铵盐受热分解都产生氨气_铵盐受热分解

铵盐受热分解都产生氨气_铵盐受热分解

  

铵盐受热分解

      实验演示

  操作方法

  取一支干净的试管,装入氯化铵晶体,对试管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试管里产生大量白烟,试管中上部内壁有白色固体附着。试管底部固体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受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冷却时它们又重新生成氯化铵。

  实验结论

  受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冷却时它们又重新生成氯化铵。反应方程式为:NH4Cl NH3 + HCl      NH3 + HClNH4Cl

  实验考点

  1、铵盐受热分解规律;2、一些固体中含有氯化铵杂质的去除方法。

  经典考题

  1、有关铵盐的性质正确的是

  A、都是晶体,都能溶于水            B、受热时分解,都有NH3产生

  C、与碱共热时不一定产生氨气        D、都能与酸反应

  试题难度:易

  2、用加热的方法可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铵和消石灰                          B、碳铵和过氧化钠

  C、碘和食盐                                    D、硝酸铵和硫酸钠

  试题难度:中

  3、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H4H是离子化合物,固态时属离子晶体

  B、NH4H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C、NH4H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D、NH4H与水反应时,NH4H是氧化剂

  试题难度:难

  1 答案:A

  解析:铵盐的共性,都溶于水,都分解但不都生成氨气,都可以和碱反应生成氨气。

  2 答案:C

  解析:加热时氯化铵和消石灰都分解,所以不能加热分离;B中过氧化钠和碳铵分解的产物CO2 和H2O反应;C 可以利用碘的升华加热分开;D 中硝酸铵分解生成氮气,不能再得到硝酸铵了。

  3 答案:BD

  解析:性质同铵盐,都是离子晶体,和水反应时,铵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生成一水合氨分子,-1价的氢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生成氢气,所以溶液呈碱性,有氨气和氢气逸出,-1价的氢被氧化成0价,NH4H作还原剂。

  神秘失踪的化肥

  有一个商人批发了一批化肥,当他售完核对时,发现有几百斤化肥神秘地失踪了,是被人偷走了,还是另有他因?其实,这是一种氮素化肥,叫碳酸氢铵。夏天气温太高,加上空气潮湿,这种化肥就会蒸发到大气中,所以化肥少了那么多。碳酸氢铵在20℃常温下基本不变,若一旦超过30℃,就会分解,生成气体逃到空气中。碳酸氢铵简称碳铵,是目前施用较普遍的肥料品种之一。碳酸氢铵17%左右,为白色细粒,结晶体,有强烈的氨臭味,易溶于水,肥效迅速,它的水溶液呈碱性反应。干燥的碳铵在20℃以下基本稳定,当温度升高而空气温度较大时易吸湿分解,造成氨的挥发而损失氮素。所以运输和贮存都要包装严密,保持低温干燥。碳铵不能和钙镁磷肥或草林灰混合,因为后两种肥料都是碱性的,混合后会加速碳铵分解而损失氮素。碳铵也不宜与氯化钾混合放置过久,因氯化钾吸湿性大,碳铵可以和过磷酸钙混合,因过磷酸钙一般是酸性的,而且混合后有部分转变为磷酸铵,可减少铵的挥发,但是如果过磷酸钙含酸较高,容易吸湿,混合后堆放过久也会有氨的挥发,所以混合后以尽快施用为宜。

  安全气囊的概述

  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中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它的保护效果已经被人们普遍认识,有关安全气囊的第一个专利始于1958年。1970年就有厂家开始研制可以减轻碰撞事故中乘员伤害程度的安全气囊;20世纪80年代,汽车生产厂家开始逐渐装用安全气囊;进入90年代,安全气囊的装用量急剧上升;而进入新世纪以后,汽车上普遍都装有安全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简称SRS)是辅助安全系统,它通常是作为安全带的辅助安全装置出现。安全带与安全气囊是配套使用,没有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安全效果将要大打折扣。据调查,单独使用安全气囊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18%左右,单独使用安全带可使事故死亡率下降42%左右,而当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时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47%左右。由此可见,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最大可能的降低事故的死亡率,安全气囊系统必然作为安全带的辅助系统出现。

  当发生碰撞事故时,安全带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使乘员的身体不至于撞到方向盘、仪表板和风窗玻璃上,避免乘员发生二次碰撞;同时避免乘员在车辆发生翻滚等危险情况下被抛离座位。安全气囊的保护原理是:当汽车遭受一定碰撞力量以后,气囊系统就会引发某种类似小剂量炸药爆炸的化学反应,隐藏在车内的安全气囊就在瞬间充气弹出,在乘员的身体与车内设备碰撞之前起到铺垫作用,减轻身体所受冲击力,从而达到减轻乘员伤害的效果。

  安全气囊系统称为SRS,相对于安全带,安全气囊只是一个辅助保护设备。安全气囊是用带橡胶衬里的特种织物尼龙制成,工作时用无害的氦气填充。此系统由一个传感器激活,该传感器用于监视碰撞中汽车速度减小的程度。在碰撞发生的早期,安全气囊开始充气,安全充气大约需要0.03秒。安全气囊以非常快的速度充气十分重要,这能确保当乘客的身体被安全带束缚不动而头部仍然向前行进时,安全气囊能及时到位。在头部碰到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通过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气体的排出有一定的速率,确保让人的身体部位缓慢地减速。由于安全气囊弹开充气的速度可高达320公里/小时,碰撞时如果人的乘坐姿势不正确,将给人带来严重的伤害。

  如果前排装备了安全气囊,不要让6岁或140cm以下的儿童坐在前座,更不要将婴儿座椅安置在前乘客座。

  安全最为重要!现场爆破的安全气囊是VOLVOS80的双段式前安全气囊,分为两段激活式,能够根据碰撞强度设定气囊的充气压力,更加人性化地保护驾驶者的人身安全。严重碰撞时,气囊迅速充气,压力最大;非严重碰撞时,气囊先充70%的气体,经过0.1秒的间隔后再充30%的气体,从而来减小充气压力,让人的头部与气囊更柔和地接触。VOLVOS80轿车配备有22个安全气囊,有前部先进的双段式安全气囊,安装在前乘客座上的保护乘客胸部的SIPS防侧撞气囊,还有保护侧面乘客头部的IC气帘等。

  瑞典VOLVO轿车以安全高质闻名于世,1959年VOLVO的工程师发明了三点式安全带,至今已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在正面撞车时,安全带是最重要的安全设施,但实际上在严重碰撞中它也只能避免头部受重伤。因为尽管有安全带,但在发生严重碰撞时人的上身还是会由于巨大的惯性而往前冲。所以安全带只有与气囊配合起来,才能使乘客在重大事故中得到最好的保护。

  化学原理:汽车的安全气囊内有叠氮化钠(NaN3)或硝酸铵(NH4NO3)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叠氮化钠分解产生氮气和固态钠;硝酸铵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N2O)气体和水蒸气。

  来源:高分网

本文来源:https://www.oubohk.cn/huaxue/276442/

所有铵盐受热分解吗 铵盐都易分解吗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oubohk.cn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