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气韵沉雄 声可裂竹——清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赏析

[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气韵沉雄 声可裂竹——清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赏析

  作者:何启沪

  卖花声

  雨花台

  [清]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释】

  ①雨花台:在南京中华门外。相传南朝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常在石子岗上设坛说法,说得生动绝妙,感动了佛祖,天上竟落花如雨。唐时根据这一传说将石子岗改名为雨花台。②白门:本为建康(南京)台城的外门,后来用作建康的别称。白门湾,当指白门附近的长江江干。③“潮打”句:用刘禹锡《石头城》诗“潮打空城寂寞回”句意。城,指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一带。④小长干、大长干:均为南京旧里巷名,故址在城南。⑤歌板:用以定歌曲节拍的打击乐器,代指歌场。酒旗:旧时酒家的标志,代指酒家。歌板酒旗,都是繁华都市的典型标志。⑥“花雨”句:雨花台空无所有。⑦燕子斜阳:化用刘禹锡《乌衣巷》诗意。原诗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⑧“如此”句:慨叹语,谓江山依旧,而人事已非。

  【作者简介】

  朱彝尊,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少年时刻苦学习,“书经目不遗”。康熙年间曾任翰林院检讨。他博学多才,诗词文俱佳,是浙西词派的领袖。作词多在字词声律上下功夫,风格空灵清疏,在清代词坛上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人物。

  【内容赏析】

  这首词描绘清兵南侵之后南京萧条凄凉的景象,抒写了物是人非不胜感慨的吊古伤今之情。上片写南京衰败凋零的景象。开头两句写城西北的景象:白门外的江湾,满眼都是衰败的杨柳。起笔一个“衰”字便奠定了全词的沉郁凄凉的感情基调。“潮打城还”则是化用了刘禹锡的《石头城》中“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诗意,一下子把读者带入空寂萧条的意境中。接下来的三句是描写城南的景象:从前这里大街连小街,车水马龙,一派繁华,热闹非凡;而今却是“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到处是一片凄凉。“歌板”“酒旗”,不禁令人联想起十里秦淮的彩舟画舫,莺歌燕舞,笙箫声声,还有河边的“酒旗斜矗”,游人如织,熔玉销金。多么的奢华,多么的繁盛。然而,词人笔下突转,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已零落殆尽,只“剩有渔竿”!现实与历史的鲜明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清兵南侵对这座千年古城的破坏。

  下片吊古伤今,感情更加沉痛。以“还”写潮,以“寒”写“秋草”,以“空”写坛,都见出作者用字力求精炼准确,而又能传达自己的情感。作者以无人凭栏显示雨花台的空寂,以斜阳作燕子来又去的背景,语虽少却令人黯然伤神。

  词中烘托手法的运用也很成功。作者上片写白门湾,写大小长干,似与主题雨花台不相干,实际上在写雨花台之前,先着意渲染荒凉、空寂的氛围,以烘托雨花台。在这种氛围烘托下,再写雨花台的空寂、荒凉,突出了词的主题,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全词以景写情,情寓景中。词中的景物如柳、潮、草、坛以及燕子、夕阳,无一不是衰败落寞而空寂,作者将自己的伤感通过景物含而不露地表达出来,比之直抒其情,自然醇雅而有韵味。

  清陈廷焯《云韶集》卷十五有云:“气韵沉雄,结得妙,妙在其味不尽。”清末谈献《箧中词·今集》卷二曰:“声可裂竹。”

  【模拟考场】

  (1)上阕主要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说出两种即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yuwen/270958/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