悟的是喜还是忧,都将成为我们今天宝贵的回忆,明天的坚实基石。
  
  读,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探寻和倾诉,读出的坦然与释怀让彼此的心连得更紧。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采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曾经沧海,如今风华正茂;沧桑几度,化为霭霭青烟。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在品读春秋之余,定会坚信:读尽沧桑始到金。
  
  (安徽淮北市天一中学)
  
  【点评】本文属于无“我”之文,信手拈来的古典诗句,让文章富有文采,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但仍掩盖不住缺少“我”所带来的明显不足。此外,本文只是从“读月光、读江水、读昨日”三个不同角度分别阐述了读书的意义,而缺少故事性的叙述,与文题“我的读书故事”所要求的写作内容相去甚远。升格建议:推倒重来,真正去写“我的读书故事”。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gaokao/139212/

宏大主题高考作文素材 宏大主题高考作文
  • 相关内容
  • 11-19 【襄阳市第四中学】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

    襄阳市第四十七中学(原襄阳市子弟学校),坐落于襄阳市樊城区云兴路2号三五四二家属区内,环境幽雅清净。校园分为小学部和初中部两部分。初中部共四层,三个年级,12个教室几多个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每周一校

  • 11-19 管卫东百度云gmat_管卫东谈英语:学习英语有诀窍

    刚刚结束了为期2周的暑期英语听说班的教学任务,感触颇深,在平时的教学和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并没有找到学习英语的科学方法,也不知道英语学习其实是有诀窍可循的。下面我将就这个学科高考

  • 11-19 [古典诗词鉴赏尔雅答案]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题之分析构思题解题模式

    作者:佚名1设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2设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3解答提示,诗歌思有路,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学科高考

  • 11-18 学科针对性辅导教案|学科辅导:8个注意会诊病句

    我们去医院看病,最希望的就是大夫一看就知道什么病,而且能药到病除,这样的大夫才医术高超。修改病句也需要我们有高超的“医术”,巧识语病。修改病句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语病,应该注意学科高考

  • 11-18 [学科网首页]学科网2013届名校试题精品解析-语文

    学科网2013届名校试题精品解析-语文 应广大会员要求,中学学科网与名校联盟组织成立了学科网解析工作室,现特推出《名校试题解析频道》。项目精选名校各阶段备考真题,邀请一线名师加以解析,直击命题原创精品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